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報大刊名傢名作錯彆字例析

大報大刊名傢名作錯彆字例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事齣版社
作者:劉配書
出品人:
頁數:386
译者:
出版時間:2000-06
價格:2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139525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錯彆字
  • 報刊
  • 名傢名作
  • 語言文字
  • 編輯校對
  • 齣版
  • 中文
  • 圖書
  • 教學
  • 參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傳統的教育是經學與小學並重的。讀經為的是經世濟國,而文字、音韻、訓詁這樣的小學,其目的是為瞭讀經。今天的讀者當然不用再讀經,然而文字仍然是人們錶達、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漢字是世界上最難掌握的文字,即使是大報大刊、名傢名作,總免不瞭錯彆字的發生。我國著名語言學傢呂叔湘先生就曾經為消除這種現象做齣很大的努力。今天,劉配書先生的這部著作甘為大報大刊、名傢名作的啄木鳥,在“無錯不成書”的今天,尤具重大意義。

本書是著名編輯劉配書先生二十年餘年心血的結晶,幾乎將當今所有大報大刊和名傢“一網打盡”,收集瞭大量傳播範圍廣、覆蓋麵寬的常見常用錯彆字。加上從“音”、“形”、“義”三個方麵的辨析,這部書不單在用字糾錯方麵是一部好書,而且會在讀者的語文學習中發揮重大作用。

著者簡介

正:哈密瓜hā mì guā

誤:哈蜜瓜hā mì guā

錯例:

①侍者們把南國佛手、芒果、北疆哈蜜瓜、紫葡萄等珍果異香陳放在雕花長案上。李傳弟、梁泉《孟良崮》(《中國作傢》1996年第6期第4頁)

②他剛想爬起來,那人罵著粗話又踢瞭他一腳,他在再次倒下的一瞬,瞥見水果店的哈蜜瓜架上斜斜擺著一把用來切瓜的刀。何立偉《誰是凶手》(《收獲》1995年第2期第75頁)

③哈蜜瓜,富含β鬍蘿蔔素和維生素C,一杯哈蜜瓜汁的熱量大約隻有四十卡路裏,脂肪含量不到一剋。恰然《減肥美食》(《文匯報》 1998年7月3日第11版)

辨析:

哈密瓜是一種甜瓜,盛産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因為這種瓜像蜜一樣甜,就寫成甜蜜蜜的“蜜”,是寫彆字的原因。應當記住“哈密”是一個專用地名,義符是“山”不是“蟲”

正:海拔hǎi bá

誤:海拔hǎi bō

錯例:

上昆侖深處玉石礦采訪,海撥4500米,騎著毛驢上山,兩邊峭壁深淵,稍一不慎,就會葬身河榖。

王蓓《居貧安樂自知》(《中國記者》1992年第2期第30頁)辨析:

以平均海水麵作標準的高度叫做海拔,亦稱拔海。因為形近而寫作“海撥”,就不通瞭。“撥”讀bō,錶示撥動、撥弄,和“拔”意思不同。

正:海參崴hǎi shēn wǎi

誤:海參威hǎi shēn wēi

錯例:

①不知俄式大菜是怎樣的排場,但在我們赴俄羅斯旅遊的海參威阿莫爾飯店裏,招待我們的食品卻是極為簡略的。畢淑敏《在阿莫爾灣請願》(《南方周末》1997年6月27日第13版)

②由親戚培養即將大學畢業的姐姐因談論烏蘇裏江及海參威歸宿問題被打成“右派”,發配到農場勞動改造。唐朝《〈白雪〉印證生命》(《文摘報》 1996年9月19日第8版)

辨析:

“崴”,音wǎi,指山、水彎麯的地方,用於地名。海參崴是一個專用地名,位於綏芬河口海灣東岸,本為古渤海國率賓府地,金時屬恤品路,清代為寜古塔副都統轄地,1860年被沙俄占據,更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剋。不少人不認識這個“崴”字,想當然地念半截,變成wēi,然後進一步寫作“威”,大白字就這樣産生瞭。

正:含混hán hùn

誤:含渾hán hún

錯例:

文老師的話聽不清是贊賞還是惋惜,他說什麼都是含渾不清的。

王彪《殘紅》(《上海文學》1995年第6期第37頁)

辨析:

“混”有兩讀。讀hún時,意為渾濁;糊塗。此時可與“渾”通用。如混蛋、混水摸魚,也可以寫作渾蛋、渾水摸魚。讀hùn時,意為攙雜;濛混;苟且地生活;鬍亂。此時,不能與“渾”通用。“含混”中的混,念去聲hùn,“含混”作模糊、不明確解釋,不能寫成“含渾”。

正:寒暄hán xuān

誤:寒喧hán xuān

錯例:

①畢貴山舉止謙和,一副書生之氣,稍事寒喧,話題自然轉到診治神經性皮炎上來。魏水平《自有剋頑除病人》(《科技日報》1995年6月28日第2版)

②一陣寒喧過後,董先生對我們道:今天他要獻的手藝,既不是聞名遐邇的西餐大菜,也不是名貫古今的中餐菜肴,而是名不見經傳的自傢平安飯――董氏雜燴萊。王呈、程旗《名傢原本是“高廚”》(《中國食品》1993年第10期第20頁)

③馬大腳走後不到一個鍾頭,鬍主任夫婦就迴來瞭。大傢圍上去寒喧瞭幾句,都沒有問他的病。劉醒龍《去年》(《人民文學)1994年第10期第55頁)

辨析:

“暄”,日字旁作義符,意為(太陽)溫暖,與字又相對應的“寒”組成“寒暄”,為見麵時談說問寒問暖之類的應酬話。“喧”則為聲音大而嘈雜。常用的詞如“喧嘩”。“寒喧”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是天氣寒冷瞭就大聲喧嘩?

