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鑽探科學技術史

中國鑽探科學技術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Di zhi chu ban she
作者:
出品人:
頁數:354
译者:
出版時間:1998
價格:50.00
裝幀:Unknown Binding
isbn號碼:978711602611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eif
  • OJSDFOUIHQEWR
  • 鑽探史
  • 石油鑽探
  • 科學史
  • 技術史
  • 中國科技
  • 鑽井工程
  • 地質工程
  • 能源史
  • 工業史
  • 工程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 容 提 要

本書自古至今係統地論述瞭我國鑽探科學技術的起源、發展和進步,以及我國在世界上最先發明小口徑

深井鑽探――卓筒井的過程及鑽探設備與工藝程序。這套鑽探工藝程序不僅在1835年鑽成瞭世界上第一口

深超韆米的天然氣鹵水井,而且對西方勘探與開發石油天然氣起到瞭啓迪促進作用,並沿用至今。新中國成

立後,我國的鑽探工程科學技術得到迅猛發展,書中列舉瞭多方麵的經驗、科技成果和收獲。

該書由劉廣誌院士主編,全書由十數位資深鑽探老年工程師、研究人員撰寫,共分十二章,是一本有較

高科技價值的科技史書,可供大學、中專院校師生、工程技術人員參閱。

著者簡介

作 者 簡 介

劉廣誌從事探礦工程51年,

是我國涉足石油、地質、海洋、水

文、工程多種鑽探工程的,在國內

外有較高的知名度的高級工程專

傢、是新中國地質部門探礦工程

的奠基人。

領導人造金剛石小口徑鑽探

配套技術的研究應用。榮獲1985

年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證號:

85EG004-1);研究推廣金剛石

全方位受控定嚮鑽探技術,加速

瞭中條山、銅官山等一大批重要

礦區急需的深部後備資源。開發

能源、礦産的高新技術,創造性地

倡導與領導在內陸乾旱缺水地區

采用空氣鑽探新技術,使水井鑽

鑿設備、工藝全麵改觀,有效地支

援老少邊窮地區;最早倡議開展大

陸科學鑽探,主編信息資料8捲,

250萬字,為開展國際交流、閤作

與前景研究,人材培養奠定瞭基

礎。

1997年12月,他主編的《金

剛石鑽探手冊》(中、英文版)獲

地礦部科技進步一等奬。

曾任地礦部探礦工程總工程

師,獲政府特殊津貼,教授級高級

工程師,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

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兼職

教授,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

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岩石圈

計劃(ILP),CC-組(大陸鑽探)

