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域網建立與管理指南

廣域網建立與管理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美)Tete Parnell
出品人:
頁數:286
译者:張侃/等
出版時間:1998-05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106191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廣域網
  • WAN
  • 網絡技術
  • 網絡管理
  • 網絡建設
  • 通信技術
  • 數據通信
  • 網絡規劃
  • 企業網絡
  • 網絡安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在本書中從電話業務的起點到現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部分 不斷增長的局域網
第1章 準備麵對遠程通信
1.1廣域的定義
1.1.1專用綫路和交換綫路的比較
1.1.2公眾網絡
1.1.3自有網絡
1.1.4路由器和路由
1.1.5模擬綫路
1.1.6數字綫路
1.2綫路傳輸服務
1.3廣域上的性能
1.3.1不適閤的硬件設備
1.3.2應用程序的放置點
1.3.3通信模式
1.3.4數據分組的大小
1.3.5通信協議
1.4通過測試確定網絡帶寬的不足
1.5對廣域協議的要求
1.5.1性能
1.5.2可管理性
1.5.3分組的大小和費用
1.5.4費用
1.6準備好瞭嗎?
第2章 編碼和信號
2.1編碼:計算機的語言
2.2模擬信號
2.3數字信號
2.4優質調製的重要性
2.5如何說,說什麼
2.5.1數據信號
2.5.2管理信號
2.6小結
第3章 乾綫和環路
3.1兩個馬口鐵罐頭和一條繩子
(一個環路)
3.2挑選你的中繼綫
3.2.1用來救急的替代路由
3.2.2中繼的種類
3.3作一下整理
3.4選擇好瞭中繼,繼續前進
3.5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
第4章 傳輸基礎
4.1傳輸設施總覽
4.1.1傳輸介質
4.1.2傳輸設備
4.1.3傳輸係統
4.2實際工作過程
第5章 法規環境(過去現在和將來)
5.11934年法案
5.1.1聯邦通信委員會
5.1.2州公眾事業委員會
5.21956年的贊成判決
5.3Carterp hone決議
5.4美國地方法院對最後判決的修正案
5.4.1(一些)最後的競爭
5.4.2分解是很難進行的
5.4.3這個國傢需要更多的縮略語
5.4.4大傢都有相同的接人權
5.4.5那些獨立運營商怎麼辦呢
5.4.6事情並沒有結束
5.4.7現在有結果瞭
5.51996年電信法案(1996年2月8日)
5.5.1百傢爭鳴
5.5.2方法
5.5.3有關電纜電視的爭論
5.5.4“一個大傢的ISDN
5.6留下你的建議
5.7所有這些對你意味著什麼呢?
5.7.1 首先,是壞消息
5.7.2現在,說一下好消息
第6章“玩傢”
6.1花名冊
6.2作一下排列
6.2.1政府和法規機構
6.2.2服務提供者
6.2.3設備製造商
6.3管理
6.3.1物業管理
6.3.2電信管理
6.4現在,我們準備好瞭
第7章 確定對廣域連接的需求
7.1帶寬問題(速度多少)
7.1.1通信量多少
7.1.2何時使用WAN
7.1.3將調查數據變為通信量圖錶
7.1.4對於帶寬這意味著什麼
7.1.5拿齣鉛筆――有好多變量
7.2靈活性
7.3建議
7.3.1文件傳送
7.3.2多媒體和視頻會議
7.3.3廣域工作組
7.3.4訪問Internet
? 7.3.5建設一個廣域網
第8章 開始一個艱難過程
8.1齣乎意料
8.2什麼時候進行拓廣
8.2.1高速快車
8.2.2服務費用
8.2.3一個廣闊的朋友圈
8.2.4時光的流逝
8.2.5不要忘瞭應用程序
8.2.6另一些問題
第9章 T1業務
9.1T1的定義
9.1.1時分多路復用
9.1.2T1中的幀原理
9.1.3T1信令
9.2T1傳輸設備
9.3T1載波係統
9.3.1T1的準備
9.3.2DS1雙極性信號格式
9.4T1設備
9.4.1CSU/DSU
9.4.2數字復用器
9.4.3數字交叉連接係統(DOS)
9.5靈活性
9.6有效性
9.7費用
9.8T1:現代電信之基石
第10章 交換式多兆比數據服務
10.1什麼是
10.1.1基於信元
10.1.2交換式
10.1.3無連接
10.1.4體係結構
10.1.5標準兼容
? 10.2哪裏提供
10.3如何…,?
