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张爱玲 現代文學 文學批評 香港文學 系谱学 港台外 其他 Z张爱玲
发表于2025-01-09
張愛玲:傳奇‧性別‧系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現代╱性與系譜:從文化解讀到重寫文學史
身體與情慾修辭:從《色,戒》到《小團圓》
超越與間╱離:從翻譯詩學到電影美學
延╱異與散播:從作家╱作品對話到張學演繹
本書收錄的38篇專文,發表於香港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活動,以「傳奇‧性別‧系譜」為主題。全書以張愛玲系譜建構發掘張學多義性符碼與敘事體系,闡發其所隱含的多重符號空間與隱喻,為當代學術作出具有創見的研究成果。這是一場以解構與建構視野為角力的文學、歷史、文化、社會與其他媒體與文類對照的學術舞會,各種體系交錯、相互傾軋的文學與學術鑽研。在間離與超越的批評語境中,從文學修辭到學術對話,乃至薩依德所指的「想像的地理」(Imaginative Geography)概念,涉及了眾多不同群體所熟悉與不熟悉的思想建構與學術探究的邊界。
類似商業巿場中的所謂文化中介,本次張愛玲紀念活動或許也具有扮演學術界與文學界的文化中介功能,試圖建構張愛玲學乃至當代文學研究的模式,以及主題、理論與論述等結構的模式探索。結合歷史與社會文化資源進行多元交叉跨越的系統論證與歷史評價,為未來開拓新的發展思路,值得當代學術界重新深思與解讀。
【編者】
林幸謙
林幸謙 緒言:後張愛玲時代
誕辰vs.逝世
傳奇再生,神話終止。
面對「後張愛玲」的時代,我們以十五年的時間從「逝世」走向「誕生」,從告別的哀悼迎向新生的張愛玲。
回顧往年,學界都是以「逝世」名義紀念張愛玲,此次我們改用「誕辰」的理念舉辦了張愛玲的紀念活動;並特意摒棄一般傳統所用的冥誕、生忌等幽暗字眼,選用了「誕辰」一詞,以此取代「逝世」的框架,象徵張愛玲的傳奇延續了九十年,而不是十五年的告別歲月。在精神上,張愛玲仍然與我們同在。這也是學界第一次以張愛玲誕辰周年的名義紀念她,而不再以逝世周年的名義紀念她,標志了張愛玲研究進入新的話語紀元,邁入更為多元結構的張學體系。
張學新版圖
少女的她曾是一位預言師。雖然她試圖預測他人,卻始終未能預言自己未來的命運。
這一位以少艾之齡就已寫下生平最重要作品的作家,在她的中學時代就扮演過手執水晶球的算命者,而後搖身變為日後文學版圖的探索家與創造者,今日她已成為虛擬空間與想像地理世界中的敘事大師,當代文學與學術的一大重鎮。
在現當代文學史上,張愛玲早已被公認是一個傳奇的誕生。因此,2010年秋,圍繞張愛玲的西曆生日為中心,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聯合幾個部門單位舉辦了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活動。以「傳奇、性別、系譜」為主題,經過一年多的擘畫,共舉辦了七大項紀念活動,向這位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致敬,表揚她在華文文學、翻譯、電影、學術、文化和繪畫藝術等方面的成就和影響。
以張愛玲的文藝本色,跨越國際視野,推動張學建構與文學系譜,這是紀念活動的宗旨之一。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來自美、英、日、韓、中、台、新、馬、澳門和本港等近七十位學者參與,雖然有幾位參與者臨時未能出席參加,盛況亦屬空前。除了張學重要學者參與以外,本次研討會,除了研究張學的重要學者以外,我們還特別邀請了張愛玲研究領域中的新生代學者參加。他們可被視為張學的中堅接班人,各自以其不同的新視角重新探討了張愛玲的文學遺產,並提升與促進了整體學術研究成果。
學派的拓展與演進,原屬茲事體大。因此,此次研討會在專題演講的人選上,我們大膽採取新的構想,試圖跳出張學的局限,特地邀請現當代文學領域中知名的權威資深學者來談論張愛玲,而非一般的張學專家。這是深具挑戰性的嘗試,也是十分困難的一步棋。一般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知名學者通常並不願輕易接受這一挑戰,必須具有過人的膽識和非凡的學識與氣魄才行。我們很高興能夠邀請到周英雄教授和陳芳明教授前來擔任此是項專題演講,實榮幸之至。他們為現當代文學中的張愛玲研究做出了突破性的學術創見,進一步開拓了整體現當代文學研究的新方向,為學術做了更多元的建構與貢獻。在此我要再次向他們致最崇高的敬意。
《張愛玲:傳奇‧性別‧系譜》是此一研討會的成果。由於論文收集篇章甚多,文字量大,加上其他各種客觀因素的考量,最終通過匿名評審後,本文集只能選取大約一半的論文出版,實屬無奈之舉。所有與會論文都各有強項論點,事實上很多沒有入選的論文早已在知名核心刊物發表,可見是次研討會的論文質量之高。現按內容主題大致分為以下四個專輯加以體現研討會成果:
一、現代╱性與系譜:從文化解讀到重寫文學史
二、身體與情╱慾修辭:從《色戒》到《小團圓》
三、超越與間離:從翻譯詩學到電影美學
四、延異與散播:從作家/作品對話到張學演繹
本文集以張愛玲系譜建構發掘張學多義性符碼與敘事體系,闡發其所隱含的多重符號空間與隱喻,為當代學術作出具有創見的研究成果。這是一場以解構與建構視野為角力的文學、歷史、文化、社會與其他媒體與文類對照的學術舞會,各種體系交錯、相互傾軋的文學與學術鑽研。在間離與超越的批評語境中,從文學修辭到學術對話,乃至薩依德所指的「想像的地理」(Imaginative Geography)概念,涉及了眾多不同群體所熟悉與不熟悉的思想建構與學術探究的邊界。
