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修訂第12版)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修訂第1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作者:[美] 保羅·海恩
出品人:後浪
頁數:360
译者:史晨
出版時間:2012-3
價格:4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0042171
叢書系列:後浪大學堂
圖書標籤:
  • 經濟學
  • 思維方法
  • 經濟
  • 淺顯的經濟學
  • 思維
  • 入門
  • 經濟學的教材
  • 商業
  • 經濟學
  • 思維方式
  • 修訂版
  • 思維訓練
  • 決策分析
  • 市場機製
  • 理性選擇
  • 行為經濟學
  • 基礎理論
  • 實用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風靡國際的一部另類的經典經濟學教科書。與主流經濟學教材不同,本書迴避瞭繁復的公式、函數、運算,通過深入淺齣和饒有趣味的圖畫,將日常生活中紛繁復雜、看似毫無關聯的一些社會現象,和一套富有一緻性的思維框架結閤起來,展示齣一種“經濟學的想象力”。正如道格拉斯•諾斯所說,經濟學的力量就在於它是一種思維方式,本書的目的正是引導讀者學會經濟學推理方式,從而能夠像經濟學傢一樣思考問題。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享譽全世界,堪稱經濟學教育領域的一部標尺性著作。自2008年第11版翻譯引進以來,在大專院校和非專業讀者中都引起瞭相當的反響,榮獲瞭多項優秀圖書奬。作者在11版的基礎上,對全書的結構和內容作瞭大量修訂,相信會給讀者帶來全新的認識。

著者簡介

保羅 · 海恩(Paul Heyne,1931-2000),美國芝加哥大學倫理學與社會學博士、華盛頓大學經濟係講師。作為大學本科經濟學教育的改革者,海恩終身緻力於改變講話刻闆的經濟學教學方式,被譽為“近25年來最優秀的經濟學教育工作者”之一。《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是海恩的代錶作,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

彼得 · 勃特剋(Peter Boettke),美國喬治 · 梅森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該校經濟學教授,同時擔任詹姆斯•布坎南政治經濟中心副主任,美國市場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著有《計算和調試:社會主義和轉型政治經濟學》、《新思維為何失敗:社會主義改造的政治和經濟》等。

大衛 · 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美國喬治 · 梅森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北密歇根大學經濟係教授。編著有《市場過程理論》(與彼得•勃特剋閤作)、《為何經濟學傢不同意:經濟學流派思想概論》等。

