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贏家的21周全記錄

交易贏家的21周全記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John Wiley & Sons
作者:Peter L. Brandt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黃嘉斌
出版时间:2012-6
价格:46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6320422
丛书系列:寰宇財金系列叢書
图书标签:
  • 交易
  • 投资
  • 金融
  • 股票
  • 交易系统
  • 寰宇財金系列叢書
  • 投机
  • 证券
  • 交易
  • 股票
  • 投资
  • 理财
  • 个人成长
  • 习惯养成
  • 成功学
  • 自律
  • 心理学
  • 方法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是探討身為商品和外匯交易者的作者的交易情況,以及他如何利用走勢圖的交易技巧。本書最終目標是談論專業交易者的行為和情緒,以及探討其所涉及的層面,而非只是如何辨識下一筆交易機會而已。

◆本書的七項特色:

1. 作者為運用實際資金在市場上實際從事交易的實際交易者。作者不販售交易系統,更不推銷

投資顧問網站。

2. 本書為作者的交易記錄,記錄著進行交易的即時訊號和臨場行動,而不是根據已經發生的歷

史交易資料,套入某些最佳化法則操作的結果。本書記錄作者每天、每筆交易、每個想法、

每個錯誤、每個勝利、每個情緒…及發生當時的狀況。作者相信,他能夠在未來21個星期的

交易繼續獲利。

3. 本書透露交易者如何在洶湧的情緒波濤逆流而上。作者告訴讀者,當連續發生8筆虧損交易

之後,是如何擺脫情緒糾纏而進行第9筆交易。

4. 成功的市場投機,基本上就是風險管理。

5. 我想要殺死一條早就該死的神牛——切忌費心追逐那些勝率超過80%的交易系統,如果想在

市場上穩定賺錢,首先必須願意認賠,願意承認自己判斷錯誤。

6. 本書並不打算告訴各位致富的捷徑。各位如果想深入瞭解市場投機的內涵,探索這方面的某

些操作優勢,請繼續閱讀。

7. 分享有關價格型態的分析技巧,可以協助各位發揮更高的學習效率。

作者简介

彼得.布蘭特(Peter L. Brandt)

從事期貨與外匯專業交易長達30多年。他提供經紀服務給大型機構投資人,自己也從事交易,也是避險基金管理領域的早期開發者。他曾經發行備受業內人士推崇的交易快訊刊物《The Factor》,曾與Bruce Babcock Jr.合著《運用傳統價格型態從事商品期貨交易》(Trading Commodity Futures with Classical Chart Patterns)。布蘭特主要是從事自有帳戶的期貨∕外匯操作,交易生涯的平均年度報酬高達68%。

目录信息

目錄

謝詞

第I篇 成功交易的基礎

導論

第1 章 傳統繪圖方法的歷史與理論

第II篇 成功交易計畫的性質

第2 章 建構交易計畫

第3 章 尋找交易機會與交易詞彙

第4 章 完美的價格型態

第5 章 要素交易計畫的運作方式

第6 章 要素交易計畫運用:三個案例研究

第7 章 成功交易者的特質

第III篇5個月的交易日誌

第8 章 第一個月份:2009年12月

第9 章 第二個月份:2010年1月

第10 章 第三個月份:2010年2月

第11 章 第四個月份:2010年3月

第12 章 第五個月份:2010年4月

第IV篇 總 結

第13 章 交易績效分析

第14 章 最佳門面交易

後記

附錄A 要素交易計畫訊號

附錄B 要素交易計畫訊號

附註
第I篇 成功交易的基礎

金融交易究竟是藝術?還是科學呢?或是兩者的某種結合?我不確定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如何,也不確定這些問題是否應該有答案。我把金融交易看成是一種專業技能。成功交易者擁有專業技能,能夠像棒球投手一樣投出完美的蝴蝶球,或像冶金師傅一樣把多種金屬巧妙地混合在一起。

專技人員都需要歷經一段見習期間。見習並不需要在特定課堂或訓練場所進行。見習是透過個人或專業等各種管道,汲取相關知識和技巧的磨練期間。

本書第I篇談論我個人的交易見習過程,並且簡單敘述本書的背景資料。第I篇內容包含兩部分:

