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匈奴(绘图典藏版)》是一部高原的史诗,陕北这块曾经让匈奴民族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背负着历史的重负繁衍生息,艰难生存。他们见证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坎坷命运,也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保存并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新时代来临之际,作者依旧在这里寻觅那个古老民族的遗踪?
高建群,1953年生,当代著名作家,现为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被称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1993年发表《最后一个匈奴》,奠定其实力派作家位置,至今行销过100万册,并引发中国文坛“陕军东征”现象。其余重要作品还有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伊犁马》、《雕像》、《刺客行》、《菩提树》等二十四部,散文集《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等十部,长篇小说《大平原》等。2005年被《中国作家》评为“当代最具影响的中国作家”之一。
2014年的清明节,跟几个朋友一起商量好去徒步徽杭古道。从苏州到南京,然后又从南京辗转到了安徽绩溪。刚到绩溪县城,放眼望去,皆是青山环绕,人们能活动的地方都受到了群山的限制,不得不让人佩服自然的伟大。当天在绩溪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后就坐车去了徽杭古道...
评分高建群和陈忠实、贾平凹三人被称为陕西文坛三驾马车,这个其实有点夸张了,比起陈、贾二人,高的水品还不足以与其平起平坐,《最后一个匈奴》号称是高的代表之作,我细细读过之后感觉作品深度上远不及陈的《白鹿原》和贾的《废都》,境界上还是有差距。作者把“文革”时期跳过...
评分高建群和陈忠实、贾平凹三人被称为陕西文坛三驾马车,这个其实有点夸张了,比起陈、贾二人,高的水品还不足以与其平起平坐,《最后一个匈奴》号称是高的代表之作,我细细读过之后感觉作品深度上远不及陈的《白鹿原》和贾的《废都》,境界上还是有差距。作者把“文革”时期跳过...
评分 评分不少人都知道,以本书为肇始,掀起了上个世纪90年代震撼中国文坛的陕军东征。前几日,西安书博会,得见高建群老师,将此书交给高老师签了名。近日趁炎夏永昼,无聊之际将此书翻出,用三天功夫通读一遍。 高建群老师耗时十年,撰得此书。故事涉及几代人,时间跨度千年。然而正是...
下卷没有故事性,不得不快速翻阅。
评分故事还行,议论太多像评书似的。作者大概压抑太久,要说的话太多。不过说老实话,他想表现的,也没表现得有多深刻,比较表面化地去讲了一个关于性格与命运的概念。
评分不如想象中的好。
评分终于读完了。文字过于拖沓,几乎读不下去,但强迫症的我又不会读一半放下,而是会强迫自己读完。作者自诩这是一部史诗。也许是因为正文之前先读了封底的评论,又读了最前面的代序部分,让我产生了过高的期望。读完全书,我的感觉是,作者希望写成史诗,他也努力了,但是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有时候,形容词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会给人假大空的感觉。这是我对小说叙述的感受。
评分19/07/30 怪怪的~开篇有点魔幻现实主义,后面又像地方台播的土匪抗日剧,作者现身和历史事件太出戏。还有,这跟匈奴有什么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