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设计师之一,本书系统地呈现了他的创作理念和灵感之源。在书中,森林中自生自发的生态秩序、巴赫的曲谱都可以启发藤本对于建筑的思考,他的作品也因而超越了建筑层面,呈现出多维度、多样化的状态,这也使得读者通过他的文字理解其建筑作品成为可能,这是一位杰出建筑师的自我解读,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或许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本书第一部分是藤本壮介对他历年来作品的介绍和阐释,第二部分是藤本对其建筑理念更为系统而深入的表达,包括一些建筑文论和相关访谈。
藤本壮介在此阐释的建筑理念,或者说创作野心,在于构建一种由局部产生的秩序。他偏爱自然产生的“洞窟”,而非刻意搭建的“巢穴”,他使用语意模糊的“居所”,取代具有终结色彩的“房间”,他一心一意想要成为勒•柯布西耶和米开朗基罗那样伟大的建筑家,在这些作品和文字中,我们似乎可以隐约看到他试图实现的效果:人类创造出的物体可以超越人类控制的范围。
藤本壮介,1971 年出生于北海道,1994 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专业,现任东京大学特任副教授、庆应义塾大学、东京理科大学客座讲师。
藤本壮介在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团队由15位建筑师、设计师、工艺师和研究员组成,同时担任京都大学、东京理科大学、昭和女子大学的客座讲师。不管是房屋、临时装置还是医疗和文化设施,他们的设计总是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掌声。先锋的设计给事务所带来了众多的奖项,包括《建筑评论》大奖,2008 日本建筑家协会大奖,2008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一等奖,2009年《Wallpaper》奖。藤本壮介经常用“原始”形容他的作品。他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人道的一种方式。
1、作为居住生活空间的一般普遍性:淡化场所的特殊功能性,关注于作为交往空间的城市街区性。 2、如森林般富弹性和不完整性的建筑。 内外的模糊:通过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呼应,形成模糊的空间边缘; 内部间隔的模糊:宁静独处,又时时与人交往。 4、两个人之间的空间,两个...
评分不同于欧美正在流行的对于建筑外墙所谓的研究创新。日本建筑师一如既往全神贯注与建筑与空间本身带给人们的感受以及空间之间相互的联系与间隔。无论是对于建筑表皮进行多少创新,例如非常流行的Cladding system,建筑还是应该回归到淳朴的空间研究。非常欣赏跟喜欢日本建...
评分这本书很好的阐释了藤本壮介的建筑哲学,通过很多具体的项目实例展开自己对于建筑与环境的思考。 所谓的建筑,追根溯源其实就是在创造各种各样的距离。一个房间无非是一种距离分开的状态,而扩展我觉得就是彼此之间存在距离但又相互联系的一种状态。 所谓的环境则是指那些外来...
评分1、作为居住生活空间的一般普遍性:淡化场所的特殊功能性,关注于作为交往空间的城市街区性。 2、如森林般富弹性和不完整性的建筑。 内外的模糊:通过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呼应,形成模糊的空间边缘; 内部间隔的模糊:宁静独处,又时时与人交往。 4、两个人之间的空间,两个...
评分我觉得还是有收获的,至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就在这里写点自己的感受,作为自己的读书笔记吧。 我认为建筑师这个职业是在刻意寻找形式秩序的行业,这是我对建筑师的粗浅认知。 藤本说想要成为Corbusier一样的建筑师。不过,我个人不负责任地猜测早期的藤本应该是在寻找与柯...
Fujimoto 是个非常感性的建筑师,而且他虽然受到很多影响但是自己的探索却是独树一帜的。可以看到他之前做项目不太顺,但坚持下去最终能把快要死掉的案子建成大的建筑。藤本提出的几点也是很有意思:作为场所的建筑、体现某种局限性的建筑、无形化的建筑、局部建筑、间隔建筑(关于未来建筑的五点疑问),但是叙述还是有点抽象(有的地方很隐晦,有的却很易懂),还是要结合El来看吧。
评分Primitive Future House:关联性、暧昧感、局部建筑...挺有意思的,批判了现代还反了传统(后者有创见但也很危险)。藤本还需要再整理几年?建筑理论照这种随想的写法读起来太费劲了。
评分藤本开启了萌宅系建筑学。
评分到底是翻译绕来绕去 还是老哥绕来绕去呢
评分小图有点意思,文字一般般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