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水文地質學

專門水文地質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地質齣版社
作者:房佩賢
出品人:
頁數:268
译者:
出版時間:1996-11
價格:1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602110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水文地質學
  • 地質學
  • 水文學
  • 地下水
  • 地質工程
  • 環境科學
  • 水資源
  • 工程地質
  • 地球科學
  • 勘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1987年版《專門水文地質學》的修訂本,是按部頒教學大綱編寫的。全書共三篇十六章。

第一篇水文地質調查方法,介紹瞭水文地質調查的工作過程,對如何運用各種水文地質調查手段解決

各項水文地質生産任務,作瞭理論闡述與方法論證。其重點是水文地質試驗、動態與均衡,並充實瞭

水文地質物探內容。第二篇供水水文地質,為本書核心,全麵論述瞭與供水勘察有關的內容;突齣介

紹瞭當前國內、外地下水水量計算與地下水資源評價,加大瞭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與科學管

理等內容。第三篇礦床水文地質,在論證礦床充水條件的基礎上,重點介紹瞭礦坑湧水量預測,礦床

疏乾的原理、方法和應用,以及礦井突水的機理,增加瞭礦區環境地質等內容。

修編後,本書更加符閤教學規律,並反映瞭現代水文地質科學的水平。

第 版書中所附實習作業部分,將編寫成水文地質實踐教材單行本,作為配套教材齣版。

本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采礦、水利工程等

專業的教材或相近專業的參考書,也可供從事上述各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修訂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緒言
一、專門水文地質學的任務與內容
二、我國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發展概況
參考文獻
第一篇 水文地質調查方法
第一章 水文地質調查工作概述
§1水文地質調查的目的、任務與重要性
§2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類型
一、區域性水文地質調查
二、專門性水文地質調查
三、地下水動態和均衡的監測
§3水文地質調查工作階段的劃分
一、水文地質調查工作劃分階段的必要性
二、水文地質調查階段的劃分方案
三、劃分水文地質調查階段的具體要求
§4水文地質調查所使用的主要手段
§5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程序和調查工作設計書的編寫要求
一、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一般程序
二、調查工作設計書的編寫要求
第二章 水文地質測繪
§1水文地質測繪的任務、工作內容和成果
一、水文地質測繪的主要任務
二、水文地質測繪的主要內容
三、水文地質測繪的主要成果
§2地質調查
一、岩石性質的調查研究
二、地層的調查研究
三、地質構造的調查研究
§3 地貌調查
§4地下水露頭的調查研究
一、泉的調查研究
二、水井(鑽孔)的調查
§5地錶水的調查
§6與地下水有關的環境地質調查
第三章 水文地質鑽探
§1水文地質鑽探的重要性和基本任務
§2水文地質鑽孔的結構和鑽孔設計
一、水文地質鑽孔結構及鑽進方法的特點
二、水文地質鑽孔的設計
§3鑽進過程中的水文地質觀測工作
§4水文地質勘探鑽孔的布置原則
第四章 水文地質物探
§1水文地質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
§2物探方法在水文地質調查中的作用
一、采用地麵物探方法尋找地下水
二、采用地球物理測井方法確定含水層和測定水文地質參數
§3水文地質人員在物探工作中的任務
第五章 水文地質試驗
§1抽水試驗的目的任務
§2抽水試驗的分類和各種抽水試驗方法的主要用途
§3抽水孔和觀測孔的布置要求
一、抽水孔(主孔)的布置要求
二、水位觀測孔的布置要求
§4抽水試驗的主要技術要求
一、穩定流單孔抽水試驗的主要技術要求
二、非穩定流抽水試驗的主要技術要求
三、大型群孔乾擾抽水試驗的主要技術要求
§5抽水試驗資料的整理
一、穩定流單孔(或孔組)抽水試驗現場資料整理的要求
二、非穩定流單孔(或孔組)抽水試驗現場資料整理的要求
三、對群孔乾擾抽水試驗現場資料整理的要求
§6其他水文地質野外試驗
一、滲水試驗
二、鑽孔注水試驗
三、地下水示蹤試驗
四、連通試驗
第六章 地下水動態與均衡的研究
§1地下水動態和均衡的概念
§2研究地下水動態與均衡的意義
§3地下水動態和均衡研究的基本任務
一、研究地下水動態的基本任務
二、地下水均衡研究的基本任務
§4地下水動態與均衡的監測項目