類似商業巿場中的所謂文化中介,本次張愛玲紀念活動或許也具有扮演學術界與文學界的文化中介功能,試圖建構張愛玲學乃至當代文學研究的模式,以及主題、理論與論述等結構的模式探索。結合歷史與社會文化資源進行多元交叉跨越的系統論證與歷史評價,為未來開拓新的發展思路,值得當代學術界重新深思與解讀。
華麗緣:張愛玲紀念活動
五年前我們以「文學‧電影‧舞台」為主題舉辦了張愛玲逝世十周年紀念活動,共同緬懷張愛玲這個二十世紀的文化圖騰。首次將張愛玲的電影和舞台作為張學主題加以討論。如今張愛玲的電影和舞台元素已為當代藝術注入新的血液,呈現熱烈的景象。五年後,我們以「傳奇‧性別‧系譜」為主題試圖再度拓展張愛玲研究,進一步把繪畫藝術帶入張學建構。「傳奇」代表張愛玲現象及其影響,「性別」鑽研張愛玲的生平,及其文本中的性別課題;而「系譜」則是張學及其相關研究的歷史論述和發展走向,包括翻譯、電影、劇本、文學等課題之梳理與研究。
此外,為了配合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紀念,除了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外,紀念活動還包括:張愛玲繪畫獎及繪畫展、張愛玲電影工作坊、張愛玲手稿及書信展,張愛玲主題紀念舞台演出:情場如戰場和雷峯塔‧易經:張愛玲新書發表會。另外有三場論壇和講座:華麗緣‧從小說/電影到舞台、張愛玲‧90後和舞台心聲。其中,亦設有一場特別精心設計的、以鋼琴現場演奏,配合張愛玲影像投射和奉獻紅玫瑰花的「張愛玲誕辰懷念儀式」。
此系列大型紀念活動共有七大項目,涉及三場論壇與座談會、三場電影工作坊、一項國際學術研討會、一項繪畫比賽、一項繪畫展、一項書信展、一項為時近一個月的舞台演出、一項張愛玲生日懷念晚會,以及一項張愛玲新書發佈會。將張愛玲研究引伸到更多元的各領域之中,促進張學更多元化的發展與影響。此次的張愛玲國際研討會,更進一步站在學術前沿中把張愛玲研究擺上當代文學史的案頭。這次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一系列紀念活動,被香港《信報》推選為香港2010年度十大文化活動之一。
其中,《華麗緣‧從小說/電影到舞台》圓桌論壇,我們邀請到知名戲劇人中英劇團藝術總監的古天農生先,now香港音樂創作總監的金培達先生,和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院長的鄧樹榮教授,談論張愛玲的舞台成就。
此外,由焦媛實驗劇團製作的音樂劇《情場如戰場》,亦於同期上演。高志森改編《情場如戰場》為音樂劇,焦媛實驗劇團等人傾情演出。此一張愛玲主題紀念舞台演出的構想,是進一步把張愛玲影響力推擴到社會各層面,和社會大眾共襄盛舉。其他紀念活動包括張愛玲電影工作坊、張愛玲繪畫獎比賽及其畫展,以及張愛玲文物展等活動都如期圓滿舉行。
在張愛玲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我們也有幸把張愛玲請來當主角,以她最新的兩本中譯自傳體著作《易經》和《雷峯塔》,這也可能是張愛玲最後的兩本著作,為研討會議加持,實在是錦上添花的美事,可謂百年難得一見。最後,還有一場精心安排的「張愛玲誕辰懷念儀式」,與會者以紅玫瑰献花儀式表達我們對於張愛玲的懷念。
今天張愛玲不只是當代文化現象,也是文學圖騰。我們在香港浸會大學再一次舉辦張愛玲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通過學術交流共襄盛舉,繼續燃燒張愛玲的傳奇薪火。不但為張愛玲研究作出更多元的學術與藝術貢獻,同時也是我們與張愛玲之間的另一種約會,另一種知識與精神意義上的團聚形式。
總的來說,這系列紀念活動是一次跨學科、跨媒體、跨界別的盛會。來自學術界、文學界、電影界、戲劇界、藝術界和文化界的專家學者聚首一堂,重建張愛玲與女性文學的地位。
如今,在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活動之後,經過一年多各種艱困的努力,終於出版了。此一研討會論文集,連同另一本張愛玲的精美紀念畫冊,獻給所有喜愛張愛玲的人。這兩本新書,無疑是今年和張愛玲有關的盛事,特別對於研究張愛玲的人來說更有特別的意義。本人深感欣慰,並感謝所有參與活動的各界人士。
神話終止,傳奇再生。
編者:林幸謙
祖籍福建永春人,現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主要研究方向為現當代文學和女性文學,評論專著有《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和創作《叛徒的亡靈》、《原詩》等數種。曾獲時報文學獎甄選首獎及評審獎、香港中文文學雙年推薦獎、花蹤推薦獎及佳作獎、吳魯芹散文獎、香港中文文學創作散文首獎等。
【作者】
千野拓政/早稻田大學文學學術院教授(中文系)。
王羽/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
王曉鶯/華南師範大學外文學院講師,翻譯學博士。
古遠清/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台港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池上貞子/日本跡見學園女子大學教授。
