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股市风雨飘摇,评论员、分析师和投资者不断惊呼: 「超跌了,见底了!」可是股票继续下跌,不少股民暗自垂泪,究竟如何避开股市的地雷?
张化桥继续敢言作风,在新作中大胆揭示各类投资陷阱。他认为,股市遍布的三种地雷,分别由上市公司、政府和股民埋下:上市公司做假账,报喜不报忧;政府或纵容,或给予企业单次的补贴优惠等等,都埋下了陷阱。而股民过分自信、不做足功课、投机取巧,也无异于自设陷阱,最后必误踩地雷,遍体鳞伤。作者凭借十多年在股市的经验,在本书中详细分析如何识别及避开这三种地雷。
避开地雷之后,股民最关心的当然是如何选对股票。张化桥总结出自己从股票得到的教训,提出独到的投资智慧,例如不要看股票的估值,不要作短期的预测,反而要运用“投资护城河”等概念,寻找最有价值的行业,以及在其中找到不够贵的好公司,方有机会捕捉最能赚钱的“十倍股”。
张化桥曾任瑞银中国投资银行部副主管,因发掘不少明星股并创立民企指数而有“民企之父”美誉;在浑水研究还没有冒起之时,张化桥已经以敢言和坚持为人注目,也曾质疑上市公司的账目而惹上官非。去年离开工作十五年的投行界,曾转往广州的小额贷款公司工作,他在书中也会道出自己为何甘愿减薪九成、离开投行的心路历程。
张化桥,前瑞银中国投资银行部副主管,现任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1963 年出生于湖北荆门县,中国湖北财经学院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后加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并于1991-1994年间于澳洲堪培拉大学任金融讲师。
1994年,张化桥移居香港,先后于惠嘉、里昂及汇丰等多家外资银行担任经济师和股票分析师。1999—2006年,在他担任瑞银中国研究部主管、联席主管期间,他的团队连续五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为“最佳中国研究团队”,他本人也连续四年被《亚洲货币》杂志评选为“最佳中国分析师”。
2000—2003年,他在瑞银大力推荐小型民营企业,并创立民企指数,被冠以“民企之父”之称;2003年,协助推进中国QFII(合资格境外投资者)机制;2006—2008年,担任上市公司深圳控股的首席营运官;2008年底,重回瑞银当投资银行家;2011年离开瑞银,转而从事小额贷款业务。著作有《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
原帖地址:http://book.douban.com/review/5626913/ 该书可谓为作者的多年经验,而我作为初入港股市场刚一年的投资者深表认同。初入港股市场,放眼望去感觉黄金满地,好似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等真正踏了上去,原来都是垃圾、地雷或者是烂狗屎!我经历过最夸张的跌幅是前...
评分化桥哥的书果然都是精品。这本书文字很真诚,写的很顺畅,读起来很舒服。看完之后会给你很多启发 化桥哥的书果然都是精品。这本书文字很真诚,写的很顺畅,读起来很舒服。看完之后会给你很多启发 化桥哥的书果然都是精品。这本书文字很真诚,写的很顺畅,读起来很舒服。看完之...
评分作者的笔锋尖锐直接,可能会遭到很多同行人的抨击,但是确实是为股民着想。作为一本经济学的书可能有些人根本就看不下去,但是此书绝对不是我们想象的学术书,它由一个个小故事或者真实的案例组成,我们可以间歇性的看也可以直接研究一下。我看的比较快,其实每一个小例子都值...
评分自序:股市有三种地雷 我在香港住了18年,其中15年在投资银行工作。我两次离开投资银行,都是因为我觉得我没有用处,我帮不了客户的忙,因此那份工作越来越不能让我满足。在全球,投资银行这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很严重,竞争过于激烈,同质化的重复劳动很多。我多少有些厌倦了。 ...
评分张化桥的这本书有大量内容和影子银行内幕那本书重合,而且这本书里面的内容页前后有大量重复,这是何居心? 为了这一点,必然要降一个星。 张在书里列举了很多不同种类,奇形怪状的上市公司陷阱,这样的陷阱笔者也遇到过不少。 我想说的是,纵使张苦口婆心,但是那些地雷还是避...
两颗星,不能再多。
评分诚意之作,每篇短短的,易读,易懂,有启发。
评分好读
评分这本书我准备买十本,送给周围炒股的至亲好友,省下来很多解释。炒股这么专业的事情,不适合普通人玩
评分:F830.91/1224-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