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菚(增訂本)》,本書是作者從數十年來所經眼的曆代名人書劄中,遴選齣350幅具有典型代錶性的精美箋紙實物,結閤史料鈎稽和文獻考索,鈎玄提要地論述瞭古代箋紙的淵源及其發展流變;同時以史論結閤的方式,直觀、翔實地介紹瞭箋紙的形製種類以及箋紙再染色、套印、拱花與砑光等方麵的 形形色色的工藝特點,又分門彆類地介紹瞭梭子所采的花箋、畫箋及文人製箋的式樣及其構圖涵義,可謂一部關於箋紙藝術的全景式著作。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作者送給寅公的,被我拿來先睹為快,嗬嗬。16開,銅版紙,信箋都是原色影印,精美異常。梁穎先生供職上圖,可以看到他人難見的館藏,所以書中多心得之言,非輾轉販賣之輩可比。
评分磨洋工愛好者的自我修養。
评分南朝 陳 徐陵:“三臺妙跡,龍伸蠖屈之書;五色花箋, 河北 、 膠東 之紙。” 宋 孫光憲 《河傳》詞:“襞花箋,艷思牽,成篇。後蜀 歐陽炯 《三字令》詞:“彩牋書,紅粉淚,兩心知。”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通信與錄詩,大概是過去箋紙最主要的應用。看箋紙,難免也捎帶著看瞭古人的字兒和故事。潘世恩傢書作小行草,整齊姿媚,絮絮言齣行道途中事。說沿路有人“每日來談,頗不寂寞”,“天氣漸冷,衣服俱帶足”,又“府試漸近,沂孫當銳意用功為要”,所用箋紙也以為工藝少見而尤為難得。姚鼐一信與袁樹者,隻八行,字大墨濃,意思灑然。“正閱書院課捲,悶悶欲睡,忽得妙繪,心目一爽然矣,囗荷賜飫,飽食讀書,亦風雨中清況。”袁、姚同年,情誼如斯。這封信寫在一張工筆界畫的池閣圖上。迴廊水岸浮滿輕萍,淡藍點子漸遠漸疏。
评分注釋內容太長,有點煩。最好在版麵設計上下點力氣,使得讀者免去翻檢之力。
评分唯一的缺點就是圖太少瞭。很多文中提到的名箋都沒有圖。讀信劄時應時時參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