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科学》被视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先声,也是尼采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该书以断想式的体例和格言式的语言点击西方文明,穿射陈规腐见的迷障,展示了一个极富
雄健力度的思想世界。其跳跃式的、冲击波式的风格,想必与尼采的精神病潜质有关,但与
非理性的冲劲并行的是理性的锋芒。
《快乐的科学》 尼采是疯子?对,他是。可他是个会思考的疯子。这是读过尼采的作品之后的感觉。以前曾经度过一些尼采的作品,当时也就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基本上对尼采这个人还是陌生的。这本《快乐的科学》,作为他中期最重要的著作,完整地体现出了他已成熟的写...
评分这里是个缩水版,原贴在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626704/ 举几个随便扫一眼看见的 ------------------------- 第200节 黄译: 笑。——笑意味着幸灾乐祸,不过伴随着良心。 英译(以Kaufmann为例,参考其他英译): Laughter. --Laughter means: being sc...
评分尼采的身体是真不怎么好,所以中后期长年生病,怕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作品也长篇大论的少了,而更多的片断式和语录式,当然这也是西方传统的文学形式,短的有《道德箴言录》,长的蒙田《随笔集》等。总之这种体裁方便不是专业弄学问者的突发式的智慧结晶,但反过来系统性也略差...
评分【按语:《快乐的科学(1882)》中最重要的主题是卷3开篇提出的“上帝死了(God is dead)”:目的论、真理和知识、道德和宗教都坍塌了,价值等待着被重估。然而,“上帝死了”这一事实对于尼采来说却是欢乐之源,因而有《快乐的知识(or科学)》,“这影响也许同人们估计的恰...
评分这快乐的科学指的是什么呢?是哲学的思考、思想的激荡还是对人类本性的思考。很是有意思的标题。 如果说格言式的作品传承久远,但要说真正让其名声登顶的就是尼采。这种文体当然有好有坏。格言要求简短,内容直刺核心。所以可以说是结论。但人生并非只有结论,过程也是非常有意...
我的是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年余鸿荣翻译的版本.
评分第一次看的哲学书.里面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前面德国短诗思考了很多
评分我的是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年余鸿荣翻译的版本.
评分只可惜,我早已过了哲学阶段.哲学,尚在无明.
评分这本标题尤其误导人的,跟科学没多大关系,跟快乐也不怎么沾边。用书里说的,这本的主题恐怕是“论保存人的本性之重要性”。本书是于《人性、太人性》和《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间写就,可算一个小小的过度期,尼采在本书中分散阐述了多个小论点,书的结构有些《偶像的黄昏》的感觉,由多个短篇集成,第一卷前还附有韵律诗63首,第五卷是精髓。本书不像《黄昏》那么激进,亦非《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般大量使用隐喻,相对而言较容易读。有人说这版翻译别扭,对照着原版读过一部分,感觉翻译是到位的,可能因为译者在某些句子上使用了较为委婉的译法,不似尼采本身刚烈骄傲的个性,故而使人感觉奇怪罢。读第一遍,把尼采置于圣人地位,第二遍,视尼采为闷闷不得志之小民,两遍读下来,其中微妙的差异感甚是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