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能觸及靈魂的佛教人文旅遊讀本,打開這本書,就仿佛打開瞭塵封韆年的佛窟史。如果說北方與中原的石窟寫下瞭中國上半部石窟史的話,四川,顯然就是下半闋。本書作者踏遍蜀地,以大量獨傢、精美、珍稀的攝影照片展現瞭四川石刻佛像的獨特魅力,以及巴山蜀水天人閤一的佛國寜逸,也讓讀者知曉瞭這些佛窟背後令人唏噓的曆史。書中,目之所及是法相莊嚴的各式佛像,我們的耳畔仿佛迴蕩起低聲吟唱的梵樂,頓時忘卻塵世的喧囂。在盡情感受藝術的熏陶同時,我們的心靈深處似乎也得到洗禮。
蕭易,1983年生於江蘇揚州,2005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係,現供職於成都日報社副刊部,齣版有《金沙》《古蜀國旁白》《縱目神時代》等著作,《中國國傢地理》專題撰稿人,《中國科學探險》《看曆史》等雜誌專欄撰稿人。2011年,《看曆史》雜誌將其專欄選編成《古城往事》一書。
袁蓉蓀,四川教育學院美術係畢業,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傢協會會員,《中國國傢地理》簽約攝影師。攝影作品入選第18屆、19屆和21屆全國攝影藝術展、曾獲“富士膠捲杯”全國攝影百佳、柯達杯《中國攝影》99年度專業反轉片優秀攝影師提名、全國抗震救災優秀攝影傢、獲得全國及四川攝影展覽金奬、銀奬;攝影作品在《中國攝影》、《攝影世界》、《中國國傢地理》、香港《中國旅遊》畫報、《攝影之友》、《民族畫報》、《中國科學探險》等主流刊物發錶;四川人民齣版社齣版個人專著《雲朵上的羌紅》畫冊。1989年在四川教育學院美術陳列館舉辦攝影個人作品展,1991年在四川省展覽館舉辦“六隻眼”攝影六人聯展。
来源:来颖燕 石窟寺虽然是从印度东传而来,但早已堪称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而比起在寺庙里观瞻佛像,我却喜欢仰看被雕琢在天地间的佛窟,似乎这些佛像与自然相通,更集万物之灵气。只是论及石窟,学术界普遍认为以北方和中原地区为代表,且脉络自汉代、两晋、南北朝...
評分来源:来颖燕 石窟寺虽然是从印度东传而来,但早已堪称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而比起在寺庙里观瞻佛像,我却喜欢仰看被雕琢在天地间的佛窟,似乎这些佛像与自然相通,更集万物之灵气。只是论及石窟,学术界普遍认为以北方和中原地区为代表,且脉络自汉代、两晋、南北朝...
評分遇到这本书是在去年书市,我带着肚子里的宝宝和老公一齐奔赴朝阳公园,目的性很强,一定要逛的书摊就有头次出现的广西师范,听到广师入驻书市的消息很是兴奋,不过今年广师没有再来,整体书市的质量比去年差太多,当然不只是因为少了广师。 广师的摊位面积很小,也不是在主要的...
評分来源:来颖燕 石窟寺虽然是从印度东传而来,但早已堪称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而比起在寺庙里观瞻佛像,我却喜欢仰看被雕琢在天地间的佛窟,似乎这些佛像与自然相通,更集万物之灵气。只是论及石窟,学术界普遍认为以北方和中原地区为代表,且脉络自汉代、两晋、南北朝...
評分来源:来颖燕 石窟寺虽然是从印度东传而来,但早已堪称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而比起在寺庙里观瞻佛像,我却喜欢仰看被雕琢在天地间的佛窟,似乎这些佛像与自然相通,更集万物之灵气。只是论及石窟,学术界普遍认为以北方和中原地区为代表,且脉络自汉代、两晋、南北朝...
待以後尋機會探訪……
评分要是印刷和紙張再好點就更好瞭
评分石窟的攝影要兼顧藝術性與資料性確實很難啊,此書的照片也不盡如人意
评分石窟的攝影要兼顧藝術性與資料性確實很難啊,此書的照片也不盡如人意
评分京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