拉薩麯貢

拉薩麯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作者:
出品人:
頁數:284
译者:
出版時間:1999-12
價格:14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0062738
叢書系列:考古學專刊·丁種
圖書標籤:
  • 考古
  • 麯貢
  • 拉薩
  • 麯貢遺址的動物遺存
  • 發掘
  • 文化遺産
  • 西藏曆史
  • 拉薩
  • 麯貢
  • 藏傳佛教
  • 地方誌
  • 文化遺産
  • 民俗
  • 宗教
  • 曆史地理
  • 藏族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 容 提 要

《拉薩麯貢》是根據西藏拉薩市麯貢村古文化遺址的發掘成果編撰的專題考古報告。報告全

麵報道瞭發掘收獲,還包括有發掘者的初步研究結論。

麯貢遺址是西藏腹地發掘的唯一一處大型古文化遺址,也是迄今國內發掘的海拔最高的一

處遺址。遺址內涵豐富,齣土文化遺物很多,嚮我們展示瞭雪域高原遠古時代的一支土著農耕

部落文化的狀貌,為探索雅魯藏布江中遊河榖地帶的開發史提供瞭十分重要的資料。

麯貢遺址的年代約當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遺址齣土的大量石製生産工具、陶器、骨

器,為復原麯貢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提供瞭可靠資料。遺址還齣土瞭小件青銅器,錶明麯貢人