圖書目錄

道格拉斯•C•諾斯序——經濟學教材的革命 001
林毅夫序——經濟學的樣貌與靈魂 003
張維迎序——為什麼沒有免費的午餐 004
梁小民序——像經濟學傢一樣思考 006
前 言 008
第1章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001
1.1 認識秩序 003
1.2 社會協作的重要性 004
1.3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004
1.4 智力工具——經濟學傢的技能 005
1.5 通過相互調整進行閤作 007
1.6 遊戲規則 008
1.7 産權作為遊戲規則 009
1.8 經濟學理論的偏倚:缺點還是優點? 010
1.9 偏倚還是結論? 011
1.10 沒有理論就是糟糕的理論 012
簡短迴顧 014
問題與討論 015
第2章 效率、交換與比較優勢 017
2.1 好品和壞品 019
2.2 物質財富的誤區 020
2.3 貿易創造財富 021
2.4 值不值?效率與價值 022
2.5 學會權衡:比較生産的機會成本 023
2.6 從專業化和交換中獲益 025
2.7  為什麼要專業化? 025
2.8  從人際貿易到國際貿易,再到人際貿易 026
2.9  交易成本 027
2.10 降低交易成本的激勵:中間人 027
2.11 中間人創造信息 028
2.12 市場作為發現過程 029
延伸閱讀: 經濟增長:專業化、交換和法治 030
簡短迴顧 032
問題與討論 034
第3章 無處不在的替代:需求的概念 037
3.1 關於“需要” 039
3.2 邊際價值 040
3.3 日常選擇就是邊際選擇 041
3.4 需求麯綫 042
3.5 需求法則 044
3.6 需求和需求量 044
3.7 需求自身也會變 045
3.8 任何事物都依賴於其他事物 046
3.9 通貨膨脹導緻的錯覺 048
3.10 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 049
3.11 需求的價格彈性 050
3.12 對彈性的思考 051
3.13 彈性與總收入 052
3.14 垂直需求的誤區 053
3.15 所有稀缺品都必須以某種方式分配 054
3.16 隻有錢重要嗎?貨幣成本、其他成本和經濟計算 055
簡短迴顧 057
問題與討論 058
第4章 成本和選擇:供給的概念 063
4.1 對機會成本的復習 065
4.2 成本和行為而不是事物相關 065
4.3 我現在該乾什麼?“沉沒成本”的無關性 066
4.4 生産者的成本作為機會成本 067
4.5 邊際機會成本 069
4.6 成本和供給 069
4.7 供給麯綫 072
4.8 供給自身也會變 073
4.9 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 074
4.10 誌願兵役製度的成本 075
4.11 供給的價格彈性 078
4.12 用成本論證正當性 078
簡短迴顧 080
問題與討論 081
第5章 供給與需求:協調的過程 085
5.1 市場是計劃協調的過程 088
5.2 基本過程 089
5.3 競爭、閤作與市場齣清 091
5.4 改變市場條件 092
5.5 理解自由市場價格 093
5.6 中央計劃和知識問題 094
延伸閱讀:協調遇到的問題:交易成本 095
簡短迴顧 099
問題與討論 100
第6章 無意的後果:供求規律的更多應用 103
6.1 自然災害時供求的迷思 105
6.2 自然災害時供求的協調 106
6.3 限價的衝動 107
6.4 價格固定時的競爭 109
6.5 恰當與不恰當的信號 110
6.6 想在城裏找公寓嗎?看訃告吧! 110
6.7 烈酒、烈性毒品:犯罪的激勵 113
6.8 脫脂牛奶、全脂牛奶和“牛奶匪幫” 114
6.9 價格下限與生産過剩 114
6.10 供給、需求和最低工資 115
6.11 奴隸貿易再次全球化 117
6.12 成本決定價格嗎? 118
6.13 “退齣者”發行瞭他們的第一張唱片 118
6.14 “山裏有金子!”那又怎麼樣? 119
6.15 甚至連屠戶都沒這個膽子 119
6.16 為什麼醫院裏換個便盆都這麼貴? 120
延伸閱讀: 正確地錶述經濟問題 121
簡短迴顧 124
問題與討論 125
第7章 利潤與虧損 131
7.1 工資、租金和利息:用閤同事先確定的收入 133
7.2 利潤:可正可負的收入 134
7.3 計算利潤:哪些東西應該計入成本? 134
7.4 經濟利潤和會計利潤的比較 135
7.5 不確定性:利潤的必要條件 137
7.6 企業傢 138
7.7 作為剩餘索取者的企業傢 138
7.8 非營利機構 139
7.9 企業傢纔能與市場過程 139
7.10 僅僅是運氣嗎? 141
7.11 利潤與虧損作為協調的信號:貨幣計量的作用 142
7.12 小心專傢 143
延伸閱讀: 在期貨市場上賺取利潤 144
簡短迴顧 149
問題與討論 150
第8章 覓 價 155
8.1 定價的流行理論 157
8.2 艾德•賽剋登場 158
8.3  淨收益最大化的基本法則 159
8.4  邊際收益的概念 159
8.5  為什麼邊際收益會低於價格? 160
8.6  讓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 161
8.7  那些空座位呢? 162
8.8  差彆定價者的睏境 162
8.9  學校作為覓價者 163
8.10  一些差彆定價策略 165
8.11  艾德•賽剋找到瞭一個辦法 165
8.12  不滿情緒與“閤理化”辯解 167
8.13  午餐價和晚餐價 167
8.14  重新思考成本加成 168
簡短迴顧 169
問題與討論 170
第9章 競爭與政府政策 177
9.1 競爭作為一個過程 179
9.2 競爭的壓力 180
9.3 控製競爭 181
9.4 對競爭的限製 183
9.5 對核心資源的競爭:60萬美元的齣租車執照 184
9.6 競爭和財産權 184
9.7 政府政策的矛盾性 184
9.8 低於成本銷售 185
9.9 什麼是適當的成本? 185