10.4為什麼使用
10.4.1安裝和配置
10.4.2可管理性
10.4.3可擴展性
10.4.4互操作性
10.4.5性能
10.4.6價格
10.5支持團體
10.6不足之處
10.6.1有限的多媒體支持
10.6.2有限的使用
10.6.3有限的供應商支持
10.7前景
10.7.1建議下列場閤使用

10.7.2建議下列場閤不用
第11章 ×.25
11.1一個早期的分組交換協議
11.2X.25和ISO/OSI
11.2.1物理層
11.2.2鏈路訪問層
11.2.3分組層
11.3什麼是分組
11.3.1為什麼要分組
11.3.2一個分組進程
11.4分組連接
11.5無連接世界中的連接構造
11.5.1虛擬電路
11.5.2麵嚮連接業務的優點
11.6分組交換中的其他考慮
11.6.1靈活性
11.6.2性能
? 11.7可靠性
11.8訂購X25
11.9X.25和幀中繼
第12章 幀中繼
12.1ISDN的繼承者
12.2幀中繼是什麼
12.3幀中繼是怎樣工作的
12.3.1幀中繼與分組交換
12.3.2幀格式
12.3.3幀中繼網絡設備
12.3.4幀中繼連接
12.3.5對沉悶乏味網絡的解脫
12.3.6得到你所支付的
12.3.7網絡管理和有限功能
12.3.8統計復用和按需帶寬分配
12.3.9安裝和配置
12.3.10有效性和定價
12.3.11網絡管理和故障容限
12.3.12互操作性
12.3.13性能
12.3.14可伸縮性
12.4你的賣主能做這個嗎?
12.5好消息
12.6壞消息
12.6.1語音和幀中繼
12.6.2幀中繼論壇
12.6.3推薦的應用
12.6.4不推薦的應用
第13章 綜閤業務數據網
13.1最初的睏境
13.2剖析BDN
13.2.1信道類型
13.3都在一個封裝中
13.3.1基速率接口
13.3.2主速率接口
13.4在廣域食物鏈中ISDN的功能
13.4.1進化中的偉大時刻:SPLD
13.5發展目標:這些服務可提供什麼?
13.5.1運載服務
13.5.2補充服務
13.5.3電傳服務
13.6使ISDN産生
13.6.1本地電信業務提供商的部分
13.6.2傢庭端
13.6.3配置和安裝
13.6.4纜綫安裝
? 13.6.5性能
13.6.6管理和容錯性能
13.6.7可擴展性
13.6.8廣泛性和價位
13.7將來:寬帶ISDN
13.7.1優點
13.7.2缺點
第14章 等時以太網
14.1IEEE802.9a(等時以太網)標準
14.2以太網基礎
14.3進入等時以太網
14.3.1二網閤一
14.3.2時分多路復用
14.3.3定時器
14.4等時以太網的優點

14.4.1等時以太網和廣域支持
14.4.2等時以太網和電視會議
14.4.3可擴展性
14.4.4費用
14.4.5性能
14.4.6易於安裝和維護
14.5等時以太網的不足之處
14.6今後的發展趨勢
14.6.1等時網絡通信聯盟
14.6.2優勢
14.6.3弱點
14.6.4建議在下列場閤使用
14.6.5建議不在以下場閤使用
第15章 異步傳輸模式(ATM)
15.1ATM技術標準的建立
15.2ATM技術標準的建立者
15.3對ATM的簡短描述
15.4ATM要解決的問題
? 15.4.1什麼是信元?
15.4.2交換的內容
15.4.3什麼是麵嚮連接?
15.4.4什麼是全雙工?
15.4.5什麼是點到點連接?
15.4.6什麼是專用帶寬?