已掌握瞭較為成熟的冶銅技術,說明西藏高原進入銅器時代的年代並不算晚。與麯貢遺址相類

似的文化遺存在雅魯藏布江中遊河榖地帶有比較廣泛的分布,是這一地區目前所知唯一的麵貌

比較清晰的古文化遺存,發掘者將它命名為“麯貢文化”。報告附有十多個相關的鑒定分析附

錄,為全麵研究麯貢遺址提供瞭幫助。報告還報道瞭麯貢遺址發掘的一批春鞦時代的石室墓,

墓中齣土的鐵柄銅鏡為研究中外文化的交流提供瞭重要資料。

麯貢遺址的發掘被評為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遺址概況和發掘經過
第二章 地層堆積
第三章 早期文化遺存
第一節 灰坑
第二節 墓葬
第三節 齣土遺物
一、生産工具
1.打製石器
2.細石器
3.磨製石器和玉器
4.骨角器
5.銅器
6.其他
二、生活用具
1.陶容器
2.裝飾品
三 動物遺骸
第四章 晚期文化遺存
一、生産工具
二 生活用具
第五章 土坑石室墓
第一節 墓葬總述
第二節 祭祀遺跡
第三節 墓葬形製與葬式
一、長方形墓
二、方形墓
第四節 隨葬品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土坑石室墓的性質和年代
一、“石室墓”的名稱問題
二、麯貢土坑石室墓形製特點
三、年代
四、葬俗與族屬推測
五、西藏高原石室墓的源流
六、與周邊地區同時代墓葬的比較研究
七、關於鐵柄銅鏡
第二節 晚期遺存的性質和年代
第三節 麯貢文化
一、文化性質和年代
二、文化關係探討
三、麯貢居民經濟生活的考察
四、麯貢居民精神生活的考察
五、早期青銅器發現的意義
六、麯貢居民族屬推測
第四節 西藏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的幾個問題
附錶1早期灰坑統計錶
附錶2晚期土坑石室墓登記錶
附錶3麯貢遺址碳十四測定年代數據錶
附錄一 麯貢遺址及石室墓齣土人骨鑒定和研究報告
附錄二 麯貢遺址的動物遺存
附錄三 麯貢遺址孢粉分析研究報告
附錄四 麯貢 史前玉器地質考古學研究
附錄五 麯貢遺址齣土銅鏃鑒定報告
附錄六 麯貢遺址M204齣土鐵柄銅鏡的分析鑒定
附錄七 麯貢遺址研色盤錶麵紅顔色鑒定報告
附錄八 麯貢遺址陶片的測試
附錄九 麯貢遺址製陶工藝實驗研究
英文提要
藏文提要
編後記
插圖 目 錄
1麯貢遺址位置示意圖
2麯貢遺址發掘坑位圖
3T101東壁、北壁剖麵圖
4T107四壁剖麵圖
5錶土層齣土的陶器和銅器
6T204西部A一A′剖麵圖
7灰坑分布位置圖(A)
8灰坑分布位置圖(B、C)
9灰坑平、剖麵圖
10灰坑平、剖麵圖
11灰坑平、剖麵圖
12灰坑平、剖麵圖
13 早期墓葬平、剖麵圖
14 石核
15 石核
16 石核
17石片
18石片
19 敲砸器
20 敲砸器
21 敲砸器
22 敲砸器
23 敲砸器
24 砍砸器
25 砍砸器
26 砍砸器
27 砍斫器
28 砍斫器
29 砍斫器
30 砍斫器
31 砍斫器
32 砍斫器
33 砍斫器
34 石斧
35 石斧
36 石斧
37 手斧
38 鑿形器
39 鑿形器
40 鑿形器
41 鑿形器
42 切割器
43 切割器
44 切割器
45切割器
46 切割器
47 斜刃刻刀
48 雕刻器
49 颳削器
50 颳削器
51 颳削器
52 颳削器
53 颳削器
54 颳削器
55 颳削器
56 颳削器
57 盤形颳削器
58 盤形颳削器
59 心形颳削器
60 颳削器
61 颳削器
62 颳削器
63 颳削器
64 颳削器
65 颳削器
66 尖颳器
67 尖狀器
68 尖狀器
69 石鑽
70 尖琢器
71 尖琢器
72 石鏃
73 石矛頭
74 石墜
75 石砧
76 細石核、細石葉
77 石梳形器
78 磨製玉器 石器
79 石磨盤
80 石磨棒
81 石杵
82 研色盤 研色石
83 研色盤
84 研色盤
85 研色石
86 打磨石
87 重石
88 重石
89 骨錐
90 骨錐
91骨錐
92 骨、角錐器
93 骨匕
94骨器、銅器
95 陶圓餅
96 小型器
97 陶器紋飾拓片(1~21)
98 陶器紋飾拓片(1~15)
99 陶器紋飾拓片(1~20)
100 陶器紋飾拓片(1~12)
101陶器紋飾(1~11)
102 雕塑紋飾
103陶罐
104 陶罐
105陶罐
106 陶罐
107陶鉢、盂、圈足杯
108陶碗、豆柄、器座
109 陶盤
110陶罐口沿
111陶罐口沿
112陶罐口沿
113陶鉢口沿
114 陶碗口沿、器耳
115陶罐圜底、圈足
116陶杯圈足
117骨質 陶質裝飾品
118 石鏟
119石鏟
120石鏟
121 雙肩石器
122石犁形器
123 陶杯、鉢口沿
124 陶罐及口沿、圈足、器耳
125I區墓葬分布圖
126 Ⅱ區墓葬分布圖
127 祭祀石颱
128祭祀遺跡平、剖麵圖
129墓葬平、剖麵圖(M103)
130墓葬平、剖麵圖(M207)
131墓葬平、剖麵圖
132 墓葬平、剖麵圖(M105)
133墓葬平、剖麵圖及墓口堆石(M104)
134墓葬平、剖麵圖(M110)
135 墓葬平、剖麵圖
136 墓葬平、剖麵圖及墓口堆石(M203)
137 墓葬平、剖麵圖
138墓葬平、剖麵圖
139墓葬平、剖麵圖
140墓葬平、剖麵圖及墓口堆石(M219)
141 墓葬平、剖麵圖
142陶罐
143陶罐
144陶器
145鐵柄銅鏡(M203:2)
彩版 目 錄
彩版1麯貢遺址遠景
彩版2陶罐
彩版3陶罐
彩版4鐵柄銅鏡(M203:2)
圖版 目 錄
圖版1麯貢遺址遠景
圖版2麯貢遺址周圍遠景
圖版3麯貢遺址
圖版4發掘坑位
圖版5灰坑
圖版6遺址與墓葬
圖版7 石核
圖版8石片
圖版9敲砸器
圖版10敲砸器
圖版11敲砸器
圖版12 砍砸器
圖版13 砍斫器
圖版14 砍斫器
圖版15 砍斫器
圖版16砍斫器
圖版17砍斫器
圖版18砍斫器、石斧
圖版19 斧、手斧
圖版20 鑿形器
圖版21 鑿形器
圖版22 鑿形器
圖版23 切割器
圖版24 切割器
圖版25 切割器
圖版26 切割器
圖版27 斜刃刻刀和雕刻器
圖版28 颳削器
圖版29颳削器
圖版30 颳削器
圖版31颳削器
圖版32颳削器
圖版33 颳削器
圖版34 颳削器
圖版35 颳削器
圖版36 颳削器
圖版37 颳削器
圖版38 颳削器
圖版39 颳削器
圖版40 颳削器
圖版41 尖颳器
圖版42 尖颳器
圖版43 尖狀器
圖版44 尖狀器
圖版45 尖狀器
圖版46 尖琢器
圖版47 尖琢器
圖版48 石鏃 石矛
圖版49 石墜
圖版50 石梳形器
圖版51石器、玉器
圖版52 磨盤、磨棒
圖版53 研色盤
圖版54 研色石
圖版55 研色石、打磨石
圖版56 打磨石、重石
圖版57 骨笄 骨錐
圖版58骨錐
圖版59 骨器
圖版60 陶器、銅器
圖版61 陶器紋飾
圖版62 陶器紋飾
圖版63 陶器紋飾
圖版64 陶罐
圖版65 陶罐
圖版66 陶罐
圖版67 陶器
圖版68 陶器
圖版69 石鏟
圖版70 石器
圖版71陶器
圖版72 祭祀石颱
圖版73 墓葬(M105)
圖版74 墓葬
圖版75 墓葬(M204)
圖版76 墓葬(M203)
圖版77 墓葬(M205)
圖版78 墓葬(M208)
圖版79 墓葬
圖版80 墓葬(M219)
圖版81 墓葬(M219)
圖版82 陶器
圖版83 陶器
圖版84 陶器
圖版85 陶器
圖版86 女性頭骨(T101H9)
圖版87 墓葬、遺址頭骨
圖版88 遺址人骨
圖版89 遺址獸骨
圖版90 玉器顯微結構
圖版91鐵柄銅鏡掃描電鏡分析圖像
圖版92 仿製陶器
圖版93 仿製陶器及骨器
圖版94 仿製陶器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專業用書,使勁地啃完瞭。精美

评分

專業用書,使勁地啃完瞭。精美

评分

專業用書,使勁地啃完瞭。精美

评分

專業用書,使勁地啃完瞭。精美

评分

專業用書,使勁地啃完瞭。精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