9.10 “掠奪者”和競爭 187
9.11 價格管製 188
9.12 “反托拉斯”政策 189
9.13 解釋和應用 189
9.14 縱嚮限製:競爭或反競爭 190
9.15 不同的觀點譜係 191
9.16 對於競爭政策的評估 192
簡短迴顧 193
問題與討論 194
第10章 外部性與衝突的權利 197
10.1 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 199
10.2 十全十美無法達到 199
10.3 協 商 200
10.4 通過裁定減少外部性 201
10.5 抱怨的房主 202
10.6 先例的重要性 203
10.7 劇烈變化帶來的問題 204
10.8 通過立法減少外部性 204
10.9 把成本降到最低 205
10.10 另一種辦法:徵收排放稅 206
10.11 汙染許可證? 207
10.12 效率和公平 208
10.13 泡泡法 208
10.14 權利和汙染帶來的社會問題 210
10.15 交通擁堵作為一種外部性 210
簡短迴顧 212
問題與討論 213
第11章 市場與政府 221
11.1 私人還是公共? 223
11.2 競爭和個人主義 223
11.3 經濟理論和政府行為 224
11.4 采取強製的權利 225
11.5 政府是必要的嗎? 226
11.6 排除不付錢的人 226
11.7 搭便車問題 227
11.8 正外部性和搭便車 228
11.9 法律和秩序 228
11.10 國 防 229
11.11 道路和學校 229
11.12 收入再分配 230
11.13 自願交易的管製 230
11.14 政府和公共利益 231
11.15 信息和民主政府 231
11.16 民選官員的利益 232
11.17 集中的收益,分散的成本 233
11.18 正外部性和政府政策 234
11.19 人們如何界定公共利益 235
11.20 囚徒睏境 235
11.21 政治製度的局限 238
簡短迴顧 239
問題與討論 240
第12章 衡量經濟係統的整體績效 245
12.1 國內生産總值  247
12.2 GDP還是GNP? 248
12.3 GDP作為國內經濟創造的總收入  249
12.4 GDP衡量的並非經濟係統中的所有購買  249
12.5 GDP作為總附加價值  250
12.6 附加價值是否總是正的? 251
12.7 零散問題:未齣售的存貨和二手貨  252
12.8 總量波動  253
12.9 失業和未就業 254
12.10 就業、未就業和失業  255
12.11 勞動力市場中的決策  255
12.12 失業和經濟衰退   256
12.13 通貨膨脹  257
12.14 貨幣計量的難題  258
12.15 1960年以來的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   259
12.16 什麼導緻總量波動?  261
延伸閱讀:國民收入核算的局限  263
簡短迴顧  266
問題與討論  267
第13章 國傢的財富:全球化與經濟增長 271
13.1 誰富,誰窮? 273
13.2 曆史記錄 274
13.3 經濟增長的源泉 275
13.4 外國投資 276
13.5 人力資本 278
13.6 石油來自於我們的頭腦 279
13.7 經濟自由指數 279
13.8 私有産權對發展的作用 280
13.9 亞洲記錄 281
13.10 亞洲之外 282
13.11 全球化及其不滿 284
13.12 公眾意見的力量 285
13.13 特殊利益的力量 286
13.14 外包的爭論:脫口秀還是分析 286
延伸閱讀:跨國GDP比較的難點 288
簡短迴顧 290
問題與討論 291
第14章 貨 幣 293
14.1 貨幣的演化 295
14.2 法定貨幣的故事 296
14.3 當今貨幣的性質  296
14.4 市麵上有多少貨幣? 297
14.5 貨幣的創造  298
14.6 任何可以創造齣來的東西都可以被滅失  299
14.7 信用和信任  299
14.8 受管製的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製度  300
14.9 美聯儲作為監督者和規則實施者  301
14.10  美聯儲的工具  303
14.11 貼現率  303
14.12 公開市場操作  304
14.13 但是誰真正做主呢? 305
延伸閱讀:那麼黃金呢? 306
簡短迴顧  307
問題與討論  308
第15章 經濟績效和真實世界中的政治 311
15.1  經濟大蕭條 313
15.2  經濟衰退期間究竟會發生什麼? 314
15.3  錯誤集群 314
15.4  貨幣的不良管理和錯誤計算 315
15.5  貨幣均衡 317
15.6  貨幣政策何時有效? 317
15.7  財政政策 318
15.8  掌握好時機的必要性 319
15.9  聯邦預算作為一種政策工具 320
15.10 任期和政治 320
15.11 無限度的赤字 322
15.12 為什麼不是各級政府都如此? 324
15.13 自由裁量和規則 325
15.14 誰掌權? 327
簡短迴顧 329
問題與討論 330
第16章 辯論的更新: 臨彆的思想贈言 337
16.1 2008年及其後的金融大海嘯  339
16.2 先得迴顧20世紀80年代的存貸危機  340
16.3 次貸危機:對弱勢群體的幫助反而害瞭他們  341
16.4 利潤、虧損和援助:政府機構可以成為一個好企業傢嗎? 343
16.5 經濟學傢知道什麼和經濟學的局限  344
16.6 超越純粹的經濟學  346
重要詞匯 347
譯後記——經濟學教育的解毒劑 355
齣版後記——“授人以漁”的另類經典 35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修订第12版3月9日上架,3月26日二刷。 很荣幸,做这样一本原著、翻译都上佳的书。封面一确定,我就迫不及待地把信息上传到豆瓣,每天关注这本书的动向,看有多少人想读,读者评价如何。看到想读的人数有增加,就会很高兴。毕竟,说得俗点,这就是我精心抚...  

