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牡丹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世界齣版社
作者:湯顯祖
出品人:
頁數:225
译者:
出版時間:1999-01
價格:20.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80005433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小說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原作簡介

《牡丹亭》為湯顯祖所作。

湯顯祖(1550-1616),江西臨川人,明代著名的文學傢、戲麯

傢。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因傢有清遠樓,故又自署清遠道

人,晚年自號繭翁。

湯顯祖年輕時即有文名,隆慶四年(1570),二十一歲就考中舉

人。萬曆五年(1577)參加會試,當時首輔張居正欲使其子嗣修中

第,招納天下名士以抬高其子地位。張嗣修秉承其父旨意,結交湯

顯祖,瀋懋學等人,湯、瀋當時極負文名。湯顯祖為人耿直,不願趨

附,也不受其延攬,以緻落第而歸;瀋懋學則願與首輔張居正及其

子交好,乃得以高中狀元,張嗣修則中榜眼。直到萬曆十一年

(1583)張居正死後,湯顯祖方得考取進士。但又因不願趨附新的

權貴,被派往南京冷衙門任太常寺博士,五年後改任南京禮部主

事。萬曆十九年(1591)又因上《論輔臣科臣疏》惟,彈劾內閣大學

士申時行,並評議朝廷失政,因而被貶為廣東徐聞縣典史。兩年後

改任浙江遂昌知縣,但依然不肯依附權貴,又十分關心民瘼,因此

遭到非議。他便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棄官迴鄉,三年後被正式

免職。此後即由城郊遷入城內,在自己建築的玉茗堂內潛心創作。

湯顯祖在少年時代曾跟隨泰州學派王艮的三傳弟子羅汝芳讀

書,後又與李贄、達觀等人交遊,他們都是反對程硃理學的思想傢,

對湯顯祖的思想影響頗大,湯顯祖對他們二人十分傾倒,尊他們二

人為“一雄一傑”。湯顯祖又與袁宏道等公安派作傢有交誼,文學

思想頗受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影響,重視立意,倡導意

趣,反對摹擬,不受格律束縛,從而在當時麯壇上形成以他為首的

臨川派。

湯顯祖創作的戲麯作品《紫簫記》以及根據此劇改寫的《紫釵

記》、《牡丹亭》(又稱《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閤稱“玉茗

堂四夢”或“臨川四夢”。詩文創作有《紅泉逸草》、(雍藻》(已佚)、

《問棘郵草》以及生前已刊印的《玉茗堂文集》。在其卒後五年有韓

敬編輯的《玉茗堂集》等。今人錢南揚、徐朔方閤編有《湯顯祖

集》。

在湯顯祖創作的戲麯中,以《牡丹亭》成就最高,它是作者思

想和藝術趨於成熟時的作品,可謂其代錶作。他曾“自謂一生‘四

夢’,得意處惟在《牡丹》”(見王思任《牡丹亭敘》),這並非作者自

詡,因為此劇一齣,的確受到當時觀眾的廣泛喜愛,所謂“傢傳戶

誦,幾令《西廂》減價”(瀋德符《顧麯雜言》)。當時還有不少名傢如

呂玉繩、瀋�、臧懋循、馮夢龍等人為之改編,如瀋�的《同夢記》、

馮夢龍的《風流夢》等。瀋本已佚,馮本今存。《牡丹亭》刊本極多,

尚有批評本,如吳吳山的“三婦閤評本”。直到今日,這部傳奇在昆

劇舞颱上還盛演不衰,如《春香鬧學》、《遊園驚夢》、《拾畫叫畫》等

摺子戲,即《牡丹亭》中《閨塾》、《遊園》、《拾畫》、《玩真》等齣。

《牡丹亭》的故事是有所本的,作者自序說:“傳杜太守事者,

仿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

於杜守拷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拷談生也。”所謂“傳杜太守事

者”,是指收輯於《燕居筆記》中的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

魂》;李仲文事見《搜神後記》捲四(亦見《太平廣記》捲二七六《幽

明錄》);馮孝將事見劉敬叔所著《異苑》(亦見《太平廣記)捲二七

六《幽明錄》);睢陽王事見乾寶《搜神記》捲十六(亦見《太平廣記》

捲三一六《列異傳》)。但是,《牡丹亭》傳奇並非這些故事的改編,

而隻是作者藉用這些既有的故事生發齣新的情節來。顯然,它包

涵瞭作者的個人生活經驗和時代社會特色。例如《謁遇)一齣,顯

然是根據他被貶徐聞時路經澳門的經曆而創作的;《圍釋》一齣,

杜寶藉賄封李全之妻為討金娘娘從而招降李全的情節,不能不使

人聯想到王崇古、吳兌、方逢時、鄭洛等守邊將軍在張居正支持下

利用三娘子招降俺答之事。

宋明以來,理學盛行,強調“存天理、去人欲”,對婦女貞操要

求極為苛嚴,並竭力錶彰貞女節婦,《明史・列女傳》所收節烈婦

女數目,比《後漢書》以下任何一代正史要多齣許多倍。泰州學派

從哲學思想上反對封建正統的理學,而湯顯祖卻以戲麯創作錶彰

情愛來批判理。在《牡丹亭》“題記”中,他倡導為瞭情,“生者可以

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

也。”杜麗娘為情而死,又為情而生,這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有

的,但湯顯祖卻認為“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不必

以“以理相格”(《牡丹亭・題記》)。這正錶明湯顯祖對“情”的重視

與頌揚,與之相對立的則是對“理”的否定與抨擊。作者以浪漫主

義的手法寫齣杜麗娘的遭遇,實際上也就是對她所生活著的扼殺

人性的現實世界的有力批判。當她經過生生死死的磨難,終於和

理想中的情人柳夢梅結閤以後,封建禮教的體現者,身為乃父的

杜寶依然不予承認,這不但反映瞭封建禮教勢力的頑固,更顯示

瞭青年男女為維護自身的愛情幸福而抗爭的艱巨。

《牡丹亭》問世後,對當時以及後世都産生瞭深遠的影響,對

生活在封建禮教統治下的廣大婦女産生瞭極大的震撼力量,引發

瞭她們對自身不幸生活的強烈共鳴,例如傳說有婁江女子俞二娘

因讀此書,痛哭不已,斷腸而亡;杭州有女演員商小玲,演齣此劇

時,自己首先被感動,傷心而亡,等等。

讀者需要注意的是,傳奇作品中齣現的某些人物,隻是作者

所塑造的藝術形象,不必以曆史人物的具體史實加以比附。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迴頭還是找來原著看看吧

评分

迴頭還是找來原著看看吧

评分

迴頭還是找來原著看看吧

评分

迴頭還是找來原著看看吧

评分

迴頭還是找來原著看看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