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許多的「原本」與「後來」,有些事,似乎真要隨著生命的經歷,我們才會慢慢的懂了。原本十六歲那年,我從第一志願的初中畢業,卻考上第六志願的夜間部。我以為人生將從此黯淡無光,後來才發現,空出來的白天成了我未來創意的養分來源……原本我以為自己稱得上孝順友愛,後來當媽媽接受採訪時竟說不出我做過哪些事,我才驚覺自己真是個大不孝的孩子!原本我覺得有些人總是帶給我痛苦和麻煩,後來在協助一名小六生完成寒假作業時,我才領悟到自己擁有很多,何必吝嗇?原本我以為擔任電視台要職,就是成功人生的表徵,後來讓我最感自豪的,竟是在謝幕離開時那抹昂然無愧的心情……這本書,是小野最赤裸坦誠的告白與回顧;更是你我在面對每一階段人生,最勇敢的開端!如果你才20多歲,本書是你預習人生的指南;如果你30多歲,本書是你練習人生的參考;如果你已過40,本書是你激勵人生的心靈雞湯;如果你和小野同一世代,那麼,本書將陪你溫習自己的人生。
小野
1951年生。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前往美國研究分子生物學。曾擔任國立陽明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助教。
1981年,進入中央電影公司服務,結識導演吳念真,並與幾位朋友一起合作推動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為「台灣新電影」運動奠定基礎。1990年代初,擔任由《遠見雜誌》所投資「尋找台灣生命力」電視影片的策畫及總撰稿。曾任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北電影節創始第一、二屆主席;2000年出任台灣電視公司節目部經理;2006年出任華視公共化後第一任對外徵選的總經理。
小野以《蛹之生》一書成為70年代暢銷作家,其創作類別豐富多元,並屢次獲獎肯定,包括聯合報文學獎首獎及五度入圍電影金馬獎,並以《恐怖份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刀瘟》等獲得英國國家編劇獎、亞太影展及金馬獎最佳劇本獎;1990年中國時報舉辦讀者票選「四十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籍」,《蛹之生》一書獲選為民國60年代十本書之一。
其相關創作已超過百部。在書寫第一本書《蛹之生》時,他以青春熱情與世界對話。30多年後的今天,小野更加用心用情,與每個人分享生命中需要時常溫故知新的人生課題。
“你是谁?”、“找到你的信仰了吗?”、“谁是你灵魂的主宰?”、“如何与大自然相处?”、“你愿意与谁同行?”、“人为什么痛苦?”、“如何获得幸福?”这是作家小野在《有些事 这些年 我才懂》中通过讲诉自已人生中发生和遇到过的故事来回答的几个问题。 看这本书时,我...
评分本文转自《南方都市报》,郑焉乾撰文。 闲来逛书店,无意间看到台湾作家小野的散文集《有些事,这些年我才懂》(译林出版社2013年9月版),买了下来。回家后一气读完,越看越觉得这书买得真好,文字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写法很自由,有一种时过境迁之后风轻云淡的感觉。 这...
评分书名叫“有些事,这些年我才懂”,作为读者,最好奇的当然是小野老师江湖上打滚多年,究竟懂了些什么。 翻开书,却发现,当头就砸来了七个人生的终极命题——你是谁?你为何而活?谁主宰你的灵魂?如何与大自然愉快相处?你愿意与谁同行?人为什么痛苦?如何获得...
评分近几年,一直思考我的人生意义,对于我来说,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为什么奋斗一生,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能留给这个世界些什么。 为了寻求这种人生意义,寻找对于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开始阅读一些别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的书籍。我本质是温和的人,至少大部分眼中是这...
评分读这本《有些事,这些年我才懂》,意外地唤起许多记忆和潜藏在心底的自己都没有留心过的思绪。 本来以为自己对作者小野一无所知,但发现实在应该归结为自己无知加无脑,看了好多次的杨德昌导演的《恐怖分子》,从来都没有留意到编剧那个地方的署名是谁。拿起这本书,纯粹是封...
娓娓道来的舒服。
评分娓娓道来的舒服。
评分这本书,或许只有在人到中年的时候读,才更有共鸣。亲情,人生,成功,失败。。。。。。都在字里行间,行云流水间。
评分在台湾不经意买下的小书,现在翻出来发现意外的真诚和温暖。
评分平实的语言,展示出人生的哲理,有些时候我们跟自己较劲,跟社会较劲;有些时候我们低头不语,沉默寡言;有些时候我们心中作痛,不能自已。但所有的这些,仅仅是生活。我们不明白它,不认识它,所以我们好累,好怕,好无助,所以我们有时候不知道该干什么,找不到方向;我们不明白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才是重要的,不明白我们面对他人、面对亲人、面对孩子的时候该如何,我都不懂,懂得时候往往又晚了。人终要经历过才会认识到吗?终要后知后觉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