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者注定弱小,卑劣者一定会名利双收。要想求取公平,就唯有痛下杀手。
持续上升的电梯如密室般无法进出,谁知这密室里突然出现了杀人事件!
死者只留下一句“那女人在”便魂归天国。他身上带着一张十三年前的老照片,可惜照片上的女子竟无人认得。
有人在电梯里发现了一张名片,至于它是无意间掉出来的,还是有人故意丢在地上,谁也说不清楚。唯一知道的是,这张名片似乎是凭空多出来的,根本没有主人……
弱小者的序幕至此落幕,千草检察官必须亲自动手展开第一幕才行!
土屋隆夫(1917—2011)
孤高寡作的推理大师。他自1949年开始创作推理小说,却直到1958年才推出第一部长篇作品《天狗面具》,1963年以《影子的控诉》(千草检察官系列首作)摘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此后总要隔两三年甚至七八年才有新作印行,可谓寡作之至,但部部均是 足以传世的佳作,其“千草检察官系列”更有日本推理小说史上最成功系列作品之誉。土屋隆夫性格怪僻,久居山间农村,晴耕雨写,几乎不跟东京的文坛往来,却深受文坛和读者敬重,2001年被授予日本推理界唯一的功劳奖——日本推理文学大奖。
千草检察官系列首作 ——读土屋隆夫《影子的告发》 土屋隆夫一生只写过14部长篇小说,系列作则仅此一个,即千草检察官系列。这部于1963年发表的《影子的告发》,为千草检察官系列第一部。 千草检察官并非是天才型侦探,而是一个有很强烈的真实性并且充满了人性的人物。出生于...
评分光阳学园校长城崎在客满的电梯里惨遭杀害,众目睽睽之下却无人目击!死者只留下一句“那个女人……在……”和口袋里一张摄于十三年前的照片,以及地上一张名片而已。凶手巧妙利用拥挤的人群作为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杀人!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智力赛,晚一步则出人命,早一步则...
评分平成十三年(2001年)十月,第五届日本推理文学大奖进行评选,评定由土屋隆夫获奖。对于由创作生涯长达五十年,年过八十仍致力于长篇写作的土屋大师获奖,应该没有人会有异议才对。每一部都是精心编织的珠玉之作,的确值得永远为人们捧读。 光文社文库此次藉由土屋的获奖将其作...
评分作为一个日系推理迷,很早便听闻“孤高寡作”的土屋隆夫先生大名。之所以称其为“孤高寡作”,是因为在土屋先生五十多年的作家生涯中,只创作出了十四部长篇小说。放眼整个新人、新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日本推理文坛,这个数字可谓寡作之至,但土屋先生一生坚持本格创作,...
评分台版商州出版的《影子的告发》在封面赫然印着孤高寡作的本格推理字样,但当逆向(台版书)翻卷过前缀性系列导言,正文铺面而来的是社会派的现实气息。 ---------------------- 社会派的表体 ---------------------- 肇端于以现代眼光略显过时的商场秀,到从涉案人员牵扯出的潜...
很容易读下去,但并不有趣。主攻两个不在场证明:①案发时间在中午,嫌犯上午在车站为公寓管理员夫妇拍照后坐车前往信州,下午抵达,在景区拍了照片并遗失名片夹(翌日收到异地警署失物通知),在文具店目睹送货店员抱怨订单出错,晚上返回东京拍完最后两张,胶卷是连着的没有切断过也没有动过手脚。疑点:照片对焦不准。②嫌犯和证人约好在咖啡厅碰面,如果到点未现身就请证人打他公寓的电话,十点整证人播去电话,和嫌犯聊了五分钟后嫌犯请证人将电话转交咖啡厅老板,两人聊了三分钟后电话挂断。十点十分被害人在自己家给友人打电话,于通话期间(约两分钟后)遇害。离两个电话挂断只隔四分钟,不够嫌犯前往被害人住所行凶。
评分除了结尾以外,是一本非常典型的写实本格推理小说,强调调查过程,减弱调查结果(基本凶手在三分之一的时候已经被锁定了),几个不在场证明诡计的破解假如不考虑bug的话,还是可以的。书名其实翻成影子的揭发更对一些。
评分千草检察官系列首作,与鲇川的鬼贯系列风格比较相近,属于那种既朴实又扎实的本格推理。几个小诡计设计得都很巧妙,只是时代特征比较明显。读多了各种雷不死人誓不休的新本格之后,再一看老一辈作家这种朴实无华的作品,就仿佛品了一杯香茗,让人倍感清爽。
评分★★★☆ 千草检察官第一部,开始土屋系列。
评分★★★☆ 千草检察官第一部,开始土屋系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