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岳麓书社
作者:冯梦龙
出品人:
页数:1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02-1
价格:34.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80665146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文学
  • 古典文学
  • 冯梦龙
  • 小说
  • 中国
  • 古籍
  • 古典小说
  • 中国古典文学
  • 明代小说集
  • 话本文学
  • 白话小说
  • 古典文学
  • 市井生活
  • 人性探讨
  • 劝世主题
  • 通俗文学
  • 民间故事
  • 社会反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三言》是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明三代500年间的话本和拟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他的整理选编润色加工而辑撰的三个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的合称。《三言》原拟总题为《古今小说》,分三集刻印,后刊刻《古今小说一刻》时临时更名为《喻世明言》,故后有"通言""恒言"之称。《三言》每集各收作品40篇,共120篇,其中少数几篇是冯梦龙的个人创作。这些文章中约三分之一是宋元话本,三分之二是明代拟话本。"三言"中较多地涉及到市民阶层的经济活动,表现了小生产者之间的友谊;也有一些宣扬封建伦理纲常、神仙道化的作品;其中表现恋爱婚姻的占很大比例,《社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也是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总之,明代拟话本较多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感情意识和道德观念,具有市民文学色彩。它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社会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艺术上,"三言"比宋元话本有了很大进步。它与宋元话本一样,具有情节曲折的特点,但它的篇幅加长了,主题思想更集中,人情世态的描绘更丰富,内心刻画上也更细腻。但是,"三言"语言不若话本生动,矛盾冲突也淡化了。《三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6),中国明代通俗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自号姑苏词奴,又号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别署龙子犹。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兄弟3人皆有才名,并称吴下三冯。冯梦龙少年时即有才情,博学多识,为同辈所钦服。但他自早年进学以后,屡试不中,久困诸生间,落魄奔走。万历末,他曾应邀到湖北麻城田氏家讲授《春秋》。天启元年(1621),冯梦龙宦游在外,次年因言论得罪上司,归居乡里。天启六年,阉党逮捕周顺昌,冯梦龙也在被迫害之列。就在阉党横行时,他发愤著书,完成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编纂工作和《古今谭概》、《太平广记钞》、《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书的评纂工作。冯梦龙关心政治,崇祯三年(1630)取得贡生资格,任丹徒县训导。五年参加复社,被尊为同社长兄。七年升福建寿宁知县。福建《寿宁府志》列他为循吏,说他"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以礼"。秩满离任后归隐乡

目录信息

第一卷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第二卷 陈御史巧勘金钗细
第三卷 新桥市韩五卖春情
第四卷 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第五卷 穷马周遭际卖□媪
第六卷 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第七卷 羊角哀舍命全交
第八卷 吴保安弃家赎友
第九卷 裴晋公义还原配
第十卷 滕大尹鬼断家私
第十一卷 赵伯�茶肆遇仁宗
第十二卷 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第十三卷 张道陵七试赵�
第十四卷 陈希夷四辞朝命
第十五卷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当时的心情颇为郁郁,所以自己便把这首词摆在眼前,和别人聊的时候也常似乎不经意的谈起, 可惜总是应和者寡,直到一天,遇到一位朋友,他听我说完,很快的接一句,”当年我看: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时也是记忆深刻这....

评分

评分

冯梦龙的《三言》概括起来差不多是这样几个套路: 一是负心薄性男抛弃忠贞不屈女另寻高枝攀龙附凤,偏偏所弃之人一心向死,还不愿死的无声无息,没个明目,于是充分调动自身才学和身边资源,公得一手好关,弄得那负心郎身败名裂,人人指点; 二是短目肤浅女抛弃明珠蒙尘男另谋富...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高一的时候在北方图书城划拉一圈,这个版本是最合适的,前面一句废话没有,很厚,字小,三本书合订的,还便宜。比现在精装的,前面废话一箩筐,正文字大,页边距大,行间距大,一页装不了几个字还弄个不知从哪划拉的插图的不知强多少

评分

大八卦。

评分

小学读的,当时很多看不懂,现在想想,古人的小黄书…………

评分

小时候读的,大约十一二岁,现在想到原来自己小时候喜欢读这种书,完全是性启蒙书好咩,笑哭

评分

小故事道出中国古代人的社会风情。才子艳遇,妓女谈情,僧道弄鬼,贫富相依,神怪轶事,福报轮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