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虫日记》由克莱恩所著,《捉虫日记》从实践角度介绍安全漏洞,描述了作者在过去几年里怎样发现漏洞、怎样利用漏洞来攻击以及开发商如何修复,旨在为开发人员提醒,为漏洞研究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工作思路。
Tobias Klein 德国著名信息安全咨询与研究公司NESO安全实验室创始人,资深软件安全研究员,职业生涯中发现的软件安全漏洞无数,更曾为苹果、微软等公司的产品找出不少漏洞。除本书外,还出版过两本信息安全方面的德文作品。
张伸 不合格码农。爱咖啡,爱葡萄酒。爱听布鲁斯,也爱吃巧克力。不小资,不文青,只是喜欢收藏图书和CD。慢生活,每天听相声才能入睡。twitter和新浪微博:@loveisbug。
Although no formal documentation exists that describes the standard bug-hunting process, common techniques do exist. These techniques can be split into 2 categories: static and dynamic. In static analysis, also referred to as static code analysis, the sour...
评分Although no formal documentation exists that describes the standard bug-hunting process, common techniques do exist. These techniques can be split into 2 categories: static and dynamic. In static analysis, also referred to as static code analysis, the sour...
评分Mark Dowd et al The Art of Software Security Assessment: Identifying and Preventing Software Vulnerabilities (Addison-Wesley, 2007) Fuzzing Michael Sutton et al Fuzzing: Brute Force Vulnerability Discovery
评分 评分对于苦逼的IT男而言,对下面这个场景应该感到亲切。发出去的软件版本出现了bug,事情很紧急,于是大佬召集所谓一堆专家头脑风暴寻求解bug的思路,各路专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最终在众人齐心协力下,终于在最后关头定位出了根因。没有解不了的bug,只有不努力的coder。 然而...
没太仔细看,但是感觉找漏洞必须要有很强的代码阅读能力。
评分讲了8个缓冲区溢出漏洞的故事,从发现BUG,到利用BUG的整个过程。
评分看来这本书有点震惊,自己以前编的东西真是留了不少坑啊,以后的路上尽自己的力量少留点坑。
评分记得十年前刚工作那会儿,会用IIS diag tool分析一下dump,看看哪里是Memory leak或者application crash就已经觉得小牛了,哪想到遇上高手windbg用起来得心应手,各种断点,stack trace,寄存器 watch,耍得风生水起。当一个人就如本书的作者对操作系统和汇编有深厚的基础,那这个人就不是一个programmer而是一个真正的hacker了,里面的故事都非常棒!更棒的“缓冲区溢出”真的是操作系统的噩梦啊T_T
评分看来这本书有点震惊,自己以前编的东西真是留了不少坑啊,以后的路上尽自己的力量少留点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