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近喻与自喻

比喻、近喻与自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大为
出品人:
页数:298
译者:
出版时间:2001-11
价格:27.70元
装帧:软精装
isbn号码:978753207784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修辞学
  • 哲学
  • 语言
  • 还~有~论~文~
  • 务虚
  • 中国文学
  • 比喻
  • 近喻
  • 自喻
  • 语言艺术
  • 文学表达
  • 思维训练
  • 修辞学
  • 创意写作
  • 认知发展
  • 隐喻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创造意味着超越可能而寻求不可能,认知性辞格正以自己的语言本质——寻求不可能特征——响亮地呼应着它。本书从这个角度探讨辞格的认知结构和语言结构,不仅为之构建了一个解释性系统,而且让我们从中看到人的创造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看一难与世界的关系在创造中的改变。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1章认知性辞格:寻求不可能特征
1.认知性辞格分析的语义学方法
1.1必有特征、可能特征、不可能特征
区别性语义特征和量限范围 必有特征、可能特征和不可能特征 性质上的和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
1.2三种特征的相互关系
必有特征的有限集合 可能特征的无限集合及其定义 不可能特征的无限集合及其定义
1.3词内和词外:语义特征的存在方式
语义特征分析的方法论思考与对策 语义特征的重新认识以及它的两种存在方式 必有特征、可能特征、不可能特征的结构位置
1.4不可能特征的接受与强制性语义共现
共现要求和共现特征 满足共现要求的三种方式 强制性共现与词义变化 语义蒙太奇
2.认知性辞格的本质:接纳不可能特征
2.1认知性辞格的基本形态
2.2接纳不可能特征的五组方式
有介/无介的接纳方式 有距/无距的接纳方式 隐含/显现的接纳方式 正向/负向的接纳方式 性质/程度上不可能特征的接纳
3.认知性辞格与表达性辞格
3.1辞格的解释性研究:从表达效果回溯使用意图
3.2辞格的分化
认知性比喻 形象性比喻 说明性比喻 命名性比喻
3.3两种辞格与修辞研究的两种观念
附录:内涵特征:范畴特征与经验特征
第2章比喻、近喻和自喻的认知结构
1.认知的原发过程
1.1认知途径:逻辑的和原发的
1.2原发性认知的特点
2.模式识别与认知中的同一关系
2.1从模式识别到语义特征分析法
2.2同一关系及其语义表现
3.原发过程的模式识别:相似关系、接近关系与自变关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对修辞感兴趣了好长时间。 我知道了一些辞格。比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象征,等等。还有一些细分的,明喻、暗喻、借喻,当然还有隐喻。后面还有拈连、移就。 就像是此刻空无一人的机场跑道。突然小飞机昂首飞入了天空。即使那里没有多么蓝,灰沉沉的。带来了一些情绪。规...

评分

对修辞感兴趣了好长时间。 我知道了一些辞格。比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象征,等等。还有一些细分的,明喻、暗喻、借喻,当然还有隐喻。后面还有拈连、移就。 就像是此刻空无一人的机场跑道。突然小飞机昂首飞入了天空。即使那里没有多么蓝,灰沉沉的。带来了一些情绪。规...

评分

对修辞感兴趣了好长时间。 我知道了一些辞格。比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象征,等等。还有一些细分的,明喻、暗喻、借喻,当然还有隐喻。后面还有拈连、移就。 就像是此刻空无一人的机场跑道。突然小飞机昂首飞入了天空。即使那里没有多么蓝,灰沉沉的。带来了一些情绪。规...

评分

对修辞感兴趣了好长时间。 我知道了一些辞格。比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象征,等等。还有一些细分的,明喻、暗喻、借喻,当然还有隐喻。后面还有拈连、移就。 就像是此刻空无一人的机场跑道。突然小飞机昂首飞入了天空。即使那里没有多么蓝,灰沉沉的。带来了一些情绪。规...

评分

对修辞感兴趣了好长时间。 我知道了一些辞格。比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象征,等等。还有一些细分的,明喻、暗喻、借喻,当然还有隐喻。后面还有拈连、移就。 就像是此刻空无一人的机场跑道。突然小飞机昂首飞入了天空。即使那里没有多么蓝,灰沉沉的。带来了一些情绪。规...

用户评价

评分

最不满的一点是不基于语言的认知逻辑展开。即使是作者所提的“认知性辞格”,照样应该具备认知逻辑。一喻五阶,三喻十五式的区分基于对称性展开,是否能够进一步归并?传统的辞格区分是一种糊涂的细致,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以区分。

评分

为什么查不到作者的资料?这本书非常有趣,紧紧扣住了“不可能的显现”这个主题来写比喻,还有一些说法比如“性质上的不可能”我认为还可以再斟酌。总之是一本有深度的好书。

评分

讀過的,覺得寫得非常好!

评分

最不满的一点是不基于语言的认知逻辑展开。即使是作者所提的“认知性辞格”,照样应该具备认知逻辑。一喻五阶,三喻十五式的区分基于对称性展开,是否能够进一步归并?传统的辞格区分是一种糊涂的细致,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以区分。

评分

生动又有深度,教你读懂文学作品里那些奇奇怪怪的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