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道”係列是李娟與哈薩剋牧民紮剋拜媽媽一傢共同生活、曆經寒暑跋涉後,在幾年時間內陸續寫下的文字,共分三捲。這是第二捲,講述的是在發生在前山夏牧場的故事。
在李娟筆下,這支也許是世界上僅存的、真正意義上的遊牧民族的生存景觀得以呈現。這是一種與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滿瞭艱辛、苦難而又自有其尊嚴與樂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所有的文字都在強調他們的與眾不同。而我,我更感動於他們與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歡樂,相同的憂慮與相同的希望。”
李娟,1979年生於新疆奎屯建設兵團。齣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鼕牧場》。曾獲天山文藝奬、在場主義散文提名奬及新銳奬、上海文學奬、人民文學奬、硃自清散文奬等。現供職新疆喀納斯景區。
李娟的风格一如既往,转场的故事和迁徙的生活也依然如昨,我们作为读者,只要跟着李娟的叙述,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的生活,不,是哈萨克族游牧的生活。 李娟也是一个外来者,对于扎克拜妈妈家来说,她只是一个暂时停泊的人,而游牧的生活也并属于李娟,想要离开,她随时可以...
評分停一停时间《羊道 前山夏牧场》 看过李娟的五六本书了,最喜欢的是《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开始真的以为李娟一直生活在阿勒泰牧场的定居点里,后来才知道这些文字都是后来李娟在机关上班的时候,在办公桌上写出来的,即便的《冬牧场》和《羊道》系列也并不是在...
評分1.读完《前山夏牧场》,发现作者笔下的世界,竟然被写得如此小,只剩下家人和邻居,牛羊和骆驼,煮茶和烤馕,青草和水源,毡房和花毡,转场和拖依……牧民的生活能有点啥呀?能看到的都记录下来呗,反反复复、琐琐碎碎。不过,这样的游牧生活,与我们的日子,竟然是如此遥远,...
評分我在新疆生活过一些年,也去过草原和牧场,夜晚宿过公路近处齐刷刷胀鼓鼓的圆顶白色毡房,清晨也眺望过它们站在远方疏疏拉拉一簇,头上顶着烟囱冒着炊烟。太阳在这片草原的尽头缓慢地往上爬,阳光穿透早晨湿冷的空气,温柔地给大地镀上金光。盘亘交错的绵延山脉,一半叠影重重...
最後那個問題我也很感興趣……在遙古的時代,這裏究竟發生過什麼事?使得這支人群甘心沉寂在世界上最遙遠的角落,櫛風沐雨,順天應時,逐水草而居。
评分陪老婆去觀前街的慢書房參加活動,我在一旁看瞭這本書的前幾章,真的是非常好。或許,李娟是我們這個年代最好的作傢瞭吧。
评分陪老婆去觀前街的慢書房參加活動,我在一旁看瞭這本書的前幾章,真的是非常好。或許,李娟是我們這個年代最好的作傢瞭吧。
评分看《我的阿勒泰》和《阿勒泰的角落》,記不清多少年前的事。隻知道讀完那陣子,毫不猶豫推薦給好些朋友。時隔多年再讀李娟,感受不變,還是那個蹦蹦噠噠熱愛生活的李娟。筆下的哈薩剋牧民遊牧,轉場,拖依...無比艱辛,孤寂,又有趣。驚訝世上還有這麼古老的生活方式。
评分真適閤在摩托車遠遊的時候,住在帳篷裏看,門前一大片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