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展示的是一種“性空幻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般若智慧、大乘思維,也倡導瞭“心無所住”、“離相無念”|“破相掃執”的修行解脫實踐。從知行關係的角度看,它要求每一個修行者把思維素質、思想情懷與修行實踐、大乘菩薩行統一起來,以達成境、行、果的圓融。就這一點而言,《金剛經》的義理及思維模式對現代社會仍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最近又读金刚经,颇有新得,但器根愚钝,有几个问题却怎么都过不去. 金刚经是说空解空第一经典,如何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讲得很明白,这一套认识世界的方法从思维方法和感受上都很容易接受: 六境-->六根-->六识,这个过程是我们感受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只要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
評分看南怀瑾先生的讲稿,最大的感受便是晦涩难懂的古文瞬间跃然于脑海中,没有南怀瑾先生的帮助,也许我永远无法读完这本《金刚经》。 对于这部经,我只记住了无所住三个字,真心见笑大方~佛言人人皆可成佛,然而成佛必经千万世的磨练,方可悟道,释迦摩尼佛亦是如此...
評分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如梦,用现代哲学观点来看,这是一种自我感知,核心是以自我为中心,如同是非真假一般。但恰恰,此乃佛教的基本旨义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旨义,我想,这大概是佛教希望从根本上打消人们的欲望吧! 2、无相无往:无相的前提是有相,因为有相,所以...
評分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释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
評分金刚经偶得(一) 微妙般若慧, 从来无所说。 缘起性空智, 性空缘起悲。 金刚经偶得(二) 无明因缘转, 六道众生迷; 彻证菩提心, 普度世间觉。 离有谓离无,...
注釋太少瞭,根本讀不懂。
评分無住生心,說來容易做到難
评分注釋太少瞭,根本讀不懂。
评分注釋太少瞭,根本讀不懂。
评分注解比較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