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1550—1616),江西臨川人。十四歲進學,二十一歲中舉。少年時受學於泰州學派創立者王艮的三傳弟子羅汝芳。泰州學派和當時占統治地位的程硃理學異趣。萬曆三年
(1575),湯顯祖刊印瞭第一部詩集《紅泉逸草》。次年,他在南京國子監遊學,刊印瞭第二部詩集《雍藻》(佚)。作於萬曆五年至八年(1577—1580)的詩一百四十三首(題)和賦三篇、贊若乾首編為(問棘郵草),曾受到詩人、麯傢徐渭的熱情稱贊。從隆慶五年(1571)起,湯顯祖接連四次往北京參加三年一度的進士試。後兩次考試時,他已經頗有文名,受人矚目,卻因謝絕首相張居正的延攬而落選。萬曆五年(1577)考試失利,他試作傳奇《紫簫記》三十四齣,全劇未完。
萬曆十一年,張居正逝世的次年,湯顯祖纔考中進士。次年鞦,任南京太常寺博士。兩年後改任詹事府主簿。後升南京禮部祠祭司主事。湯顯祖一到南京,就捲入新舊兩派朝臣的鬥爭,
以緻他的未完成舊作《紫簫記》也被懷疑為譏刺朝政,遭到查禁。萬曆十五年,他把未完成的《紫簫記》改寫成《紫釵記》。
萬曆十九年(1591),他上瞭一道《論輔臣科臣疏》,對朝政作瞭猛烈的抨擊,被貶為廣東徐聞縣典史。萬曆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被任命為浙江遂昌知縣。萬曆二十六年棄官迴到臨川。傳奇《牡丹亭還魂記》在此時完成。萬曆二十八年完成《南柯記》,次年創作《邯鄲記》。這時齣世思想對他影響日深。《邯鄲記》反映瞭封建大官僚從起傢發跡直到死亡的曆史,作者所否定的並不是人生一般。
萬曆三十四年,當湯顯祖五十七歲時,他的《玉茗堂文集》在南京刊行。他在萬曆四十四年(1616)逝世。五年後,《玉茗堂集》問世,編刻草率,缺點不少。
本書是大學生必讀叢書中的一冊,書中以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定書目為依據,收錄瞭當代著名作傢湯顯祖先生的長篇小說《牡丹亭》。 本書具有很強的經典性及學術性,該書不僅是語言文學專業大學生從事專業學習和學術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書籍,同時也是其他專業大學生加強人文素養、豐富文化底蘊、促進專業學習的重要讀物。可供不同專業的大學生閱讀收藏。
文/击节而歌 汤显祖的剧作《牡丹亭》刚一问世,就盛行一时,许许多多的人为之倾倒,甚至有明代才女、评论家俞二娘、冯小青等为之断肠而死(下回细八)。细细分析,《牡丹亭》原作的成功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是中小学教育中听...
評分《牡丹亭。冥判》中有妙文一出,因为实在是妙,少不得在这里全数引出,只略加分解罢。杜丽娘念恨而终,香魂无有去处,最后落得与那些犯了花柳之罪的人一起,听候判官发落。净为判官,丑为小鬼儿,生、末、外、老旦为四游魂。 。。。。。。。。。。。。(分割线)。。。。...
評分《牡丹亭》的基本情节来自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你假如看今天的昆曲演出——演得最多的是惊梦、寻梦、拾画叫画这几出折子戏,许多完整的剧目也只演到杜丽娘回生——那么可能会认为汤显祖在剧情方面并无多大根本性的创新。或许,你会发现些许人物身份上的不同,比...
評分我看了几年的戏,只掉过两回眼泪,一次是看昆曲《牡丹亭.游园》,一次是川剧《活捉三郎》。后世的传奇写爱情,从脱不去《西厢记》私定终身的旧路。我不懂历史,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社会风气即如此。《牡丹亭》表面上虽是走了别人的老路,骨子里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历来评...
評分对照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引号内均为该文引文。 在接触了《西厢记》之后,为其中绝美的文辞倾倒,怀着对名著的崇敬心理,打算通读四大名剧来着。那时候差点成为初读《牡丹亭》的时间点。轻视了一个一梦而死少女的故事,开了头却没耐心读下去,直到白先...
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评分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评分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评分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评分還是看的多看文庫本,不在梅邊在柳邊,這愛情真是死而能生,真性情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