15.5AIM的工作方式
15.5.1路徑選擇
15.5.2數據轉發
15.5.3綫纜方麵的考慮
15.5.4安裝和配置
15.5.5可調節的規模
15.5.6網絡管理能力
15.5.7性能
15.5.8容錯
15.5.9安全性
15.5.10建設費用
15.6ATM和開放係統互連(OSI)模型
15.6.1ATM層
15.6.2ATM適配層(AAL )
15.7ATM網絡升級涉及的各個方麵
15.7.1不完善的接口規程
15.7.2局域網訪真
15.7.3路由問題
15.7.4不完備的産品係列
15.7.5培訓成本
15.8期望的進展
15.8.1桌麵係統ATM升級問題
15.8.2WAN集成問題
15.9八IM和語音業務
15.10高性能局域網
15.10.1ATM適用範圍
15.10.2八IM不適用範圍
15.10.3ATM的長處
? 15.10.4ATM的短處
第16章 數字用戶綫服務和電纜調製
解調器
16.1數字用戶綫(DSL)
16.1.1DSL設備
16.1.2DSL服務
16.1.3不對稱數字用戶綫(ADSL)
16.1.4高比特率數字用戶綫(HDOSL)
16.1.5甚高比特率數字用戶綫(VDSL)
16.1.6對稱數字用戶綫(SDSL)
16.1.7速率自適應數字用戶綫(RADSL)
16.2電纜調製解調器
16.3數字用戶綫與電纜調製解調器的
比較
第三部分 選擇服務以及與廠商談判
第17章 建設廣域網的準備工作
17.1在實際購買之前一定要做測試
17.2使用戶對廣域網上較慢的數據傳輸
速度有所思想準備
17.3定一個項目日程錶
17.4設法使預算被批準
17.4.1引起管理部門的注意
17.4.2考慮其他變通的辦法
17.4.3閤理的價格
17.4.4效益分析
17.4.5方案的介紹
17.4.6當事情不如意時
17.5設定用戶的期望值
17.6生存速度
第18章 公共價目服務
18.1什麼是公共價目?
18.2公共價目定義的服務類型
18.3價目錶成為公共價目錶的途徑
18.4公共價目的製定機關
18.5公共價目提案的作用
18.6如何讀懂公共價目
18.6.1公共價目的組成
18.6.2通盤考慮
18.7製定公共價目的廣域網服務種類
第19章 閤同服務
19.1和買汽車相比
19.2規模問題
19.3談判策略
19.3.1 無中生有
19.3.2多提要求
19.4談判技巧
19.4.1 清楚談判餘地
19.4.2爭取“最優惠國”待遇
19.4.3長期閤同
19.4.4保密協定
19.4.5紅臉和黑臉
19.4.6瞭解自己的供應商
19.4.7教育培訓費用在預算中同樣重要
19.4.8在閤同中加入“公共價目失效
期條款”
19.4.9在LEC中尋找廣域網服務商
19.4.10本地接人費用上可能會節省
大筆錢
19.4.11閤同中的服務質量部分
19.4.12雙方滿意
第20章 增值服務電信商
20.1專用廣域網
20.2公用廣域網
20.2.1增值服務電信商
20.2.2使用增值服務
第21章 廣域網服務建議的申請準備
21.1供應商選擇的步驟
21.2步驟一:理清楚自己的廣域網要求
21.3步驟二:準備RFP的提綱
21.3.1技術目標
21.3.2技術要求
21.3.3行政方麵的要求
21.3.4價格
21.3.5供應商的資格認證
21.4步驟三:起草RFP
21.5步驟四:將RFP給各位同事檢查,
聽取他們的意見
21.6步驟五:準備RFP草稿的最後版本
21.7步驟六:把RFP交給各個供應商
21.8步驟七:評價各個供應商的反饋信息
21.9步驟八:準備並嚮供應商們提問
21.10步驟九:選擇最終供應商
第22章 最終供應商的確定
22.1供應商的背景
22.2安裝方麵的問題
22.3設備支持方麵的問題
22.4軟件支持方麵的問題
22.5培訓方麵的問題
第23章 審查帳單
23.1分項列記的重要性
23.2對帳
23.2.1如何工作
23.2.2核查服務商的帳單
23.2.3盜打長途檢測
23.2.4網絡連綫對帳
第24章 管理
24.1來自服務商的管理信息
24.2來自通信管理係統的管理信息
24.2.1通信帳務
24.2.2管理數據庫的內容
24.2.3通信數據庫的內容
24.2.4CDR格式及通信數據采集
24.2.5通信緩存器件
24.2.6定價
24.2.7報錶
24.2.8總分類帳接口
24.2.9網絡優化
