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英: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年4月23日 -- 1977年7月2日)是一名俄裔美国作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他在俄罗斯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罗莉塔》,但真正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文家的是他用英语写出的作品。他同样也在昆虫学、象棋等领域有所贡献。
纳博科夫在1955年所写的《罗莉塔》,是在二十世纪受到关注并且获得极大荣誉的一部小说。作者再于1962年发表英文小说《微暗的火》。这些作品展现了纳博科夫对于咬文嚼字以及细节描写的钟爱。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弗拉季米尔-德米特里耶维奇-纳博科夫和他的妻子艾伦娜所生孩子中年龄最大的,是家中的长子。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出生在当时地位显赫并且富有的家庭。他的孩童时代在圣彼得堡度过。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家庭使用着三种语言俄罗斯语、英语、法语,所以纳波科夫在孩童时代就能讲三种语言。
纳博科夫出版小说《国王、皇后、侍卫》、《圣诞故事》、《防守》、《眼》、《荣耀》、《黑暗中的笑声》、《天赋》、《斩首的邀请》、《礼物》,并发表和出版了一些翻译作品、诗集、诗剧和剧本。剧本《事件》与《华尔兹的发明》在巴黎以俄语上演。
1940,纳博科夫一家搭"Champlain"轮赴美。1941年在纽约博物馆工作;1942年,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研究员,每周三日于威斯利学院教授俄文。1945年,纳博科夫与薇拉成为美国公民;1948年,任康奈尔大学俄国与欧洲文学教授;1952年,任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文客座教授。这期间,他出版了《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尼古拉-果戈里》、《俄国三诗人》、《庶出的纹章》、《故事九则》、《确证》等书。
1955年,《洛丽塔》遭四家美国出版社拒绝后,由巴黎之Olympia Press出版。1958年,《洛丽塔》在美国出版。这期间,他还出版了《菲雅尔塔的春天》、《普宁》、《纳博科夫十三篇》,并与独子Dmitri合译出版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
曾经写过一篇这本书的书评,是在第一次看完后,之后认为写得还是太肤浅和幼稚,就删掉了 而这篇文字,是在读完三遍,又深深思考了很久之后,用来表达的自己的一些想法的 首先很多人都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萨德的书中天马行空,乃至于令人邪念顿生的性描写上。的确,这本书算...
评分读完后如雷轰顶的想通了所疑惑的善和恶,同时对这世间感到深深的恐惧. 其感就如一部无故的鬼片,你的死去不是因为你的错,只是因为你是那个人.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不过是中国人的自我安慰. 于是当看到妹妹的死时,我明白,伪善不是界限,而是唯一的存在.
评分对于以“上等人”的道德与上帝为信仰的泰瑞丝来说,在赤裸裸的现实磨难与时时的不失逻辑的道理说教的逼迫下未被洗脑,不足为奇。 所以我常常读到善恶理论辩驳时都“一目十行”……那除掉这部分,剩下的大都是什么内容? ——跟我一样认真研读好了啦。 要...
评分读完后如雷轰顶的想通了所疑惑的善和恶,同时对这世间感到深深的恐惧. 其感就如一部无故的鬼片,你的死去不是因为你的错,只是因为你是那个人.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不过是中国人的自我安慰. 于是当看到妹妹的死时,我明白,伪善不是界限,而是唯一的存在.
评分萨德,光说这个名字就够聊的了。性虐文学的开创者、悲观厌世生来为恶的观点发扬者、影响了无数后世艺术家的伟大作家等等等等,这些名头让萨德成为了一个魅力四射的黑暗明星。这本《淑女的眼泪》却让我了解了萨德的另外一面,那就是对美德的歌颂。可能有人会说这本书不是讲的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