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股市的地雷

避开股市的地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化桥
出品人:
页数:311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626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投资
  • 股票
  • 张化桥
  • 金融
  • 证券
  • 证券投资
  • 价值投资
  • 投资理财
  • 股市投资
  • 风险防范
  • 投资策略
  • 市场分析
  • 基本面分析
  • 技术分析
  • 投资者保护
  • 金融常识
  • 避险策略
  • 长期投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最近一两年,股市风雨飘摇,评论员、分析师和投资者不断惊呼: 「超跌了,见底了!」可是股票继续下跌,不少股民暗自垂泪,究竟如何避开股市的地雷?

张化桥继续敢言作风,在新作中大胆揭示各类投资陷阱。他认为,股市遍布的三种地雷,分别由上市公司、政府和股民埋下:上市公司做假账,报喜不报忧;政府或纵容,或给予企业单次的补贴优惠等等,都埋下了陷阱。而股民过分自信、不做足功课、投机取巧,也无异于自设陷阱,最后必误踩地雷,遍体鳞伤。作者凭借十多年在股市的经验,在本书中详细分析如何识别及避开这三种地雷。

避开地雷之后,股民最关心的当然是如何选对股票。张化桥总结出自己从股票得到的教训,提出独到的投资智慧,例如不要看股票的估值,不要作短期的预测,反而要运用“投资护城河”等概念,寻找最有价值的行业,以及在其中找到不够贵的好公司,方有机会捕捉最能赚钱的“十倍股”。

张化桥曾任瑞银中国投资银行部副主管,因发掘不少明星股并创立民企指数而有“民企之父”美誉;在浑水研究还没有冒起之时,张化桥已经以敢言和坚持为人注目,也曾质疑上市公司的账目而惹上官非。去年离开工作十五年的投行界,曾转往广州的小额贷款公司工作,他在书中也会道出自己为何甘愿减薪九成、离开投行的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张化桥,前瑞银中国投资银行部副主管,现任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1963 年出生于湖北荆门县,中国湖北财经学院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后加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并于1991-1994年间于澳洲堪培拉大学任金融讲师。

1994年,张化桥移居香港,先后于惠嘉、里昂及汇丰等多家外资银行担任经济师和股票分析师。1999—2006年,在他担任瑞银中国研究部主管、联席主管期间,他的团队连续五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为“最佳中国研究团队”,他本人也连续四年被《亚洲货币》杂志评选为“最佳中国分析师”。

2000—2003年,他在瑞银大力推荐小型民营企业,并创立民企指数,被冠以“民企之父”之称;2003年,协助推进中国QFII(合资格境外投资者)机制;2006—2008年,担任上市公司深圳控股的首席营运官;2008年底,重回瑞银当投资银行家;2011年离开瑞银,转而从事小额贷款业务。著作有《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

目录信息

自序:股市有三种地雷
第一章 投资银行的大茶饭
1.01 为何离开投行这么难?
1.02 投资的信仰危机
1.03 第三次回到投行
1.04 这就是投资银行吗?
1.05 投资银行的人势利吗?
1.06 股票分析师可能成为帮凶
1.07 闭上眼睛给股票估值
1.08 分析师不能影响市场
1.09 新股上市,投行搞局
1.10 Facebook 的官司,股民的教训
1.11 可爱的分析师和审计师
第二章 股民的眼泪
2.01 自设地雷,股民垂泪
2.02 股民要从愤怒中走出来
2.03 坏公司上市,赚了股民的钱
2.04 博人民币升值买汇贤产业信托?
2.05 中国股民需要大实话
2.06 股民没来由的自信
2.07 亏钱容易赚钱难
2.08 对冲基金不太坏
2.09 作为股民,我究竟想赚谁的钱?
2.10 股民坐立不安
2.11 惹不起,躲得起
2.12 如何避开股市的地雷
第三章 我从股票得到的深刻教训
3.01 公司壮大不等于股民赚钱
3.02 激励机制决胜
3.03 尽量往坏处想
3.04 好行业也有坏公司
3.05 周期性股票难以捕捉
3.06 赚钱是小概率事件
3.07 餐饮业没有护城河
3.08 便宜货是「价值陷阱」
3.09 小心竞争太多的行业
3.10 中国房地产公司基本不行
第四章 十倍股,往何处寻?
4.01 如果利润不再增长……
4.02 寻找美丽动人的中国股票
4.03 体育用品公司前途堪忧
4.04 别碰需要营销的公司
4.05 港人爱股大势已去?
4.06 我的投资难题
4.07 我的投资布局
4.08 中国银行股的黄金岁月
4.09 不买「带工厂的股票」
4.10 光有利润高增长还不够
4.11 只买能赚十倍的股票
第五章 价值的陷阱,通胀的牺牲品
5.01 价值陷阱的诱惑
5.02 提防永不长大的公司
5.03 一个股票分析员的真正醒悟
5.04 寻找不够贵的股票
5.05 中国地产股成了二手汽车
5.06 巴菲特说,通胀伤害股市
5.07 股市是通胀的牺牲品
5.08 巴菲特的遗憾
5.09 想法子逃离价值的陷阱