一、地下水動態監測項目
二、地下水的均衡項目
§5地下水動態的成因類型及主要特徵
§6地下水均衡要素的測定方法
一、潛水儲存量變化量的測定方法
二、降水人滲補給量及蒸發量的確定
三、地下徑流量的確定
四、地錶水人滲補給量的確定
第七章 水文地質調查成果
§1水文地質圖件
一、水文地質圖係的圖幅種類
二、綜閤水文地質圖
§2文字報告
參考文獻
第二篇 供水水文地質
第八章 供水水文地質勘察(查)概論
§1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概況
§2供水水文地質勘察的目的、任務及工作階段
一、勘察的目的及任務
二、勘察階段
§3不同類型供水對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要求
§4供水水文地質勘察所用各種手段簡述
一、對水文地質測繪的基本要求
二、物探方法在供水水文地質勘察中的運用
三、供水水文地質勘察中的鑽孔布置原則
四、抽水試驗工作的布置特點
五、對地下水動態觀測的要求
六、同位素技術在供水水文地質勘察中的應用
七、供水水文地質勘察報告
第九章 供水水質評價
§1飲用水水質評價
一、對飲用水物理性質的要求
二、對飲用水中普通溶解鹽類的評價
三、對飲用水中有毒物質的限製
四、對飲用水細菌及有機汙染物的限量
§2 工業用水水質評價
一、鍋爐用水的水質評價
二、水的侵蝕性評價
三、其他工業用水對水質的要求
§3農田灌溉用水水質評價
一、農田灌溉用水對水質的要求
二、農田灌溉水質評價方法
三、灌溉水質肥效的評價
§4 礦泉水的水質評價
一、飲用礦泉水水質評價標準
二、飲用礦泉水水質評價原則
三、飲用礦泉水水質分類及命名
四、醫療礦水水質標準
第十章 地下水資源量的計算與評價
§1地下水資源的特點及分類
一、地下水資源的特點
二、地下水資源量的分類
三、地下水量之間的關係
§2計算地下水允許開采量的主要方法
一、主要以滲流理論為基礎的方法
二、主要以觀測資料統計理論為基礎的方法
三、以水均衡理論為基礎的方法
§3地下水資源評價
一、地下水資源評價概述
二、地下水資源評價的原則
三、怎樣選擇計算方法
四、局部水源地的地下水資源評價
五、區域地下水資源的評價
六、地下水允許開采量的分級
第十一章 地下水資源的開發 保護與管理
§1地下水資源的開發
一、水源地的選擇
二、取水建築物的類型和適用條件
三、取水建築物的閤理布局
四、管井的結構設計
五、管井的成井工藝
六、管井的腐蝕、結垢 堵塞及其防治
§2地下水資源的保護
一、區域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二、地下水水質惡化的特徵、危害、原因及防治措施
§3地下水資源的管理
一、地下水資源管理的目的和任務
二、地下水資源管理的內容
參考文獻
第三篇 礦床水文地質
第十二章 有關礦床及采礦的某些知識簡介
§1有關礦床的某些知識簡介
一、礦石、礦體、礦床及礦産
二、礦體的形狀及産狀
三、礦石品位和礦産儲量
四、礦床成因類型及其與周圍含水層間的關係
§2開采礦床的某些知識簡介
一、礦床的開采單位
二、開采礦床的方式
三、開采礦床的步驟
四、地下采礦方法簡介
五、礦床頂闆類型
六、采空區頂闆岩體移動分帶
第十三章 礦床充水條件與礦床水文地質類型
§1礦床充水條件分析
一、礦床充水水源
二、礦井湧水通道
三、礦床充水強度
§2礦床水文地質類型的研究
一、礦床水文地質類型劃分概述
二、主要礦床水文地質類型的基本特徵
第十四章 礦坑湧水量預測
§1礦坑湧水量預測概述
一、礦坑湧水量預測的內容
二、礦坑湧水量預測失誤的原因分析
三、礦坑湧水量預測的特點
四、礦坑湧水量預測的步驟和方法
五、礦坑湧水量預測方法的類型
§2運用解析法預測礦坑湧水量
一、應用條件的分析
二、計算過程
三、實例
(一)程潮鐵礦湧水量預測
(二)某鐵礦最佳疏乾量(Q最)的確定
§3運用數值法預測礦坑湧水量
一、應用數值法預測礦坑湧水量的特點
二、數值法預測可解決的問題
三、實例
(一)鬥笠山煤礦湧水量預測
(二)馬坑鐵礦礦坑湧水量預測
§4 Q―S麯綫外推預測法
一、應用條件
二、計算方法和步驟
§5 相關外推預測法
一、利用勘探階段抽水試驗資料外推預測
二、利用礦山觀測資料外推預測
§6水均衡預測法
一、原理及應用條件
二、實例
§7水文地質比擬預測法
第十五章 礦床疏乾、礦井突水和礦區環境地質
§1礦床疏乾防治水簡介
一、防水法
二、疏水法
三、防滲法
§2礦井突水與預測
一、巷道突水類型與巷道突水過程
二、造成巷道突水的力源
三、巷道突水預測
四、迴采工作麵突水預測
五、斷裂帶突水預測
§3礦區環境地質綜述
一、排水疏乾破壞采前地下水環境,導緻與當地供水之間的矛盾
二、礦區岩土體的破壞,改變瞭原來的地質環境
三、采礦引起水質惡化,改變水文地球化學環境
四、酸性礦井水的形成與防治
五、礦區地錶水體環境的改造破壞瞭自然景觀
§4模型技術的運用與礦區環境整治
一、用於礦床疏乾、突水預測、供水和環境保護的模型研究
二、礦區環境整治簡述
第十六章 礦床水文地質調查的特點
一、從礦床地質勘探孔中獲取礦床水文地質資料
二、井巷圍岩隔水層(組)的研究
三、井巷水文地質工作
四、大型抽水、井下放水和連通試驗
五、堵水截流水文地質調查和礦區環境地質研究
六、編製礦床水文地質圖係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