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科
作者:宋希仁
出品人:
页数:502
译者:
出版时间:2012-3
价格:8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16105474
丛书系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图书标签:
  • 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
  • 道德哲学
  • 宋希仁
  • 马克思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道德哲学
  • 恩格斯
  • 马克思
  • 伦理学
  • 历史唯物主义
  • 西方哲学
  • 德国哲学
  • 思想史
  • 哲学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哲学所做的系统、全面的研究。作者宋希仁以历时态的方式详细地梳理、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伦理、道德的各个方面所作的论述,为读者完整地整理、深度地剖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哲学理论,是国内相关研究中非常厚重的一部。

作者简介

宋希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高等教育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伦理学》(合著)(1985)、《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下卷、合著)(1985—1988)、《伦理与人生》(2000)、《人生哲学导论》(2003)、《伦理的探索》(2003)、《日本采风》(2002);主编著作有:《道德观通论》(2000)、《当代外国伦理思想》(2000)、《西方伦理思想史》(2004;2010再版)、《西方伦理学思想史》(2006)、《社会伦理学》(2007)、《治家名言点评系列丛书》(2002)、《干部素养读本》(2009)、《干部诚信建设读本》(2007)、《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卷》(1995)、《伦理学大辞典》(1989)、《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东方卷》(1993)、《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西方卷》(1993);译作有《作为逻辑的辩证法》(合译)(1965);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和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两项:“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另发表论文若干篇。

目录信息

导言第一章 早期人道主义道德理想 第一节 理想主义道德思考 一 一个伟大理想的起点 二 人道主义道德观念 第二节 能动性原则的发现 一 自我意识哲学的沉思 二 呼唤自由的道德 三 批判道德专制主义 第三节 精神自由的道德权利 一 出版自由是人民的特权 二 主义之争的道德良心 三 人民精神和伦理意志 疑难问题讨论(一) 怎样理解“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第二章 批判思辨幻想关注现实道德 第一节 关于森林法的道义辩论 一 行为规定的法理和道德 二 合理意志与道德正义 三 等级社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 伦理关系的现实性思考 一 黑格尔国家伦理观批判 二 市民社会伦理关系分析 三 利己主义和人权 第三节 人的异化和人性的复归 一 个人主体与社会联系 二 劳动的异化和异化伦理 三 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 疑难问题讨论(二) 怎样理解权利与义务互为条件第三章 社会道德调查和道德观批判 第一节 英国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一 英国社会的发展和道德蜕化 二 英国工人的道德状况 三 两种人生观和道德观 第二节 青年黑格尔派道德观批判 一 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道德观 二 道德意识和利益的关系 三 教养的道德及其思辨的秘密 第三节 “真正社会主义”道德观批判 一 “真正社会主义”的一般性质 二 抽象“人性论”、“泛爱论”批判 三 对海因岑“道德化的批评”的批判 疑难问题讨论(三) 怎样理解“从经验的、肉体的个人出发”?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思考 第一节 西方伦理学史上的道德思考 一 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道德观念 二 近代道德思考的特点 三 思辨哲学的道德概念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思考 一 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的产生 二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 三 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道德 四 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道德 第三节 现实的人与人的本质 一 人的现实性及其本质 二 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 三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第四节 共产主义道德理想 一 政治斗争与道德理想 二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三 过渡时期的现实主义 疑难问题讨论(四) 怎样理解“利己主义与自我牺牲的对立”第五章 《资本论》的道德哲学(上) 第一节 道德与道德社会学 一 道德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二 道德感与科学分析 三 伦理关系的客观性 第二节 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一 “原始积累”的历史和道德 二 资本家与工人的雇佣关系 三 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劳资关系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协作和管理 一 生产中的协作和集体力 二 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两重性 三 所谓“公平的工资” 疑难问题讨论(五) 《资本论》价值概念之哲学意义第六章 《资本论》的道德哲学(下) 第一节 商品交换中的伦理关系 一 商品生产伦理关系的历史演变 二 商品交换的伦理关系分析 三 商品交换的目的和手段 第二节 资本流通过程的伦理秩序 一 资本市场竞争的伦理特征 二 资本流通中的信用和投机 三 信贷道德的经济学评价 第三节 商业资本的伦理形态 一 商业资本的历史考察 二 商业资本伦理的论争 三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疑难问题讨论(六) 关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第七章 家庭伦理的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人类的生产和家庭伦理源头 一 两种生产和伦理的起源 二 前伦理时代的两性关系 三 从野蛮到文明的规范意识 第二节 家庭伦理关系的演变 一 道德感分化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二 家庭关系的质变和夫权 三 家庭伦理关系的制度化 四 家庭权利关系的转化 第三节 家庭伦理关系的调节 一 自然选择和性关系禁制 二 从习俗到规范调节 三 婚姻离异的理论和实际 第四节 私有制和现代婚姻道德 一 个体婚制的道德意义 二 现代一夫一妻制的伦理 三 对婚姻幸福主义的批判 四 人类婚姻发展的前景 疑难问题讨论(七) 爱情的圣与俗以及婚外恋第八章 道德哲学思想体系 第一节 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 杜林道德观的先验主义 二 道德观基础和道德原则适用性 三 善恶观的来源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节 平等伦理观与社会公正 一 所谓“平等的基本公理” 二 平等观的历史发展 三 正义的根据和“自由社会” 第三节 意志自由和必然性 一 自由意志和意志自由 二 行为选择和责任能力 三 自由和必然性的关系 疑难问题讨论(八) 怎样理解道德的“应当”? 疑难问题讨论(九) 怎样理解伦理秩序?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先生厚积薄发,思论清晰,与我的生活思想转变所接洽,不只限于主观世界的哀伤无济于事,历史唯物主义让我思考的更深广,马克思让我更透彻,信念更成熟

评分

先生厚积薄发,思论清晰,与我的生活思想转变所接洽,不只限于主观世界的哀伤无济于事,历史唯物主义让我思考的更深广,马克思让我更透彻,信念更成熟

评分

先生厚积薄发,思论清晰,与我的生活思想转变所接洽,不只限于主观世界的哀伤无济于事,历史唯物主义让我思考的更深广,马克思让我更透彻,信念更成熟

评分

先生厚积薄发,思论清晰,与我的生活思想转变所接洽,不只限于主观世界的哀伤无济于事,历史唯物主义让我思考的更深广,马克思让我更透彻,信念更成熟

评分

先生厚积薄发,思论清晰,与我的生活思想转变所接洽,不只限于主观世界的哀伤无济于事,历史唯物主义让我思考的更深广,马克思让我更透彻,信念更成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