第六章 提防官商同诈,重建股市文化
6.01 股民的钱流进董事长的口袋
6.02 政府欺诈毒害股市
6.03 上市公司的庞式骗局
6.04 企业假帐多如地沟油
6.05 中国式畸形股权文化
6.06 分红无限好, 只是别强迫

第七章 未来的大牛股与大牛市
7.01 全球股民为何撤退
7.02 噪音中觅经济方向
7.03 企业少做少错的道理
7.04 寻找十倍大牛股
7.05 全球大牛市来了?!
7.06 A股的未来十年
附录:识别股市的地雷
一、剩股等人买
二、好股,坏股,烂股,便股
三、低管治,低估值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自序:股市有三种地雷 我在香港住了18年,其中15年在投资银行工作。我两次离开投资银行,都是因为我觉得我没有用处,我帮不了客户的忙,因此那份工作越来越不能让我满足。在全球,投资银行这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很严重,竞争过于激烈,同质化的重复劳动很多。我多少有些厌倦了。 ...  

评分

评分

自序:股市有三种地雷 我在香港住了18年,其中15年在投资银行工作。我两次离开投资银行,都是因为我觉得我没有用处,我帮不了客户的忙,因此那份工作越来越不能让我满足。在全球,投资银行这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很严重,竞争过于激烈,同质化的重复劳动很多。我多少有些厌倦了。 ...  

评分

3.股票市场好的时候,IPO的价格容易放大。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多数IPO都卖不掉,多数公司会选择等待时机。在这两种情况下,股民都是弱势群体。出于发行前期信息的严重不对等,散户最好不买IPO,等到公司上市一年后再做分析。只投资上市三年以上的股票。 4.投资银行的投行部和审...  

评分

3.股票市场好的时候,IPO的价格容易放大。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多数IPO都卖不掉,多数公司会选择等待时机。在这两种情况下,股民都是弱势群体。出于发行前期信息的严重不对等,散户最好不买IPO,等到公司上市一年后再做分析。只投资上市三年以上的股票。 4.投资银行的投行部和审...  

用户评价

评分

前投行资深分析师的大作,十五年香港投行经验的总结,对股市的剖析十分犀利。建议还是看长期自己熟悉的领域,不要买没有护城河的股票,投管理层非常重要, 最终自以为比大多数人聪明的只是大多数人。

评分

有真情实感的流露,有投资理念的阐述,但是看后令人悲观。想打3.5分,但出于豆瓣打分的局限又由于作者敢于讲真话讲实话给4分吧。

评分

前投行资深分析师的大作,十五年香港投行经验的总结,对股市的剖析十分犀利。建议还是看长期自己熟悉的领域,不要买没有护城河的股票,投管理层非常重要, 最终自以为比大多数人聪明的只是大多数人。

评分

有些地方重复了,有些观点不太赞同,不过在中国投资确实高度危险,需要格外小心。

评分

有很多篇在《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里已经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