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同感與戰爭

自我認同感與戰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昆侖齣版社
作者:[日]山田正行
出品人:
頁數:213
译者:劉燕子
出版時間:2004-7-1
價格:1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0407369
叢書系列:戰爭記憶與曆史反思
圖書標籤:
  • 日本
  • 認同
  • 抗戰
  • 近代史
  • 戰爭史
  • 工具書
  • 曆史
  • 中國
  • 自我認同
  • 戰爭心理
  • 創傷
  • 身份認同
  • 社會心理學
  • 曆史
  • 文化
  • 戰爭影響
  • 個人成長
  • 集體記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采用實地考察和口述實錄相結閤的方法,通過對發生在滇西的日軍暴行和當地中國軍民抗日狀況的分析,從地理、曆史和心理意義上提齣問題:加害者所擁有的加害能力同時也是一種隱藏曆史罪證的能力。“人的條件”是此書的關鍵詞,理性則是作者所理解的。“人的條件”的前提,科學、理性的理解及認知,是山田正行的基本理念。

著者簡介

山田正行 1953年齣生於日本群馬縣桐生市。1989年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瞭。曾任東京大學助手、鞦田大學副教授、教授。現任大阪教育大學教授,並兼任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客座講師。日本奧斯維辛和平博物館理事長。1983-1984年留學於前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大學哲學係。著書有:《生涯學習》包括第一捲《自我教育的思想史》、第二捲《社會實踐教育的展開》、第三捲《社會實踐教育的現在·1》、第四捲《社會實踐教育的現在·2》、第五捲《社會教育的組織與製度》、第六捲《自治的創造與公共性》、第七捲《成人性的發達》、第八捲《學習教育的認識論》、第九捲《諸外國的生涯學習》、第十捲《生活世界的對話創造》。《認同感與戰爭——關於戰爭期間中國雲南省滇西地區的心理曆史研究》、《通過希望的門——雋刻於心靈的奧斯維辛》、《現代社會教育的理念與法製》等多部。

圖書目錄

尋求中日兩國“化乾戈為玉帛”的途徑
緒言 與“人的條件”之關聯
序章 調查研究的基本組織構造
序章 調查研究的基本組織構造
第一節 作為課題的曆史共同認識與共同教育
第二節 關於日中曆史認識與曆史教育的作用與反作用
第三節 方法論
第四節 視點
第一章 研究對象與先行研究
第一節 為瞭認識戰爭——作為對象的構造的暴力
第二節 作國對象的雲南省滇西地區——從遙遠的日本看
第三節 關於滇西地區的日中戰爭的記錄、迴憶、先行研究的概觀
第二章 滇西地區的侵略戰爭和反抗
第一節 雲南戰場的特質
第1項 世界大戰中的雲南戰場——關於雲南國民黨軍的勝利及勝之後
第2項 日軍官兵所認識的雲南作戰——否認敗北的辯解
第3項 日軍和國民黨軍對戰爭認識的差異和共同性——圍繞惠通橋爆破的認識方法
第二節 滇西地區的大肆虐殺——暴走的死亡
第1項 三光作戰
第2項 細菌戰和人體實驗
第三節 性暴力——惡心的性欲
第1項 捕捉性暴力的視點
第2項 關於滇西地區的強奸和輪奸
第3項 關於滇西地區的日軍“慰安婦”
第四節 戰爭的調查研究與瞭為和平的世代繼承
第三章 關於ldentity形成過程中的戰爭認識課題
第一節 跨越國境的對原日軍“慰安婦”支援活動
第1項 圍繞活動的內容和民間支援的諸問題
第2項 支援活動與實踐的邏輯、倫理
第二節 跨越國境的教育支援與未來的共同創造
第1項 教育支援的重要性
第2項 雲南孩子教育支援會
第3項 綠葉基金會與日本雲南南聯誼會
第4項 小結
跋(後記)為達到“人的條件”自我形成的技術
附論
附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亂,

评分

亂,

评分

亂,

评分

亂,

评分

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