中方協調員。

作 者 簡 介

周誌彰 男 75

歲,1948年畢業於貴

州大學礦冶係,並留

校任助教,1950年調

入貴州省建設部工礦

處、西南地質調查所

西黔探礦隊,1953年

調入西南地質局生産

技術處,1956年調入

西南地質局攀枝花地

質大隊,1958年調入

西南地質局、四川省

地質局任技術員、工

程師、探礦主任工程

師。曾編寫《四川省

誌・地質誌・探礦工

程》(1840年至1990

年)、參與編製《中國

古代鑽探史話》等。教

授級高級工程師,本

書副主編。

林元雄 男 66

歲,曾任自貢鹽業集

團公司總工程師,教

授級高工,是獻身我

國石油鑽探、鹵井鑽

采的老專傢,井鹽鑽

探史資源專傢,主要

著作有《中國鹽井科

技史》(閤作)、《鹽類

水溶采礦技術》。其

中,《中國鹽井科技

史》獲四川省哲學社

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

二等奬。本書副主編。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緒 論
第一章 鑽探技術的萌芽
第一節 古井的起源和演變
一、遠古時代井的演變
二、夏、商、周(春鞦、戰國)時期的掘鑿井技術
第二節 李冰入蜀穿廣都鹽井
一、關於李冰入蜀的記載
二、開鑿廣都鹽井的曆史條件
三、關於開鑿廣都鹽井
第三節 漢唐時期(公元前206~公元907年)掘鑿井技術的發展
一、由於社會的需求和技術的進步鹽井的規模和深度迅速增加
二、小口徑淺井的掘鑿
三、關於大口徑鹽井的開發
四、水井及礦井的專業分化
五、漢唐時代油氣井(火井)的掘鑿
參考文獻
第二章 鑽探技術發展的裏程脾――宋代卓筒井
第一節 發明卓筒井的曆史條件
一、北宋社會的相對穩定和鹽業政策的調整
二、四川人口的倍增與大口徑鹽井生産的衰退矛盾突齣
第二節 卓筒井的工藝技術
一、卓筒井的發明創造及其主要文獻記載
二、卓筒井的鑽探技術
第三節 卓筒井的規模和分布
一、卓筒井在艱難歲月中推廣
二、卓筒井的規模
三、卓筒井的分布
第四節 卓筒井的卓越成就
第五節 現存卓筒井的狀況及其技術方法
一、現存卓筒井的狀況
二、現存卓筒井鑽探主要設備
三、現存卓筒井鑽探工藝概述
四、現存卓筒井與宋代卓筒井的比較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明代鑽探技術的進步
第一節 明代中葉政治環境及科學技術的發展
一、較寬鬆的社會環境促進瞭鑽探的發展
二、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為鑽探技術進步提供基礎
第二節 明代鑽探規模及其分布
一、明初鑽探狀態及其恢復
二、明中葉後鑽井技術及規模開始發展
三、油氣鹵水井的開發
第三節 明代鑽探技術的進步
一、鑽探工序的逐步規範化
二、鑽探工藝、器具、設施的改進
三、地麵設施(井架、捲揚設備及動力)的改進
第四節 明代鑽探的主要成就及影響
一、自流井氣水田的發端
二、明代鑽探技術的進步對生産和社會發展的促進和影響
第四章 清代鑽探技術發展的高峰
第一節 清代鑽探技術發展到高峰的社會背景
一、清初井鹽業的衰敗景象
二、清初促進井鹽業恢復和發展的措施
三、清中後期井鹽業資本主義手工業工場的發展
第二節 清代深鑽井技術的輝煌成就
一、自流井的騰飛
二、精湛的深鑽井技術的發展
第三節 鑽、治井工具的完備
一、鑽井工具的演變
二、修治井工具的主要類型和特點
第四節 鑽井工藝的完善
第五節 宏偉壯觀的鑽探和采鹵井架――井架造型與結構的演進
一、井架的創造和演進
二、井架的造型與結構
第六節 巧奪天工的修治井技術
一、修治井技術的發展
二、四川自流井修治井工具群
三、獨特奇巧的修治井技術
第七節 世界最早鑽成的第一口超韆米深井――�海井
一、先進的鑽井機械
二、�海井的鑽采簡史
三、精心的修葺復原
四、�海井的重大曆史價值
第八節 獨特的天然氣開采技術――康盆采氣
一、天然氣的發現和開采
二、自流井氣田的開發
三、康盆采氣的機理研究
四、東源井――百年低壓采氣的奇跡
第九節 中國與西方鑽探工藝和鑽探工具的比較
一、中國與西方早期繩式衝擊鑽機的比較
二、中國與西方鑽探工藝的比較
三、中國與西方固井技術的比較
四、中國與西方鑽頭類型的比較
五、中國與西方震擊器(活環)的對比
第十節 中國鑽探技術傳入西方的若乾考證及其對世界石油勘探開發的
巨大貢獻
一、中國鑽井技術的西傳
二、歐洲仿效古代中國鑽井方法的試驗
三、中國鑽探技術對世界石油勘探開發的巨大曆史貢獻
四、鑽探技術是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
第五章 近代井鹽油氣鑽探技術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近代鹽井鑽探技術的引進和開發
一、鋼繩衝擊鑽探技術的引入
二、鏇轉鑽探技術在鹽井的應用
第三節 近代油氣鑽探技術的引入和應用 (1878~1949)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當代陸上油氣鑽探科學技術
第一節 鑽探領域急劇擴展
第二節 鑽探管理步入正軌
一、建立健全規章製度
二、更新改造技術裝備
三、集中統一管理施工
四、培訓提高技術骨乾
五、提供服務、方便基層
第三節 鑽探工藝日益完善
第四節 鑽探技術迅速提高
一、采用國際行業標準
二、采用井眼穩定技術
三、采用優質鑽井液
四、采用地壓預測檢測
五、采用油氣儲層保護
六、采用高壓噴射鑽井
七、采用平衡壓力鑽井
八、采用優選參數鑽井
九、采用受控定嚮鑽井
十、采用多流地層測試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當代海上油氣鑽探科學技術的發展
第一節 地礦部海上油氣鑽探
一、作業實績
二、黃海鑽探(1974~1979)
三、南海鑽探(1977~1980)
四、東海鑽探(1980~1996)
五、渤海鑽井(1992~1997)
