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中國經濟史叢刊(第四種)
唐廷樞(1832——1892)是中國近代曆史上一個著名的洋行買辦。這個人的一生,對十九世紀中國買辦階級的發生、洋行的早期活動、買辦資本的積纍以及買辦資本和民族資本的關係等方麵提供瞭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對研究中國近代經濟史說來,是一個值得剖析的人物。
汪敬虞,又名汪馥蓀,經濟學傢。湖北蘄春人。194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係。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建國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198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長期從事中國近代經濟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著有《唐遷樞研究》、《十九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等,與嚴中平共同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毛澤東同誌說,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經濟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民族資産階級的軟弱性。而這種軟弱性,並不是“後來纔得的新毛病”,乃是“從娘胎裏帶齣來的老毛病”。
评分毛澤東同誌說,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經濟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民族資産階級的軟弱性。而這種軟弱性,並不是“後來纔得的新毛病”,乃是“從娘胎裏帶齣來的老毛病”。
评分結語唐廷樞與鄭觀應的比較很值得玩味;唐廷樞(以及買辦群體)如何具體經營洋務企業的情況有些模糊(該書還是強調買辦投資近代企業的麵相),還需要參考唐廷樞與某個具體企業關係的研究(如陳絳《唐廷樞與輪船招商局》)
评分毛澤東同誌說,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經濟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民族資産階級的軟弱性。而這種軟弱性,並不是“後來纔得的新毛病”,乃是“從娘胎裏帶齣來的老毛病”。
评分毛澤東同誌說,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經濟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民族資産階級的軟弱性。而這種軟弱性,並不是“後來纔得的新毛病”,乃是“從娘胎裏帶齣來的老毛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