1. 介紹我個人從事交易的歷史背景,解釋我之所以寫這本書的動機,簡單說明本書的架構,以及本書的宗旨。

2. 概略敘述傳統繪圖原理,以及我個人從事交易的根本觀點。

第I篇奠定我個人交易計畫的基礎藍圖,第II篇則做更深入、詳細的討論。



導 論

每當打開一本新書,我總是會先檢查內文第1章之前的介紹文字——這部分如果太冗長的話,會讓我打瞌睡。我想,多數讀者可能也跟我一樣,希望直接品嚐牛肉。我最不想幹的事,莫過於寫一本介紹文字囉唆一大堆的書;可是,等到我自己成為作者的時候,看法就不太一樣了。我覺得,導論可以提供必要的背景資料,說明作者的觀點和立場。所以,請讀者原諒我犯下我自己一向最嫌惡的罪行——但我還是認為這是值得的。

本書是探討有關身為商品和外匯交易者,介紹我個人的交易情況,以及我如何利用走勢圖的交易技巧。這有點像是拼圖:本書最終會把圖形拼湊完整,讓讀者瞭解整體情況。可是,對於個別圖塊或一些圖塊,則沒有具體意義。唯有整份圖形拼湊完成之後,在適當距離之外觀賞,才能體會真正的內容。所以,本書的內容陳述,即是採用拼圖的概念。首先,容我先談談自己如何踏入這個行業。

商品交易者

1972年,我剛由明尼蘇達大學廣告系畢業,搬到芝加哥,任職於某全國性廣告經紀公司。當時,住家附近的某位鄰居,他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交易員。通過彼此之間的閒聊,以及我實際拜訪、參觀他在場內交易的情況,我對於期貨市場產生濃厚的興趣。我認為,期貨交易除了充滿金錢潛能之外,也讓我能夠自食其力,在這個充滿競爭的領域裡接受挑戰。總之,我上鉤了!

踏入期貨商品市場,每個人都必須從最基層幹起。這個行業裡,你是不可能領取固定高薪的。所以,如果我打算離開廣告界,轉戰期貨市場,就需要另外安排計畫。於是,我跑去找公司老闆,提出個請求:我準備離職而轉到期或市場發展,萬一不能成功,請他在一年後嘉新30%而重新聘請我。他接受了。

1976年,我開始正式踏入期貨市場,當時20多歲,唯一的目標就是透過自己的帳戶進行交易。可是,首先需要學習基本知識。

當時,CBOT的專業交易員都要從最底層幹起(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和紐約商品交易所的情況也相同)。目前的情況仍然是如此。換言之,交易所營業大廳沒提供「MBA學位快速通道」。學習曲線很陡峭,陣亡率很高。

最初,我服務於「大陸穀物公司」(Continental Grain Company),學習期貨市場的經紀業務。當時,「大陸穀物公司」是規模僅次於「卡吉爾」(Cargill)的全球第二大穀物出口商。1999年,「大陸」把穀物商品交易業務賣給「卡吉爾」。

從事廣告業務的期間,「麥當勞」和「金寶濃湯」(Campbell’s Soup)是我經手的客戶。所以,我相當幸運,因為這兩家公司都是大宗農產品的使用者。

對於「金寶」之類的農產品加工業者來說,幾十年來,它們都面對著原料供給過的情況,原物價格很穩定。可是,到了1970年代初期,由於全球糧食欠收,再加上當時的通貨膨脹壓力,農產品與幾乎所有其他原物料,紛紛出現大多頭行情。短短幾個月之內,有些原物料價格呈現倍數上漲。

絕大多數的食品加工業者,都沒有預料到原物料價格會暴漲。所以,這些公司的高層和採購單位都措手不及,忙著尋找因應之道。這些業者大多不熟悉遠期與期貨市場。

這是我轉換跑道當時的期貨市場概況。



進入「大陸公司」之後,我立即帶著一套方案跑去找「金寶公司」的總經理。我想,「金寶」可以透過期貨市場規避物料價格上漲的風險。

我建議該公司指定一位資深經理人前來芝加哥,評估期貨交易是否對於該公司之管理有幫助。我又進一步建議,這位採購經理人與我共同擬定正式的期貨交易計畫草案,交給該公司管理階層做最後評估。

