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中国商界先锋潘石屹诚挚推荐。
《纽约时报》推荐大学生必读书;《华尔街日报》头版报道;美国《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非小说;亚马逊年度选书TOP10。
马拉维,一个非洲小国,巫术盛行,饱受干旱、饥荒、瘟疫和艾滋病困扰,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能用上电,唯一不缺的只有风。 十四岁的少年坎宽巴决定自己打造一架发电的风车。辍学的他,在废品场里收集废铜烂铁,借来爸爸的自行车轮胎、村长家的胶管,依靠乡村图书馆的一本《探究物理》,经过多次 “疯狂”的试验,终于造起一架梦想中的风车。 他的风车不仅让家人跻身仅占马拉维百分之二的有电人口,更为他自己争取到重回校园的机会,他的事迹也通过媒体渐渐地获得了世界的关注。“我尝试过,我做到了!”成为一句流行语,而坎宽巴也将目光放到了改变家乡命运的更高目标上。
威廉•坎宽巴
1987年8月5日出生于非洲马拉维的多瓦小镇。他14岁辍学,开始自学物理,摸索风车发电机的发明的制作方法,三年后试验成功,随后不断改进,19岁时被美国教授发现,他发明风车的事迹广为人知,得到重回校园的机会。20岁时,他受邀参加世界顶级精英汇聚的TED(科技、娱乐与设计)论坛,21岁时,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会议上发表演讲。如今他就读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达特茅斯学院。
布赖恩•米勒
自由撰稿人,另著有《为生存而斗争:刚果的战争和救援故事》等。曾做过新闻记者,在《哈泼斯》和《君子》等知名杂志任职。
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经济作物包括烟草、咖啡、茶叶、棉花等。在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里生活,一切似乎是已经注定了的,会有一个多么单调的生活轨迹也就可想而知。 1987年出生的威廉·坎宽巴,家里面在当地来说还不算是非...
评分看过很多励志的故事,主人公经历了大风大浪,经历了艰难万险,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或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望而却步,大灾大难是谁都不愿意拥有的经历,这样的故事离我们很远,可能是我们无法经历的。 故事永远只是传说,而《驭风少年》确实真...
评分看过很多励志的故事,主人公经历了大风大浪,经历了艰难万险,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或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望而却步,大灾大难是谁都不愿意拥有的经历,这样的故事离我们很远,可能是我们无法经历的。 故事永远只是传说,而《驭风少年》确实真...
评分驭风少年的微笑 ——读《驭风少年》 文/ 留声记忆 很难想象:在非洲,一片挣扎于饥荒死亡边缘的干旱土地,红色尘土漫天狂舞中,矗立着一架用废品建造的风车。风车能发电,连接它的小灯泡闪闪发光。建造它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他的名字叫威廉•坎宽巴。 《驭风少年》讲述...
评分补标【没记错的话我应该是拿它写了假期必交的征文
评分补标【没记错的话我应该是拿它写了假期必交的征文
评分同龄人的故事
评分16.5.21 坚持不懈
评分虎头牌电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