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

同舟共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曹星原
出品人:启真馆
页数:227
译者:
出版时间:2012-5
价格:6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8096331
丛书系列:启真论丛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清明上河图
  • 历史
  • 美术史
  • 宋史
  • 艺术
  • 曹星原
  • 北宋研究
  • 同舟共济
  • 团结协作
  • 共同进步
  • 社会和谐
  • 合作共赢
  • 集体智慧
  • 风雨同舟
  • 携手前行
  • 互助共进
  • 信念坚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著,从全新的学术角度出发,探讨这幅名作的内容、风格、创作年代以及内在含义。在历时十余载的研究中,作者仔细考察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中的诸多细节,联系神宗朝的经济与历史背景,深入分析了卷末跋文,并梳理了众多宋代文献。最终,通过对画作内容的重新论证和对其成画的时间与原因的考察,作者认为《清明上河图》试图表现在北宋中期社会风暴突发的背景下,新兴沿河市场的风貌以及变法与漕运带来的繁荣,同时表现了统治者“上善若水”治世观念和愿与民众同舟共济的精神。

作者观念新颖,论据充分可信,突破了以往从美术角度出发讲解《清明上河图》的窠臼,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给与《清明上河图》一个全新的历史定位,并做出了开创性的解读,为读懂这幅传世名作带来新的可能。

作者简介

曹星原,女,加籍华人,美术史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术史系教授。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斯坦福大学求学,现从事中国古代和当代美术史研究和教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宋代、辽代以及当代中国美术,尤其对《清明上河图》有长期深入的研究,是该领域内的权威。在学术研究之外,致力于策划“吾土吾民”系列油画邀请展以推广现代美术的发展与传播。

目录信息

目 录
鸣谢
前言
1 《清明上河图》研究面面观 19
2 清明辩 27
3 跋文再考 37
4 图画的功能与《清明上河图》 55
5 市肆功能 79
6 汴河与河市 109
7 “今体画”与宋代绘画品味 127
8 同舟共济——图像的威力与神宗皇帝 151
9 《清明上河图》为向氏独知的隐情 175
10 结论 189
注释
书目选编
插图目录
人名索引
后记
书摘:
《清明上河图》的神奇之处在于无论是谁看到这件作品,唯一的、也是第一个反应便是“清明盛世”。但是画中又对素常表现盛世的程式和格套不着一笔。……那么《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又是什么?是针对郑侠的《流民图》对神宗皇帝批评的回复,也是对市易法的辩护和说明,是对市场的一个态度——在表明同舟共济的姿态和坚定立场以维护上善的形象。……正由于上善若水,才能够体惜最底层人们的生活,才能够“善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所以无论推行新法受到了多少批评,但神宗为了“善万物”,而不是为了“争”夺某种肤浅的利益,所以坚持不改变变法的初衷。……(王安石罢相后)神宗走进了他的帝王生涯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神宗独当一面,整合社会各个层面,重振皇威,进一步营建上善若水的帝王形象。由于历代帝王对图像的使用早已上升到宫廷政治资讯的传达,同时由于宋代不但多祥瑞,而且多异象,这些异象和祥瑞经常被记录下来呈报给皇上。呈报的材料不仅限于文字,有时随同图画献上,以便说明问题的真实性。恰好在这个时期,《清明上河图》的出现通过对具体物象,即漕运和酒的描绘,作为隐喻的表征,从而陈述一种深层的社会问题。……回溯为人主十年,历经“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之法”,导致“天下汹汹骚动,痛哭流涕者接踵而至”,虽然后世人认为神宗不但“终不觉悟,放断然废逐元老,摒斥谏士,(对新法)行之不疑”,但是在当朝,神宗渴望的是社会对他的认可。《清明上河图》的出现应该是在这个关口,强调“上善若水”、与世无争的开明而又慈善的帝王形象。最能够说明上述推测的另一个例子是恰在此时,东水门改名为上善门,其动意十分令人回味。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锵锵三人行和学校里看过曹星原老师的采访,为她的学识和修养印象深刻。但是通读全书,很很多书友的观感一样,觉得本书是在靠一个个十分不可靠的证据冒险,冒险的结果就是结论的可靠性也大大被稀释了。可以说,本书的价值在于对《清》卷谜团的一个大胆回复,但是对比余辉先生...  

评分

在锵锵三人行和学校里看过曹星原老师的采访,为她的学识和修养印象深刻。但是通读全书,很很多书友的观感一样,觉得本书是在靠一个个十分不可靠的证据冒险,冒险的结果就是结论的可靠性也大大被稀释了。可以说,本书的价值在于对《清》卷谜团的一个大胆回复,但是对比余辉先生...  

评分

对于曹老师的观点,我想从两个方面分头来说。首先是,传统观点认为北宋版《清明上河图》绘于徽宗时代,那么,这幅画的绘制年代是否有可能更早一些呢?其次是,画作的主题是否与王安石变法导致的新旧党争有关?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传统观点主要来自这幅画后面的历代题跋。第一...

评分

评分

由于博士论文的写作,这本书里的相关材料大都烂熟于心,且因为与曹老师的弟子Susan由于研究主题相似而对一些话题在e-mail上有比较深入的讨论,所以对这本书不算陌生(台版的豆瓣页面还是我加的)。最早看到摘要时觉得在诸多弱证据下得出如此肯定而明确的结论是一种冒险,仔细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由虹桥逆水行舟推断《清明上河图》主旨是“同舟共济、上善若水”,并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相结合,别有新意

评分

这种质量⋯…呵呵⋯⋯硕士论文都不至于写成这样吧⋯⋯

评分

本来对此书抱有很大希望,读完却挺失望的,不管是研究积累,还是论证的整饬程度,都不如余辉

评分

这书也太……打3星以上的,都是给高居翰面子么?

评分

这种质量⋯…呵呵⋯⋯硕士论文都不至于写成这样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