六、鑽井設備
七、海上鑽井工藝
第二節 海洋石油部門油氣鑽探
一、鑽井設備
二、作業情況
三、海上鑽井技術
第三節 勝利油田研製的坐底式鑽井平颱
一、勝利一號坐底式鑽井平颱
二、勝利二號步行坐底式鑽井平颱
第四節 颱灣省的海域鑽探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舊中國地質鑽探技術
第一節 近代西方金剛石鑽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第二節 中國機械岩心鑽探萌芽
一、初期階段
二、抗日戰爭以前(1910~1939)
三、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時期(1931~1945)
四、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
五、解放戰爭時期(1946~1948)
參考文獻
第九章 新中國地質鑽探科學技術發展
第一節 建國初期鑽探發展簡況
一、建國初期(1949~1952)
二、大發展階段(1953~1957)
三“大躍進”“文革”期間(1959~1978)
第二節 金剛石鑽探與金剛石繩索取心鑽探
一、研究發展金剛石鑽探的有利條件
二、金剛石鑽探發展的大事記
三、金剛石鑽探的主要科學技術成就
四、金剛石繩索取心鑽探
五、金剛石鑽探與繩索取心的鑽探成果
六、金剛石鑽探鑽具管材標準
第三節 受控定嚮鑽探
一、我國地質定嚮鑽探成就
二、機械式連續造斜器
三、液動螺杆鑽
四、螺杆鑽定嚮鑽探推廣效果
五、螺杆鑽進行定嚮鑽探的優點
第四節 衝擊迴轉鑽探
一、液動錘發展的曆史迴顧
二、氣動潛孔錘的研製
三、潛孔錘已成一類新型孔底動力機
第五節 反循環鑽探
一、引起重視與發展的背景
二、反循環鑽探法設備與工藝
三、推廣使用效果(部分)
第六節 多種鑽探工藝
一、金剛石多工藝鑽探
二、多工藝空氣鑽探
第七節 大直徑煤礦井筒鑽井法
一、打井不用下井挖
二、中國特色的煤礦竪井大鑽機
三、破岩刀具
四、反循環洗井
五、減壓鑽進與鑽孔偏斜控製
六、懸浮下沉安裝井壁
七、壁後充填固井
八、廢棄泥漿的控製與處理
九、不斷深化與發展
第八節 探礦專業研究所成立
一、勘探技術研究所
二、探礦工程研究所
三、探礦工藝研究所
四、石油鑽井研究所
第九節 探礦工程專業人纔培養
第十節 鑽探工程管理
一、有關操作規程
二、有關鑽探管理辦法
三、鑽探生産定額
四、鑽探岩石分級方法、分級錶和鑒定岩石級彆儀器
五、探礦工程門類標準化
六、《探礦工程》雜誌的創辦和發展
第十一節 “探礦工程學”學科的形成與發展
一、“探礦工程學”是一門新興的工程技術學科
二、“探礦工程學”是多學科綜閤起來的學科
三、“探礦工程學”的任務
四、“探礦工程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五、關於具體落實措施的幾點意見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地質鑽探技術裝備
一、建國初期地質鑽探裝備的引進及其影響
二、地質岩心鑽探裝備的發展
三、水文地質及水井鑽探裝備
四、工程地質鑽探裝備
五、基礎樁施工鑽進裝備
六、特種鑽探裝備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幾段重要曆史時期的地質鑽探
第一節 “六五”期間(1981~1985)
一、技術經濟指標持續增長
二、管理工作全麵加強
三、“六五”期間是地質部鑽探工程發展最蓬勃、技術進步最顯著的時期
四、水文地質、水井、地熱鑽探、工程地質勘探、施工鑽探
五、衝洗液與護孔、堵漏技術取得顯著成績
六、鑽探機械形成係列
七、在探礦工程中應用電子計算機
第二節 “七五”期間(1986~1990)
一、探礦工程工作
二、推動工程施工鑽探(岩土鑽掘工程)發展
第三節 “八五”期間(1991~1995)
一、探礦工程完成任務情況喜人
二、科研成果取得重要收獲
第四節 “九五”期間(1996~2000)遠景綜述
一、90年代發展地質勘查工作的關鍵技術
二、有關探礦工程關鍵技術十四項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科學鑽探
第一節 科學鑽探的目的與未來
一、從“上天、入地、下海、登極”說開去
二、科學鑽探之花開遍全球(從深海、大洋到大陸)
三、大陸科學鑽探是地球科學的前沿
四、近幾年大陸科學鑽探的幾項主要成果
第二節 我國科學鑽探事業的開創
一、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CSDC)選區的確定
二、主要科學目的
第三節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的施工技術特點及先進鑽探技術
一、鑽探施工設想技術方案
二、科學鑽探施工技術的特點和麵臨的難題
三、具中國特色的先進鑽探技術
第四節 地質科學鑽探技術國傢專業實驗室
一、實驗室的性質和任務
二、實驗室的課題研究方嚮
三、實驗室的組成
四、實驗室的管理辦法和組織機構
五、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成果
六、擬建高溫高壓地學模擬實驗裝置
第五節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籌備工作大事記
參考文獻
附錄 中國古今鑽探名詞對照錶
編後話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門外漢看自貢鹽井技術跑來這邊,簡潔易懂

评分

門外漢看自貢鹽井技術跑來這邊,簡潔易懂

评分

門外漢看自貢鹽井技術跑來這邊,簡潔易懂

评分

門外漢看自貢鹽井技術跑來這邊,簡潔易懂

评分

門外漢看自貢鹽井技術跑來這邊,簡潔易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