最後,我們建議該公司可以策略性地採用下列期貨契約:可可(「金寶」當時擁有Godiva Chocolate)、玉米與黃豆餅(冷凍與罐頭製品使用雞隻的飼料)、黃豆油、冷藏烤肉(CBOT當時的交易活絡)、活牛與活豬(取決於該公司使用肉品與牲口之間的價格關係),還有美國三種主要小麥契約(「金寶」生產大量麵條,而且擁有麵包糕餅廠)。

「金寶」接受我的建議,大量運用商品期貨契約做為避險工具。我擔任該公司的顧問,相關收入足以因應業務上需要的開支,還有生活費用,而我則趁這段期間學習期貨市場知識與交易技巧。當時我如果立即被迫投入市場進行交易,結果恐怕很不樂觀,或許很快就返回廣告公司,或轉到其他行業。

經過幾年的學習之後,我在1980年左右開始交易自己的資金,起始資本還不到$10,000。最初,交易績效並不理想,但也沒有發生災難。我試了我所聽過或知道的每種方法。CBOT的其他交易員似乎都能賺錢,但我就是找不到自己適合的方法。

這個時候,有位朋友介紹我看一本書《股價趨勢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Market Trends,中文版由寰宇出版),這是約翰.馬基(John Magee)和羅伯.愛德華(Robert Edwards)在1940年代寫的經典作品。這本書過去曾經是——目前也仍然是——股價型態分析的聖經。我花了一整個週末的時間閱讀這本書,而且從此就再也沒有回頭了。

根據走勢圖進行交易,具備一些其他方法沒有的優點,大概包括:

* 顯示市場趨向

* 時效判斷機制

* 設定合理的進場點

* 衡量風險程度的工具

* 設定合理的獲利目標

* 決定風險-報酬關係

從此之後,我都完全根據走勢圖進行交易。更明確說,我特別重視價格突破重要的型態排列,譬如:頭肩頂或頭肩底、矩形、通道、三角形…等。我主要採用日線圖和週線圖,觀察4個星期到幾個月的排列。我雖然採用相對長期的走勢圖,但實際交易則傾向於短線,部1990位持有時間介於1、2天(如果交易失敗的話)到1、2個月。

1981年以來,我主要都是交易自己的資金,不過在1980年代,我偶爾也會出售市場研究資料給其他交易者。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我曾將幫幾家避險基金進行交易,例如:Commodities Corp.(由「高盛」買下)。這家避險基金曾經聘用好幾位全球最頂尖的交易者(我不敢自認為是其中之一)。

1990年代初期,由於對於金融交易的興致減低,再加上熱中於其他非關交易的事務,我逐漸淡出市場,授權其他交易員處理我的帳戶。結果並不成功。由1990年代中期到2006年之間,我追求某些個人非營利方面的事業(社會動機),幾乎不太從事期貨交易。2007年1月,我又重拾過去的交易計畫。

1990年,我與一位目前已經過世的朋友布魯斯.巴郭克(Bruce Babcock)合寫《運用傳統價格型態進行商品期貨交易》(Trading Commodity Futures with Classical Chart Patterns),其中概括談論了我個人從事交易的方法。那本書激發我想寫另一本書的計畫,更詳細解說我的期貨操作方法。目前這本書,就是這個計畫的實現。



我的自有資金操作紀錄

我積極從事交易的期間涵蓋1981~1995年(包括我授權其他交易員幫我從事交易的4年),還有2007年之後,整個期間的平均年度報酬率為68.1%(採用年度加值月份指數方法計算,annual Value Added Monthly Index method)。這段期間內,曾經有一年的績效為負數(1988年為–4.7%),而且當時是完全由我本人操作。交易帳戶的月份績效最大連續耗損年度平均值為15.4%。



寫書動機

關於商品交易方面的書籍、顧問服務、講習會和電腦交易軟體,市面上充斥著一大堆垃圾。每年,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股票或商品交易方面的新書出版。所以,投資領域裡,難道真的還需要另一本書嗎?

