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故事與中國民間故事演變

佛經故事與中國民間故事演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劉守華
出品人:
頁數:361
译者:
出版時間:2012-6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62596
叢書系列:文史哲研究叢刊
圖書標籤:
  • 民間文學
  • 文學研究
  • 文學
  • 佛教
  • 考古
  • 工具書
  • 齊·文史哲研究叢刊(上海古籍齣版社)
  • 民間藝術
  • 佛經故事
  • 民間故事
  • 文化演變
  • 佛教傳播
  • 中國民俗
  • 故事傳承
  • 宗教與民間
  • 曆史演變
  • 敘事傳統
  • 文化融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佛經故事與中國民間故事演變》以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就佛經故事隨佛教傳入中國,並對中國民間故事的豐富與發展所起到的作用,進行瞭頗為翔實的分析與考察,從中清理齣諸多具體故事發展變化的來龍去脈。對瞭解中國民間故事大演變,乃至中國民間故事與印度民間故事、世界民間故事之間的相互影響,均有一定的啓迪意義。

著者簡介

劉守華,1935年8月生,湖北仙桃市人。1957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學院中文係,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文係主任及湖北省民間文藝傢協會主席。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鑒》主編。1956年開始投身於民間文學研究,迄今在海內外報刊發錶論文約400篇,齣版學術論著10餘種。其中《中國民間童話概說》、《比較故事學》、《中國民間故事史》和《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等四項成果分彆獲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三等奬。主編的《民間文學導論》獲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奬。在颱灣齣版《道教與中國民間文學》,在日本齣版與野村純一閤編的《日中昔話傳承之現狀》,新近齣版《民間文學:魅力與價值》、《民間故事的藝術世界》。2007年獲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山花奬民間文藝學成就奬。

圖書目錄

比較故事學求索之旅(自序)
上編
佛經故事傳譯與中國民間故事的演變
持續韆年的盛舉
異國故事的蛻化
從《經律異相》看佛經故事對中國民間故事的滲透
從入海采珠到煮海寶
感恩的動物忘恩的人
猴與鱉
機智小兒為王
買智慧得免大罪
動物冤案
夫妻打賭不說話
《經律異相》的特點及其在中國的深遠影響
故事選錄:
寶船(江蘇)
《生經》故事的持久魅力
交友遇險猴與鱉
從工巧王子到巧木匠
機智而幸運的小偷
故事選錄:
舅甥共盜(《生經》)
狡猾的小偷(哈薩剋族)
《六度集經》與中國民間故事
漢譯佛經中的佛本生故事結集
小乞丐的緻富傳奇
狸貓換太子的跨國之旅
《童子本生》在中國的蛻化
從《理傢本生》到《寶船》
《六度集經》的敘事美學特徵
故事選錄:
四姓害子(《六度集經》)
阿鑾吉達貢瑪(雲南傣族)
《賢愚經》與中國民間故事
由佛學聽課筆記譯寫而成的經書
當傢主事巧媳婦
王子兄弟入海求寶
端正王巧判奇案
多姿多彩的國王形象
故事選錄:
太子格登(藏族)
公正的判決(維吾爾族)
《雜寶藏經》與中國民間故事
《雜寶藏經》的中國之旅
《棄老國緣》與中國棄老傳說
天婚的公主
凶宅得寶傳奇
呆女婿學話
智焚敵巢的烏鴉
世間難分好賴人
一身兩頭的共命鳥
故事選錄:
波斯匿王女善光緣(《雜寶藏經》)
轆角莊(白族)
波羅奈王聞塚間喚緣(《雜寶藏經》)
空房子(遼寜)
烏梟報怨緣(《雜寶藏經》)
烏鴉和貓頭鷹(藏族)
婆羅門問諂僞緣(《雜寶藏經》)
世間難分好賴人(河北)
《譬喻經》與中國民間故事
《譬喻經》在中國
貓裝聖人的動物寓言之經典
雁銜龜的新奇構想
蛇身的巧妙譬喻
發人深省的兩魔爭寶
展轉相殺的世俗悲劇
照鏡的喜劇與沉思
夫妻趣事中的人生哲理
《譬喻經》的構造特徵和影響
故事選錄:
老貓(《昆奈耶破僧事》)
貓喇嘛講經(藏族)
愛顯示自己的青蛙(濛古族)
白貓之冤(濛古族)
五百歡喜丸(《百喻經》)
射股臀箭(浙江)
理傢本生(《百喻經》)
一個銅鈿發傢(浙江)
下編
佛本生故事與傣族阿鑾故事
佛本生故事在中國
奇妙的《阿鑾吉達貢瑪》
敘事美學之深層關聯
人與動物同舟共濟
——“感恩的動物忘恩的人”故事解析
一個膾炙人口的流行故事
同類型的佛本生故事
蛻化演變軌跡追尋
一個佛經故事的傳譯與蛻化
——也說《善財與悅意》與《諾桑王子》
佛經中的善財與悅意
兩王子愛情傳奇的內在關聯
唐人小說《田昆侖》異域情調溯源
故事選錄:
益超仙女(藏族)
韆年故事百年追蹤
——“求好運”故事解析
百年追蹤
源流探尋
多元播化
故事選錄:
做好事不問前程(湖北)
佛經故事與哈薩剋民間故事
買智慧消災得福
巧匠造木人及其他
中印龍女報恩故事之比較
飽含悲憫的印度龍女故事
中國龍女故事的鮮活與多樣性
演化軌跡耐追尋
奇趣洋溢的《十夢十解》
鄂西情歌唱解夢
巧妙契閤的佛經解夢故事
附記
棄老習俗與傳說之交融生輝
——從“棄老國”到“寄死窯”
由寄死窯引發的文化熱點
傳說及相關遺址考察
佛經故事由敦煌寫本嚮口頭傳說演化
故事選錄:
棄老國緣(《雜寶藏經》)
鬥鼠記(湖北)
張天師傳說與佛本生故事
本生故事——佛教語言藝術的明珠
雙峰對峙的張天師傳說
宗教文化與世俗文化的互滲交融
漢譯佛經故事的類型追蹤
故事學中的母題和類型
從佛經中搜求民間故事類型的幾項嘗試
本書關於佛經故事類型的追蹤成果
印度佛經故事在中國的蛻化演變脈絡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風範長存憶季老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 P266:鸣声哀好→[鸣声哀和] 2. P69:买豆腐的钱→卖豆腐的钱。 3. P26:收人《宣室志》→收入《宣室志》。 4. P65:巴利文的佛本生故事有547个,而不是546个。 5. P75:这椿婚事→这桩婚事。 6. P345:《百喻经•乘船失钥喻》→《百喻经•乘船失釪喻》。 ====== 内容有...

