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门的行走》记述了作者在真实生活中,为了探求真实人生而徒步行走的切身经历。作者在他的书中讲述的这个故事饱含朴素和挚诚,折射出他在旅行当中遇到的每个人内心美好的一面。那些他偶遇的极好的人,供他吃住,支持他的远行,且不为自己的善行求取任何回报。他能够看到不同人所呈现出的心理状态。因此,此书有助于加深对精神和文学价值的理解。它唤起思想并增强精神力量,帮助读者认识到“世人在身心上还有充足的慈善”。
巴门•潘赞
1954年生于泰国万仑府苏梅岛,先后获印度 Meerut大学政治学、哲学、英国文学学士,Panjab大学哲学硕士、Mysore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行走前曾任泰国清迈大学人文学系哲学教授。他在五十岁生日这天辞职,从北部清迈开始向南部苏梅岛行走“回家”,历时六十六天,行程一千多公里,终于获得内心的自由。
译者简介
王大荣:1933年出生,1955年北京大学东语系泰语专业毕业。毕业后曾在北大东语系任教。1963年调外文局工作,先后在外文出版社泰文组、人民画报社泰文编译室做泰文翻译工作。1989年退休,曾去泰国做汉语教学及翻译工作五年,曾获中国翻译协会授予 的“资深翻译家”称号。
这是一本泰国哲学教授讲述自己历时66天行走1000多公里回到生命故乡的书,通过本书可以给现在的读者以一种深刻的启示:第一,物质的生活不能丰富人的精神,第二,所学的知识若不亲身体证,它只是一堆知识而已。同时也告诉我们:行走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修行。
评分这是一本泰国哲学教授讲述自己历时66天行走1000多公里回到生命故乡的书,通过本书可以给现在的读者以一种深刻的启示:第一,物质的生活不能丰富人的精神,第二,所学的知识若不亲身体证,它只是一堆知识而已。同时也告诉我们:行走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修行。
评分这是一本泰国哲学教授讲述自己历时66天行走1000多公里回到生命故乡的书,通过本书可以给现在的读者以一种深刻的启示:第一,物质的生活不能丰富人的精神,第二,所学的知识若不亲身体证,它只是一堆知识而已。同时也告诉我们:行走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修行。
评分这是一本泰国哲学教授讲述自己历时66天行走1000多公里回到生命故乡的书,通过本书可以给现在的读者以一种深刻的启示:第一,物质的生活不能丰富人的精神,第二,所学的知识若不亲身体证,它只是一堆知识而已。同时也告诉我们:行走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修行。
评分这是一本泰国哲学教授讲述自己历时66天行走1000多公里回到生命故乡的书,通过本书可以给现在的读者以一种深刻的启示:第一,物质的生活不能丰富人的精神,第二,所学的知识若不亲身体证,它只是一堆知识而已。同时也告诉我们:行走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修行。
适合那些怒气很重人看
评分每次读完合上这本书之后,我都会变的内心平静一阵子,所谓放下一切,巴门用他的行走方式做了最好的回答
评分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评分装帧有点粗糙,像盗版书。前半还好,后来有点像流水账了。意义什么的看起来很崇高,但不甚理解。只觉得泰国佛寺好多。吃的有粉蕉,辣汤。还经常喝咖啡。
评分书很不错,行走的路程因为真实而不免流水账,但论述人生的部分还是值得一度的.至于批判泰国社会佛教地位下降商品经济盛行的部分,作为中国读者还是支持被批判的那些 翻译做得很不好,语法问题和逻辑问题都有,想来大教授指使研究生去做,研究生忙着找工作也是草草应付,中国翻译界官本位色彩太强,诞生翻译家太难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