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丈夫荷西去世后,悲痛的三毛写下这部散文集,其中饱含她对丈夫的思念。荷西的死对三毛又是一场劫难,因此她在这本书中、在文学上、心情上都与早期大不相同,说情叙事极其内敛、笔调哀而不伤,诉说了对荷西的无比思念之情。
三毛(1943-1991),台湾作家。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为陈惠平,1946年改名陈平,笔名“三毛”。1964年入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后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那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情感真挚的作品。1981年回到台湾,在中国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专职从事写作和演讲。1991年1月4日自杀而死,终年48岁。
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平生著作、译作十分丰富,其中《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哭泣的骆驼》《我的宝贝》《闹学记》《滚滚红尘》等散文、小说、剧本更是脍炙人口,在全球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生命有太多的不可预知。 一个人突然离开,留下的痛,只有活人担着。 面对生死,来去的自由,于三毛,她是看的开的。 在加纳利群岛时写下的家书便可清楚的了解。 荷西下葬的时候,她撕心裂肺的叫喊,我现在仿佛都可以听到。 亲手给荷西的墓筑围栏,无论心力如何透支,总是坚...
评分我以为我厌倦看女人的书,似乎所有情绪的细微末节都被无限放大,我从来只是以为而已。读书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习惯,把自己对号入座到主人公的人物中去,这样便于感知一切事物与情 绪,我也如此。 “那片墓园是她和荷西常常经过的地方。”一句自成段落的开场白...
评分我以为我厌倦看女人的书,似乎所有情绪的细微末节都被无限放大,我从来只是以为而已。读书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习惯,把自己对号入座到主人公的人物中去,这样便于感知一切事物与情 绪,我也如此。 “那片墓园是她和荷西常常经过的地方。”一句自成段落的开场白...
评分三毛在《不死鸟》中写道:我要守住我的家,护住我丈夫,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权利的。同时,在这篇文章里同时这样写道: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的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最后,三毛选择了自杀。 对于三毛的死,无数的人都发过评...
评分生命有太多的不可预知。 一个人突然离开,留下的痛,只有活人担着。 面对生死,来去的自由,于三毛,她是看的开的。 在加纳利群岛时写下的家书便可清楚的了解。 荷西下葬的时候,她撕心裂肺的叫喊,我现在仿佛都可以听到。 亲手给荷西的墓筑围栏,无论心力如何透支,总是坚...
留下您对这本书的简短评论吧
评分梦里梦外似曾相似燕归来,那个人要去哪里寻找?荷西荷西……
评分再没有眼泪,再没有恸哭,我只是要靠着你,一如过去的年年月月。
评分时代造就一类人。三毛的畅销也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不明其因,而今天我仍然被三毛打打动着。Eres mi amiga invisible. 这本集子里英国周先生的文章让我开始怀疑三毛故事的纪实性,不过也无妨。
评分補碼。哀而不傷,似柔還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