24.2.10流量管理
24.2.11目錄功能
24.2.12設計目錄數據庫
24.2.13目錄數據庫的安全性
24.2.14設備管理
24.2.15交換機集成
24.3總結
第25章 故障檢修
25.1故障
25.1.1 通信阻塞
25.1.2傳輸問題
25.2誰負責故障的檢修
第26章 WAN 安全
26.1廣域還是廣泛開放
26.2WAN安全的要素
26.2.1保密性
26.2.2完整性
26.2.3可訪問性
26.3安全性規劃
26.3.1物理安全性
26.3.2使用控製
26.3.3網絡安全
26.4從LAN開始
26.4.1分布式文件存儲
26.4.2遠程計算
26.4.3傳遞信件服務
26.5網絡安全製度
26.6對LAN的威脅
26.6.1通信欺騙
26.6.2不適當的資源訪問
26.6.3局域網中斷
26.6.4未經允許的軟件修改
26.6.5未經許可的局域網訪問
26.6.6數據泄露
26.6.7局域網通信的泄露
26.7局域網安全設施
26.7.1用戶確認
26.7.2口令選擇
26.7.3基於智能卡或錶徵的機製
26.7.4鎖定
26.7.5調製解調器的保護
26.7.6訪問控製
26.7.7數據和信件的保密
26.7.8局域網硬件安全
26.7.9局域網容錯
26.8總結
第27章 廣域網中的難點
27.1工作組的業務量
27.2電子郵件和消息
27.2.1 電子郵件係統
27.2.2電子消息係統
27.2.3電子消息係統和電子郵件係統、標
準和工具
27.3Intemet
27.4客戶一服務器應用
27.4.1客戶―服務器架構
27.4.2怎樣建立客戶-服務器應用纔能使
廣域網業務最小?
27.4.3客戶一服務器計算對廣域網業務的
影響
27.5多媒體
27.6工作群件
27.6.1 實際中的群件
27.6.2群件工具
27.7工作組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27.7.1應用程序的分布位置
27.7.2欠缺的硬件配置
27.7.3“�嗦”的通信協議
27.7.4工作組統計信息
27.7.5組內事務
27.8關於服務器組的麻煩
27.8.1允許企業範圍的信息訪問
27.8.2在多個特定平颱上分配處理負荷
27.9分布式計算係統的安裝
27.9.1分布式的應用處理
27.9.2分布式數據庫
27.9.3數據倉儲模型
27.10分布式計算係統的建設模塊
27.10.1關係數據庫
27.10.2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27.10.3中間件
27.10.4數據的傳播
27.11服務器組的網絡要求
27.12服務器組中帶寬不足的錶現
27.13服務器組響應變慢的其他原因
27.13.1數據和應用的位置
27.13.2硬件不足
第四部分 Internet
第28章 連入Internet
28.1什麼是Internet
28.2Internet的起源
28.3互聯網協議
28.4增長因素
28.5Internet在商業領域的發展
28.5.1h血rnet的接人等級
28.5.2接人等級一
28.5.3接人等級二
28.5.4接人等級三
28.5.5接人等級四
28.6Internet服務提供者(ISP)
28.6.1PPP和sLIP連接
28.6.2選擇Internet服務提供商
28.7Internet域名
28.8連接Internet
28.8.1Internet客戶端軟件
28.8.2電子郵件
28.8.3網絡新聞(NetNews)
28.8.4FTP
28.8.5萬維網(WWW)
28.9結論
第五部分 附錄
附錄A 開放係統
A.1開放係統標準的製定
A.2互操作性
A.3OSI模型
附錄B 標準組織
B.1美國國傢標準協會(ANSI)
B.2國際電報電話谘詢委員會(CCTTT)
B.3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B.4國際標準組織(ISO)
附錄C 支持組織
C.1異步傳輸模式(ATM)
C.2幀中繼
C.3isoEthernet
C.4綜閤業務數字網(ISDN)
C.5交換型多兆比特數據服務(sMDS)
附錄D 規範機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