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般中国读者的预期不同,《旅行的艺术》不是游记散文,不是导游手册,也不是论述旅行历史和意义的常识读本。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很多地方我们去过了,但却只是走马观花,或者不以为意。 阿兰在书中提到的那三个他在旅途中见到的并称之为美的,给他以强烈震撼的地方99%的人是看不到的,就算也并不会以之为美。 不知道是谁发明的现代旅游,大巴将一车人拉到一个地方咔嚓卡嚓地拍照,上车睡觉,到另一个地方...
评分我时常向朋友推荐《旅行的艺术》这本书。年初一个狂风大作的冬晚,在北京饭店的大堂咖啡厅,车东夫妇曾经抱怨这本书节奏太慢,读起来吃力。我笑着说,“《旅行的艺术》一定要从后往前读的”。之后,每次送出这本书给朋友,都要叮嘱一下,“要从后往前读”。 原因是,这本书的...
评分这本书名为《旅行的艺术》,但我一直以为是《旅行的意义》(噢!陈老师你最棒!),我等不才,全书看下来之后发现这并不是如其他热销的关于旅行的书那般激励别人尽早上路,反而是警惕众人谨慎上路。 最近身边或者是好几个认识的人都辞职踏上旅程,有追随摇滚足迹者(更多是为...
评分旅行书写得最好的一本,我会说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最关键的是他的视角并不局限于所游之地的好,不局限于他的经验本身,而是更进一步地思考人为什么要旅行的问题。比如他从自己为什么要去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写起,引出了旅行的预期与现实对比的话题,又...
评分翻译非常好。 就像某人说的,刚拿到书以为是写旅行,看完才发现是在写艺术,回味一番,发现其实写的是生活。 我喜欢那段对德埃桑迪斯们的描绘——宁愿让想象抚摸过英国的每一个角落,也不愿动身光顾的人;已经启航去印度却执意返回的人;穿着睡衣在斗室里环球旅行的人……这...
看不过瘾,哈哈,这类话题真是谈不够的……
评分如果能砍掉一半的篇幅,这会是一本好得多的书。只有在向我们引荐别人时,阿兰·德波顿才是一个更好的作家。
评分如果能砍掉一半的篇幅,这会是一本好得多的书。只有在向我们引荐别人时,阿兰·德波顿才是一个更好的作家。
评分“英国文坛奇葩”(喂喂,这是高端黑么……)德波顿的一本旅行随笔小书,被捧成英伦近年的才子作家,但感觉此书一般…不知道《身份的焦虑》如何……只是想吐槽的是……这套译文经典的书丛装帧设计太美艳妖冶了!!
评分整本书1/3的内容都是白描,一个城市的傍晚、荷兰机场的指示牌、一场情侣无聊吵架带来的心理变化……极度放慢叙述节奏,并各自有其指向,从未想过白描有这么强大的力量。最后罗斯金做画特征的介绍侧面解释了这本书的技巧:“以语言描画完成的作品不一定才华横溢,但至少它是一种探寻真实经验的结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