評分

1. P266:鸣声哀好→[鸣声哀和] 2. P69:买豆腐的钱→卖豆腐的钱。 3. P26:收人《宣室志》→收入《宣室志》。 4. P65:巴利文的佛本生故事有547个,而不是546个。 5. P75:这椿婚事→这桩婚事。 6. P345:《百喻经•乘船失钥喻》→《百喻经•乘船失釪喻》。 ====== 内容有...

評分

1. P266:鸣声哀好→[鸣声哀和] 2. P69:买豆腐的钱→卖豆腐的钱。 3. P26:收人《宣室志》→收入《宣室志》。 4. P65:巴利文的佛本生故事有547个,而不是546个。 5. P75:这椿婚事→这桩婚事。 6. P345:《百喻经•乘船失钥喻》→《百喻经•乘船失釪喻》。 ====== 内容有...

評分

1. P266:鸣声哀好→[鸣声哀和] 2. P69:买豆腐的钱→卖豆腐的钱。 3. P26:收人《宣室志》→收入《宣室志》。 4. P65:巴利文的佛本生故事有547个,而不是546个。 5. P75:这椿婚事→这桩婚事。 6. P345:《百喻经•乘船失钥喻》→《百喻经•乘船失釪喻》。 ====== 内容有...

評分

1. P266:鸣声哀好→[鸣声哀和] 2. P69:买豆腐的钱→卖豆腐的钱。 3. P26:收人《宣室志》→收入《宣室志》。 4. P65:巴利文的佛本生故事有547个,而不是546个。 5. P75:这椿婚事→这桩婚事。 6. P345:《百喻经•乘船失钥喻》→《百喻经•乘船失釪喻》。 ====== 内容有...

用戶評價

评分

老人贈書:)

评分

這段時間讀的最有意思的一本書瞭,不知道為什麼中亞和印度的人想象力那麼豐富,基本養活瞭中國民間故事,《列子》,《三俠五義》,《格林童話》等等。兩韆多年前的那些故事詭異而有趣,最喜歡《百喻經》裏那個畫師和木工鬥法的故事,還有拿死人手臂做盜竊工具....太cult瞭

评分

老人贈書:)

评分

這段時間讀的最有意思的一本書瞭,不知道為什麼中亞和印度的人想象力那麼豐富,基本養活瞭中國民間故事,《列子》,《三俠五義》,《格林童話》等等。兩韆多年前的那些故事詭異而有趣,最喜歡《百喻經》裏那個畫師和木工鬥法的故事,還有拿死人手臂做盜竊工具....太cult瞭

评分

內容有些許重復的論文集。三分之一為乾貨,三分之一為故事選錄,三分之一為廢話。作者很瞭不起,係統地閱讀瞭《大藏經》,又吸收瞭颱灣、雲南以及其他地方學者的研究成果,還大量參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以及自己親自采錄的民間故事,找齣瞭各種故事的源頭。可惜的是,作者的文字有些缺乏邏輯。他經常用追蹤、蛻化和演變來描述自己的寫作目的,可是他的文字卻基本隻有兩頭的故事,即源頭和演變的結果,沒有中間過程。另外,作者比較故事異同的時候,竟然一個錶格都沒有,東說一下,西講一下,亂得煩人。固然,這可能是個人習慣不同。不過,如果為讀者計,用錶格一目瞭然,還可節省篇幅,何樂而不為呢?至於這本書最大的特點,當屬P289所記龍宮食物:有盡壽乃能消者,有二十年消者,有七年消者。諸書未及此,作者首提,功莫大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