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脂麻通鉴》已然有段时间了,今日才开始读末尾的游记,方一篇,只觉得海天温柔习习而来,让人有说不出的惬意美满。原来,在诸多“新证”后,这女子最好的依然是散文。在她文中,人总欠了这天地万物一份情,也欠人一份情;而不会像《猎人们》的作者,朱阿姨,又或是林文月阿...
评分看《脂麻通鉴》已然有段时间了,今日才开始读末尾的游记,方一篇,只觉得海天温柔习习而来,让人有说不出的惬意美满。原来,在诸多“新证”后,这女子最好的依然是散文。在她文中,人总欠了这天地万物一份情,也欠人一份情;而不会像《猎人们》的作者,朱阿姨,又或是林文月阿...
评分读这本书是十年前的事了。 因为是过去的同事所写,其中几篇散文读来格外亲切,如《独自旅行》等篇,遂想起一些往事,以及生活中的“扬之水”,还有就是什么叫“自学成才”。这几年扬之水又出了几部大书,我没时间去读,只听说评价不错,似乎可以说是做学问做出了些名...
评分看《脂麻通鉴》已然有段时间了,今日才开始读末尾的游记,方一篇,只觉得海天温柔习习而来,让人有说不出的惬意美满。原来,在诸多“新证”后,这女子最好的依然是散文。在她文中,人总欠了这天地万物一份情,也欠人一份情;而不会像《猎人们》的作者,朱阿姨,又或是林文月阿...
评分差不多是1998年初春,我很小,住在王府井与北京饭店之间的霞公府,当时那里是北京饭店的后楼,一些饭店的三产、施工队什么的都在那栋楼里办公。我是个闲人,白天睡觉,晚上也睡,偶尔下午起床,不洗脸也不刷牙,踢踏踢踏的穿着拖鞋从小路走到王府井去。有一天晚上,我从儿童妇...
第一辑“脂麻通鉴”,写“中国历史不断重演的悲剧”,力透纸背,读来不胜唏嘘;第二辑“不贤识小”实是谦语,女史真是学养丰厚,博洽多闻,又慧眼独具,心细如发,难得的是还有一种从容和幽默~第三辑的游记是我最不爱读的那种(多记我没有去过又预备去的地方),草草翻阅了一遍。
评分更喜歡這個魯迅風的揚之水,而非那些“溫柔敦厚”的名物文字。
评分游记部分拉低了全书的水准
评分09-08-03 购于孔夫子
评分为学不作媚时语 ,于窈眇幽微之中透出倜傥之气。陈四益先生在序言里说:她的文章大抵与“圣道”无关,与所谓妇人的“德言工貌”无关,似乎很讨厌“圣人”们喜欢的道学气。但与俗人所喜欢的鸳鸯蝴蝶也无关。只是谈着各色的书以及与书有关的种种,就是那几篇悠悠水,淡淡春的散文,也还是离不开书。 史鉴精识之作,谈纳谏,谈变法,谈禅让,全是怀疑的态度,陈子昂式的满腹踌躇,感叹古时从官宦之路,为人臣子竟和为人妻妾别无二致,又说盐铁论"大概"是个终结,争夺理论的解释权,是场不可避免的文字游戏,更多情况下,决定胜负的是权利。说到作假故态,更是直接引了鲁迅先生"愚民政策和愚君政策全都不成功,但这上下欺蒙的结果,造就了怎样的"中国特色"。从容之中予讥讽于老辣深邃,痛言深切用心极苦。散文古风清淡,更呈现一种气韵与哲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