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缪塞(1810-1857)是法国19世纪的一位著名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缪塞出生在一个世袭贵族家庭,但贵族传统在他家里的影响并不很显著。中学毕业以后,他从事医学和法学的研究,但从20年代末起,他就完全献身于文学了。1829年,他这个19岁的青年人就发表了诗集《西班牙和意大利故事》,深受浪漫主义作家们的称道。1830年到1840年是他的创作最多产的时期,创作了长诗、抒情诗、短篇故事、剧本和他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缪塞的诗有着离奇的情节、绚丽多彩的描写和感情丰富的性格、完全符合浪漫主义的美学要求,这在他的第一部诗集《西班牙和意大利故事》中的多篇诗中均可看出。但是,对某些传统的浪漫主义情调的嘲弄,对人物的狂热激情的有意渲染和语气上的冷嘲热讽,则使该诗集带有某种戏党的成分。而其第二部诗集《坐着扶手椅观剧》中的一些诗则反映出诗人开始对人生采取怀疑主义的态度了,这是因他对法国七月革命的失望所引起的。这之后,缪塞的悲观主义愈加严重,这在他的长诗《罗拉》(1833年)中得到了明确的反映。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悲观主义、缺乏理想、缺乏行动决心的青年人的悲剧。其实这位法国浪漫派中最有才情的诗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世纪病患者,他在该作品中不仅生动地记述了他同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的罗曼史,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对社会不满而又无意反对、面对黑暗现实存几分嘲讽又带几分厌弃、半是自由追求半是沮丧颁唐的浪荡于形象。“世纪病”一词即由此小说而得名。主人公奥克塔夫的同龄人都是大革命时期诞生的,当拿破仑威震欧洲时,他们还是些孩童,到了复辟时期,他们已长大成人了。对笼罩欧洲的反动势力的厌恶,对启蒙时期幻想的破灭以及对生活远景感到的渺茫引起了他们的失望,使之深感自身的存在之多余。奥克塔夫希望从漂亮女人皮尔逊太太――一位比他大近10岁的寡妇――的爱情中寻求幸福,但因其精神空虚、以自我为中心和多疑多虑而未能如愿,最终二人只好分手。
小说成功地概括了欧洲社会发展中整整一个时代。
法国浪漫主义诗人阿尔弗里·缪塞的小说里的代表作《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可以说是十九世纪法国小有产者的写照。法国大革命的疾风骤雨已经过去,复辟的王朝统治着这个革命洗礼过的国家,或富裕或贫困的人们绝望地生活在城市和乡村。这些生于连绵战火中的年轻人却要在沉闷无望中度...
评分大概是初中时偶然机遇读过这本书,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情节,但是一直记得这本书曾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一直觉得这是一本好书。直到10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知道是加缪写的,难怪。
评分 评分本文是典型的法国浪漫主义小说。 其中描述了一位纨绔子弟在放荡生活中受伤后回归平静生,但又坠入新的一段恋情,并由于自己病态的猜疑毁了这段美好恋情。 文中体现出的对爱恋的情感异常热烈,似乎每一段感情都炙烤得人不能呼吸,而这种浓烈的氛...
评分对于世纪儿来说,生活是一场热病。精神的好奇引导肉体滥用感官,一旦形成放纵的惯性,生理再想恢复力量时,意志却在肉体的消磨过程中先行湮灭,感官的滥用只能重新开始。失意,放纵,一旦这个循环开始运行,任凭我们的主人公沃达夫再想收敛力气开始新生时,心倦了(也就是意志...
N次想看都没看完过。
评分关于爱情和其它的忏悔录
评分重读,以前在中学觉得贴切的语句现在看来只是充满时代感。时代造就革命、爱情、文学,可惜毫无章法。缪塞不脱诗人本性,写的小说也这么诗化。同样是因为时代感带来的迷惘痛苦空虚,转而追求爱情,试图以爱抵御空虚,但最终失败,让我想起《阿道尔夫》。另两篇似寓言故事,尤其《白乌鸫的故事》。
评分重读,以前在中学觉得贴切的语句现在看来只是充满时代感。时代造就革命、爱情、文学,可惜毫无章法。缪塞不脱诗人本性,写的小说也这么诗化。同样是因为时代感带来的迷惘痛苦空虚,转而追求爱情,试图以爱抵御空虚,但最终失败,让我想起《阿道尔夫》。另两篇似寓言故事,尤其《白乌鸫的故事》。
评分N次想看都没看完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