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于贫穷之家,因世俗虚荣的压力,嫁给一个半残废的富家少爷,虽有锦衣玉食,精神上确实茫然无依。
有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女主角的愤懑与刻薄,被张爱玲描写的几近变态,却又凄凉无比。——根据《金锁记》改写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张爱玲也许不是时下“正确”定义里的女性主义者,但在《怨女》中,她从未停止对女性命运的严肃思考。——王德威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後,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1944与胡兰成结婚,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我还以为有很多人会喜欢这部《怨女》呢,结果却是喜爱者寥寥。我自己则是非常非常喜爱这部小说,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隔段时间就翻出来看。 张爱在其后期生涯中想企及的”平淡近自然“在这部小说中是完全做到了的,而且她还加入了”意识流“,比如在描写女主角的心理活动时,...
评分不知道张爱玲为什么会写《怨女》。是以为《金锁记》丢了?还是就想重写一次七巧?《怨女》的场景铺设得更大些,细枝末节的人物也比《金锁记》多,但诸如分家、气死儿媳妇等细节,对儿子依恋和控制的变态情感,与《金锁记》是极其相似的,甚至对二爷和老太太去世所做的时间和结...
评分有人说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大多是怨妇,为何怨妇多呢?难道女人们愿意做怨妇?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做怨妇,她们会选择黄蓉小龙女王语嫣郭芙郭襄阿朱阿紫赵敏周芷若杨不悔小昭,偏偏当了怨妇。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怨妇的长成吧。最典型的莫过于《怨女》中的银娣,银娣未...
评分我还以为有很多人会喜欢这部《怨女》呢,结果却是喜爱者寥寥。我自己则是非常非常喜爱这部小说,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隔段时间就翻出来看。 张爱在其后期生涯中想企及的”平淡近自然“在这部小说中是完全做到了的,而且她还加入了”意识流“,比如在描写女主角的心理活动时,...
评分看完了张爱玲的《怨女》。大部分的笔墨在之前的日子,在出嫁前和作新妇的时光,纠纠葛葛,够折腾,心思够繁绕。三十岁往后,笔触渐渐加快,日子越过越快,从一年一年的翻检到七八年七八年的忽略。忽而已苍老,故人作古的多,新人不识的多,于是才发现日子到尽头了。 人生吧,...
收集张爱玲五六十年代的作品 总是要年龄大一点再看才能更懂得 也是年龄大一点当真蕴化开了以往“急于”锐利的 冰冷的段落 更舒展 慢刀子杀人 当是更震彻。《怨女》版《金锁记》除却相熟的故事 只剩很俗烂的一句 叹为观止 无可比拟。
评分小时候看张爱玲,就是觉得好看,她天赋真高,不自觉拿她跟男小说家比,那时候单纯觉得男的才华比不上她。现在发现,真的光有才华不够,祖师奶奶真的只有一个。这种冷啊~~她根本不爱人。
评分終於還是買了這一本:(
评分女人心思的捉补 没有比张爱玲更地道的了
评分挑了几个故事看。中间几个实在看不下去。太冗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