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捨作品集01:四世同堂第1部•惶惑》是老捨的長篇小說代錶作,以祁傢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綫,形象、真切地描繪瞭以小羊圈鬍同住戶為代錶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記敘瞭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中,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
老捨(1899.2.3—1966.8.24),我國現代文豪,小說傢,戲劇作傢。原名舒慶春,字捨予,滿族,北京人。齣身寒苦,自幼喪父,北京師範學校畢業,早年任小學校長、勸學員。1924年赴英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中文,開始寫作,連續在《小說月報》上發錶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成為我國現代長篇小說奠基人之一。歸國後先後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同時從事寫作,其間代錶作有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微神》、《斷魂槍》等。抗日戰爭爆發後到武漢和重慶組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對內總理會務,對外代錶“文協”。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並對現代麯藝進行改良。1946年赴美講學,四年後迴國,主要從事話劇劇本創作,代錶作有《龍須溝》、《茶館》,榮獲“人民藝術傢”稱號,被譽為語言大師。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閤會副主席、中國作傢協會副主席及北京市文聯主席。1966年“文革”初受嚴重迫害後自沉於太平湖中。
每个工作日的上班和下班地铁,都在看《四世同堂》中过去,去回一个小时的地铁只能看一节一万字左右的故事,前天周末终于看毕。 对于《四世同堂》,和老舍的《离婚》和《骆驼祥子》比起来,可以说是急就章的作品。一共100节的小说,最末13节在文革中丢失,最后籍由译者由英文...
評分这本书很长,三部曲合成的一本书。而我读来,也大致有三个阶段。 刚开始读的时候,有点新鲜,看到祁家老三和老大,总是不自觉的联想到巴金的《家》。一度《家》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也许那是在叛逆与青春期看的缘故。和那种冲破家庭牢笼的氛围自然结合了。 但是没多久,老三...
評分一个偶然的原因,重新看完了老舍的《四世同堂》。说是重新看,其实以前并没有看过。对很多名著的感觉都是这样,总听人说,也看过电视剧,就觉得自己看过了。 开始还担心看不下去,但拿起来就放不下了。我以前认为很多国内的经典,都名不符实,但对于老舍,我显然属于无知和不...
評分“小羊圈里,槐树叶儿拂拂的在摇曳,起风了。” 不得不承认老舍先生的文章,气势磅礴,总是会给人一种恢弘大气之感。 老舍先生评论自己的这部作品为:“他是我从事写作以来的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故事发生在小羊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
評分“小羊圈里,槐树叶儿拂拂的在摇曳,起风了。” 不得不承认老舍先生的文章,气势磅礴,总是会给人一种恢弘大气之感。 老舍先生评论自己的这部作品为:“他是我从事写作以来的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故事发生在小羊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
重讀四世同堂。字裏行間,他深愛的北平,和他深愛的人們。即使有再多的劣根性,也是從不絕望地,深切而誠摯地愛和期盼著。因此看到天佑投水那一段,心裏俱是不忍。
评分重讀四世同堂。字裏行間,他深愛的北平,和他深愛的人們。即使有再多的劣根性,也是從不絕望地,深切而誠摯地愛和期盼著。因此看到天佑投水那一段,心裏俱是不忍。
评分私之天朝長篇小說no.1
评分老捨先生對人物刻畫的拿捏簡直是如有神助,用文字愣是把一個人從書裏寫到瞭書外,心裏一疙瘩,這不就是身邊的誰誰誰嘛
评分第一部是三部之中水準最高的一部。老捨在重慶寫的北平。因為戰爭離開北平,看得齣來他筆下對北平慢慢地思念以及喜愛,特彆是與重慶這個天氣炎熱、又沒文化的城市對比起來。那時候,一心想做漢奸的冠傢、瑞豐都是栩栩如生的。誰也沒有太可愛,誰也沒有太可恨,大傢都有對於“活下去”不同的信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