我對於多數交易和投資書籍的評價都不高;這種情況下,我竟然還想寫一本這方面的書,似乎有些讓人覺得奇怪。更明確來說,我相當排斥那些由假設性角度談論技術分析的書籍。反之,我很喜歡傑克.史瓦格(Jack Schwager)的《金融怪傑》(Market Wizards,中文版由寰宇出版)系列,因為這是由人性角度談論活生生的交易者,他們運用智慧在市場上奮鬥。各位如果還沒有讀過這些書籍,千萬不要錯過,因為這幾本書絕對能夠讓讀者更深入瞭解市場投機的內涵。我另外還喜歡兩本書,《老千騙局》(Liar’s Poker)與《大賣空》(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這兩本書都是談論交易者的真實生活狀況。

我之所以接受這本書的挑戰,是因為出版商與我有個共通的立場:實際市場操作的交易日誌。

本書具有七項特色,我相信這些特色使得本書不同於一般商品交易書籍:

1. 我是運用實際資金、在市場上實際從事交易的實際交易者。我不是知識象牙塔內的學者,也不想賣書來籌措房屋貸款。我沒打算販售交易系統,更不準備推銷投資顧問網站。我只是想從市場上賺錢的交易者。

2. 本書記錄著我進行交易的即時訊號和臨場行動,而不是根據已經發生的歷史交易資料,套入某些最佳化法則操作的結果。換言之,本書是我的交易日誌,記錄著每天、每筆交易、每個想法、每個錯誤、每個勝利、每個情緒…發生當時的狀況。我相信,我能夠在未來21個星期的交易繼續獲利。可是,交易畢竟是有風險的。

3. 本書透露交易者如何在洶湧的情緒波濤逆流而上。交易是一種不容易成功的艱鉅任務。我不想假裝不是如此;金融交易如果很簡單的話,大家都可以靠此為生。某些作者很樂意跟讀者分享他們成功的榮耀。至於我,則打算告訴各位,當連續發生8筆虧損交易之後,我如何擺脫情緒糾纏而進行第9筆交易。成功的市場投機通常必須付出代價:白頭髮、失眠、揪心肝。我想據實地告訴各位。

4. 我想試著告訴各位,成功的市場投機,基本上就是風險管理。事實上,優秀的交易者通常都會把自己視為風險經理人。就如同打德州撲克一樣,如何處理手上的牌,其重要性遠超過牌本身。「資金管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5. 我想要殺死一條早就該死的神牛——真正的頂尖好手,他們所進行的交易十之七、八都能賺錢。這條神牛該死,但願本書能夠完成這項「殺牛」任務。

初學交易者幾乎會把所有的時間,用來尋找所謂正確的交易。根據我的經驗,「辨識交易機會」是交易賺錢最不重要的一環。事實上,我們究竟採用什麼方法辨識交易機會,根本不太重要。我從不宣稱自己採用的方法是最棒的,甚至不認為我的方法優於平均水準。關鍵是:我如何選擇交易機會,這與績效表現之間沒有顯著的關連。我相信,初學交易者之所以費盡心思追逐那些勝率超過80%的交易系統,主要是因為他們不願發生虧損。各位如果想在市場上穩定賺錢,首先就必須願意認賠,願意承認自己判斷錯誤。



6. 本書並不打算告訴各位致富的捷徑。有些書嘗試告訴讀者,如何在一年之內,把1萬塊變成100萬。這種訴求或許有助於行銷書籍,但完全脫離現實。這類故事如果真可能的話,他將在10年內擁有全世界的財富。如果不信的話,不妨實際算算看。

我相當嫌惡風險。我對於2011年設定的目標報酬率是18~24%。商品期貨或外匯市場如果能夠穩定提供2%的月份報酬率,而且帳戶淨值又不會呈現劇烈波動,我就心滿意足了。關於如何透過金融市場迅速致富,則留待其他作者講解其中奧秘。所以,各位如果期待在市場上很快撈一筆,這本書恐怕不符合你的需要。反之,各位如果想深入瞭解市場投機的內涵,探索這方面的某些操作優勢,請繼續閱讀。

