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1976-家国十年-一个红色少女的日记

1966-1976-家国十年-一个红色少女的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张新蚕
出品人:
页数:40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6
价格:4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63643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革
  • 历史
  • 日记
  • 张新蚕
  • 畅销
  • 沃阅读
  • 少女日记
  • 图书馆
  • 红色记忆
  • 家庭生活
  • 历史见证
  • 少女视角
  • 文革时期
  • 家国变迁
  • 个人成长
  • 真实日记
  • 时代背景
  • 情感叙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家国十年 1966-1976:1个红色少年的日记》记述了十年文革中一个红色少女的成长经历,以文学创作的手法,从头至尾插入了相当篇幅的“补记”,文风朴实、细腻、新颖,既有“小家”充满了人性化的有趣的故事,又有“我的祖国”曲折而厚重的历史;既有对大中小城市社会风尚和各类人物的描写,又有色彩很浓的令人反思的政治话题。

作者简介

张新蚕,女,1952年4月生于北京。1968年10月在吉林省梨树县喇嘛甸公社王家园子大队二队插队。1970年10月调至吉林省四平市城建局团委工作,任干事。1973年10月就读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暖通专业,1976年10月毕业,分配至吉林省人防设计院工作,先后任工程师和暖通室主任。1990年弃工从文,著有《旧情书》、《青春之恋》、《深沉的依恋》等。1997年7月至2002年12月任北京市文联《北京纪事》杂志社副社长。现任《中国网通》杂志主编。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日记在于它的真实性,能够了解到当时的"时代青年"受怎样的教育,如何成长. 作品记述了1966-1971生活在东北四平的一位女学生的生活.那个年代我没有经历过,只是看过一些影视作品,但也许有些虚构,有些夸大.都不如这日记来得真实,记实性强. 初初看了前几篇就发现那孩子当时接受极"左"...

评分

日记在于它的真实性,能够了解到当时的"时代青年"受怎样的教育,如何成长. 作品记述了1966-1971生活在东北四平的一位女学生的生活.那个年代我没有经历过,只是看过一些影视作品,但也许有些虚构,有些夸大.都不如这日记来得真实,记实性强. 初初看了前几篇就发现那孩子当时接受极"左"...

评分

这本书本身当然没什么意思 对于部分有些右的青年来讲 说不定还会笑出来 所以 我能坚持读完 大概有两个原因 1、我读之前的刻板印象就是文革时期人们的行为必然有其合理的原因。 2、张颐武给这本书的一些地方做文本分析,但是视角同我自己做差异很大,他发现了那个时代同这个时...  

评分

这本书本身当然没什么意思 对于部分有些右的青年来讲 说不定还会笑出来 所以 我能坚持读完 大概有两个原因 1、我读之前的刻板印象就是文革时期人们的行为必然有其合理的原因。 2、张颐武给这本书的一些地方做文本分析,但是视角同我自己做差异很大,他发现了那个时代同这个时...  

评分

这本书本身当然没什么意思 对于部分有些右的青年来讲 说不定还会笑出来 所以 我能坚持读完 大概有两个原因 1、我读之前的刻板印象就是文革时期人们的行为必然有其合理的原因。 2、张颐武给这本书的一些地方做文本分析,但是视角同我自己做差异很大,他发现了那个时代同这个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种书,我们图书馆竟然有??!

评分

这种书,我们图书馆竟然有??!

评分

日记记录了作者个人、家庭的经历,展现了国家在那十年的变动,加了一些补记,在作者的日记中可以看出那个时候人的心态、那种态度,但是有的写的太过啰嗦,连贯性也不是很强,没有把很多事情描述出来。

评分

这种书,我们图书馆竟然有??!

评分

这种书,我们图书馆竟然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