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小團圓》,不能不看張愛玲散文
全新修訂,華麗上市!
散佚作品《不得不說的廢話》等七篇首次收錄,最新增補《炎櫻衣譜》《寄讀者》兩篇文章。
讀《小團圓》,對於不瞭解張愛玲的人來說,很難真正理解。談到該書,張愛玲說:“看過《流言》的人,一望而知裏麵有《私語》、《燼餘錄》(港戰)的內容,盡管是《羅生門》那樣的不同。”可見,要想讀懂《小團圓》,必要熟悉張愛玲散文。張愛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張愛玲自己,這裏有她一生的經曆與感受。
讀瞭《小團圓》,再去讀她的散文作品,如此纔能真正體會張愛玲不同時期的人生體驗與藝術追求。而且不光是《私語》、《燼餘錄》,還有《華麗緣》、《對照記》……張愛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張愛玲自己,這裏有她一生的經曆與感受。——止庵
張愛玲的文學生涯是從創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沒有寫過一篇小說,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躋身二十世紀中國最優秀的散文傢之列。——陳子善
《流言》收錄《私語》《燼餘錄》等頗具張愛玲自傳性的散文,《童言無忌》《姑姑語錄》《公寓生活記趣》等有助於瞭解張愛玲傢人、生活的散文,以及《自己的文章》《關於傾城之戀的老實話》等能更好地理解張愛玲創作的文章等;並首次收錄最新發現的散佚作品《炎櫻衣譜》《寄讀者》。
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傢。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錶作品,代錶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餘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齣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閤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留言里有许多许多张爱玲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章,准确的说是那么几年之内发表的文章。 张爱玲的文字细腻、朴实、生活化,是我最最喜欢的原因之一。而这本书更加吸引我的还有里面的好多文章是讲述的她自己,自己的成长,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有自己的朋友。这些拉近了张爱...
評分 評分百无聊赖的夜晚,最适合翻翻散文小品。若是胆大些,袄袄闷夏,夜读聊斋,惊出一身冷汗,倒是别有一番闲趣。 散文爱读三毛、贾平凹、张爱玲,偏偏这几个人还遥相欣赏。三毛看贾看的书“都快看烂了”,“每次看完我都要流泪。眼睛都要看瞎了”。贾看张是“劈面惊艳”,说张是个“...
評分精致繁缛的文字也可以剃刀一样精准,张爱玲就是有这本事。 她的有些话让人不很舒服,因为被最里层的脸皮被划伤。看她嘲讽小市民的自私空虚,一并是自嘲和嘲笑读者,读的人开始还觉得挠痒痒可过瘾,不小心就挠狠了,一把抓的鲜血淋漓。 放下书,我们这些自私的人若无其事的活下...
贊嘆愛玲。
评分長一些的都好看,能感覺到張的堅硬和惶然。短的有點像為稿費寫的。
评分再看一遍,找到許多以前忽略的笑點。很有意思。張愛玲在嘲笑、挖苦的時候,同時也原諒瞭。因為知道自己也身在其中。
评分太多自然金句瞭,太多纔華。夕爺學普通話時給普通話老師讀張愛玲。我覺得中學的早讀完全可以不讀課文讀張愛玲啊。(巧的事:15.9.8讀完瞭這本。)
评分什麼是行雲流水,這就是行雲流水,信手拈來,一瀉韆裏的語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