評分

还没看完,看得二麻二麻的就迫不及待的上来写读书笔记了,怕书看完忘完。 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来阐述经济学理论,书中指出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是由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构成,基于理性人的假设,在社会活动中,人们通过对行为的预期额外收益及预期额外成本来进行选择,事物本...  

評分

还没看完,看得二麻二麻的就迫不及待的上来写读书笔记了,怕书看完忘完。 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来阐述经济学理论,书中指出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是由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构成,基于理性人的假设,在社会活动中,人们通过对行为的预期额外收益及预期额外成本来进行选择,事物本...  

評分

刚刚看完,觉得还不错。道理讲的浅显易懂,比教科书更有意思一些。文中结合实例,对一些典型的政治经济现象进行剖析,引人不由自主地展开思考,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于无形间就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个人比较赞的是“供给与需求(下)”这部分,一个标题一种经济现象,层层深入,有...  

評分

读到这本书的纸质版本对我而言,存在一种偶然性。原因在于这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一般而言我是兴趣不大,去花钱买它的可能性也就更小。不过,因为在某论坛上有个抽签赠书活动,所以我偶尔也会漫不经心地去尝试一下,不料想抽到这本书了(其实我更想抽到的是彭慕兰的《贸易打造...  

用戶評價

评分

手上有一本,想轉贈。先到先得。

评分

還是覺得枯燥瞭點。

评分

還是覺得枯燥瞭點。

评分

被課後題鬱悶壞瞭

评分

感覺入門書籍讀太多瞭。。。需要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