7. 有關價格型態的分析技巧,我個人使用的效果很不錯。因此,我想和大家分享過去幾年來,在這方面學習和累積的知識,雖然這聽起來似乎有點太無私了。某筆交易究竟應該怎麼處理,由事後的立場觀察,通常都覺得相當清楚、理所當然。可是,當我們處在走勢圖的最右端,針對即時市場進行交易,情況就變得非常不確定。我相信,有關價格排列方面的知識,我可以做些微薄的貢獻,甚至可以協助各位發揮更高的學習效率。

我的最終目標,是要談論專業交易者的行為和情緒——所涉及的層面,絕對不只是如何辨識下一筆交易機會。

訴求讀者

本書訴求對象包括:

* 商品、外匯專業交易者

* 一般投資大眾(尤其是目前已屆退休年齡的嬰兒潮時代出生者)

* 沒有經驗的初學者



商品∕外匯專業交易者

即使你的交易方法相當倚重價格型態分析,恐怕也很難由本書學到什麼東西,但仍然希望本可以稍微擴充你的知識領域。各位之所以閱讀本書,相信不是想學習我的方法或專長。你已經相當成功,完全知道如何掌握自己的交易計畫。可是,當我談論如何在市場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時,各位或許可以因此得到一些靈感。各位想必十分瞭解,成功的金融投機,其關鍵在於掌握情緒,也就是如何迎著波濤洶湧的情緒急流,逆勢而上。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The trades driven by charts reading should rely on a longer time period, or wait for a more reliable chart pattern to be formed. It's more important to make the plan than just recognize the chart patterns. when and how to enter the trade, how to stop, how...  

评分

买这本主要就是想看看作者交易记录,内容写的很实在,把作者自己连续亏损后状态反思写的简短而精炼,同时也把他自己的理念讲的很清楚:保证交易的长期成功,最重要的关键是如何处理亏损交易,而不是行情判断永远正确,形态排列只是交易工具,绝不是什么价格预测方法。 交...  

评分

我有个大学同学,他名字简写是XJB,有一次买股票敲错代码,我们都觉得他要亏钱了。他收盘看看图,说,我觉得能挣钱。他顽强地操作了几天,真的盈利了。 事后我们就把这种随机买入的操作命名为“XJB买”。当时XJB的这次操作是盈利的,但是“XJB买”究竟能不能成,我们心里是没有...  

评分

The trades driven by charts reading should rely on a longer time period, or wait for a more reliable chart pattern to be formed. It's more important to make the plan than just recognize the chart patterns. when and how to enter the trade, how to stop, how...  

评分

a,b,c3个价位点 我的理解是按照作者的止损原则,等腰三角在a点向上突破,a的最低价就是作者做多的初始止损,后来价格回测,到了最低点b,这里的问题是b的最低已经低于a的最低,应该是已经触发了a点所建多单的止损了的,书里关于这点什么也没说,就直接说把止损调整到b的最低,...

用户评价

评分

什么是风险管理,一句话总结:轻仓顺势,小赔大赚。

评分

2017.12阅 成功的市场投机就是风险管理,关键是如何处理亏损的仓位,而不是行情判断永远正确。有用是:近日交易(LDR)法则设置止损点,盘前准备(交易指令管理)。交易大周期,主要形态10-12周 次要形态:连续型4-8周,反转型8-10周。周末不持有亏损单过夜。

评分

主要就是讲的形态突破, 趋势线,头肩,三角形,支撑阻力等。 但是,在看书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就是,回过头来分析K线, 每个人都能分析的头头是道, 但是分析当下,定制策略,实际是没那么简单的。 加上是繁体, 我实在是没有很多耐心认真看完。

评分

2017.12阅 成功的市场投机就是风险管理,关键是如何处理亏损的仓位,而不是行情判断永远正确。有用是:近日交易(LDR)法则设置止损点,盘前准备(交易指令管理)。交易大周期,主要形态10-12周 次要形态:连续型4-8周,反转型8-10周。周末不持有亏损单过夜。

评分

2017.12阅 成功的市场投机就是风险管理,关键是如何处理亏损的仓位,而不是行情判断永远正确。有用是:近日交易(LDR)法则设置止损点,盘前准备(交易指令管理)。交易大周期,主要形态10-12周 次要形态:连续型4-8周,反转型8-10周。周末不持有亏损单过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