朱妍紅/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文學博士,現任教於美國維吉尼亞州華盛頓與李大學(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
朱崇科/廣東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教授。
呂文翠/台灣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邵迎建/日本德島大學綜合科學部教授。
李婉薇/香港嶺南大學高級授課導師。
周英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國立中正大學與交通大學,並兼任院長、副校長和講座教授。
河本美紀/日本長崎衛斯理公會大學現代社會系講師。
金良守/韓國東國大學校中文系副教授。
林幸謙/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
林淑貞/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
姚玳玫/中國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
陳子善/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芳明/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倪文尖/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教研室副教授。
馬春花/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講師。
陳麗芬/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
符立中/作家、樂評家。
莊宜文/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麥欣恩/筆名麥浪,現任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講師。
許通元/現任南方學院馬華文學館主任,南方學院圖書館副館長,《蕉風》編委會主席暨執行編輯。
張曼/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院副教授,碩士導師。
許維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黃念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彭雅玲/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系所教授。
楊佳嫻/台灣大學、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萬燕/同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董麗敏/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文系常務副系主任。
鄭滋斌/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副教授。
蔡登山/《作家身影》紀錄片的製片人及編劇、秀威出版社總編輯。
盧應初/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
羅秀美/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蘇偉貞/成功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所副教授。
龔剛/澳門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副教授。
秦賢次/明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協理、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公司水險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8.9.23 晴 文图 886页…
评分2018.9.23 晴 文图 886页…
评分2018.9.23 晴 文图 886页…
评分20190122 文圖 / 20191228 如果一定有什麼標定我的「一〇年代」,大概是這本書。從十四五歲讀過的第一篇碩士論文是《紅樓夢魘》 ,到現在還是會時不時翻出來看看。想不通的時刻、高光時刻,許多次是這本書。
评分20190122 文圖 / 20191228 如果一定有什麼標定我的「一〇年代」,大概是這本書。從十四五歲讀過的第一篇碩士論文是《紅樓夢魘》 ,到現在還是會時不時翻出來看看。想不通的時刻、高光時刻,許多次是這本書。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張愛玲:傳奇‧性別‧系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