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当代女作家,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著有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尾声》、《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集),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以及《乘火车去旅行》、《王安忆自选集》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本书系著名作家王安忆在复旦讲课时的讲稿,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小说的艺术。著者对小说艺术有独到的感悟和理解,将小说定义为心灵世界的表现。前两章着重从理论上解说和分析,中间八章从两部当代、一部古典、五部外国作品切入,鞭辟入里地评析了小说的创作动因和途径,后三章带有总括性质,从创作论和鉴赏论的角度评述了小说的艺术。
我吃饭从来不看菜单,因为总觉得自己发现的才是最好的。 但是偶尔看看菜单也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回味一下曾经点过的菜,期待一下从来没听说过的菜。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灵感一个人-张承志 希望最后也不要成为一个只喜欢菜单的人
评分 评分上一次读好像是四五年前了。 从故纸堆里翻出来,才发现这是在学校、老师要求购买的书里最有价值的一本。
评分8章12章写得极好,很久没有人会谈心灵人性,现在的文学已经被所谓的术语弄的乱七八糟,除了学术还是GP都不通的理论,支离破碎。 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的确是人性的升华,有时候,狭小的地方会产生更多的寓意,看似特殊其实大同。 还有心灵材料的分组,看得出作家内心的丰富,至...
评分王安忆的小说我一向很喜欢,她写了很多女性的故事。 关于小说我一直只是当作故事来看。但是这确实不能解释为什么很多故事晦涩压抑迷离却让人难以放弃。 她的十三堂课给我解惑了。 尽管我以后应该还是把小说当故事来看。 但是我知道自己在书中寻找的是什么了。很好。 她概述别人...
3.5
评分【2017.7.18~7.21】(20.1万字,244页)提出了很多大问题,好问题,但全都没有讲透,深入不进去,语言也枯燥,呆板,像她的小说一样,太稠密了,只是养分却比小说少太多。文本细读做得足够,没有读原著也可以通过王的复述了解作品大致情节,传统老套的讲课方式,令人不耐。
评分有启发
评分不少观点极受启发,可惜对作品的复述多于评介。
评分不少观点极受启发,可惜对作品的复述多于评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