正:喊道hǎn dào

誤:喊到hǎn dào

鍺例:

“誰是船長?叫船長上舵樓來商量,這麼多人怎麼安排!”他從舵樓裏探齣身來,衝黑壓壓的登船者喊到。麯波《一網撈迴85個偷渡客》(《中國青年》1996年第6期第27頁)

辨析:

“道”,即說。“喊道”就是可著嗓子大聲說。例中要錶達的就是這個意思。“喊到”一詞也可以用。如挨著喊幾個人的名字,則可以說是“喊到”張三瞭、“喊到”李四瞭。但用在本例句中不對。

圖書目錄

詞條目錄索引
(按漢語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A
唉聲嘆氣/哀嘆/矮墩墩/愛屋及烏/曖昧/安分/安機器/安排/安上/安詳/安裝/黯然/盎然/澳洲

B
巴掌/拔齣蘿蔔帶齣泥/跋山涉水/邑邑/白內障/白皙/百衲衣/斑斕/班師/闆機/扳槍栓/扳手/扳指頭算/闆起臉/半圓/絆倒/幫子/磅秤/包榖稈/薄片/報到/報效/抱負/抱歉/抱怨/悲楚/背頭/輩分/備不住/備嘗/備受/備至/苯丙胺/閉路電視/敝屣/必經之路/必須/畢竟/璧山/編派/編纂/鞭長莫及/鞭梢/鞭撻/辨彆/辨認/辯駁/辯護/辯解/辯論/變卦/憋屈/憋住呼吸/瀕臨/兵荒馬亂/屏氣/病入膏盲/病殃殃/撥浪鼓/播撒/搏鬥/捕殺/不妨/不負眾望/不禁/不脛而走/不免/不配/不置可否/部分/ 部署/

C
菜幫/參與/粲然/倉促/滄海/滄桑/操作/嘈雜/察言觀色/茶座/岔道/岔路口/岔頭/拆卸/拆整為零/攙扶/攙雜/摻和/嬋娟/長阪坡/長嘆短籲/長籲短嘆/敞篷車/敞胸/唱念做打/朝廷/潮州/車幫/沉淪/沉湎/沉穩/晨星/晨鍾暮鼓/瞠目結舌/誠懇/乘車/乘船/癡氽呆傻/嗤之以鼻/充分/充其量/重重疊疊/重蹈覆轍/躊躇滿誌/初晴/齣其不意/齣人頭地/齣生/廚房/櫥窗/櫥櫃/處分/揣摩/川流不息/船舷/瘡痍/床第/創牌子/純淨/戳在這兒/輟學/綽約/糍粑/慈祥/刺刀/賜予/伺候/聰慧/蔥蘢/湊閤/粗獷/粗糲/促狹/攛掇/躥起/篡改/摧毀/催人淚下/璀璨/撮閤/

D
達闆城/妲己/打賭/打鈎/打尖/打蠟/打魚/打招呼/大步流星/大渣子/大放厥詞/大快朵頤/大拇指/大篷車/大庭廣眾/大張旗鼓/呆愣/戴鐐銬/戴帽/戴手錶/戴眼鏡/戴罪立功/帶篷沙發/擔待/擔心/擔憂/淡藍/蛋糕/當機立斷/當啷/當頭一棒/蕩槳/倒胃口/導緻/道具/到底/稻稈/德高望重/底層/底座/抵消/詆毀/地窨子/巔峰/掂量/踮腳/碘鎢燈/惦記/玷汙/電鈕/凋敝/貂蟬/調遣/吊兒郎當/釣竿/釣魚/叮當/鼎鼎/丟人現眼/丟三落四/東跑西顛/鬥篷/陡然/鬥毆/嘟囔/獨齣心裁/獨當一麵/賭博/賭氣/度……時間/渡難關/端的/端詳/端莊/緞麵/兌換券/對簿/對牛彈琴/對峙/多咱/躲閃不及/

E
俄頃/娥眉豆/厄運/餓虎撲食/恩格斯/兒化/二愣子/

F
發愣/發蔫/發泄/法郎/砝碼/幡然/翻番/翻來覆去/翻砂/煩躁/樊籬/反悔/反應/犯愣/方圓/非分/蜚聲/悱惻/費力/分辨/分析/分子/紛紜/粉刺/粉末/分量/分外/分子/豐采/烽火/蜂擁/峰巒/風采/風塵僕僕/風聲鶴唳/俸祿/鳳毛麟角/俘虜/輻射/符閤/服法/拂袖/俯瞰/副局長/副刊/副主/復員軍人/覆蓋/覆滅/覆沒/覆轍/附和/

G/H/I/L/M/N/O/P/Q/R/S/T/U/V/W/X/Y/Z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