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中游古村落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玉祥,1962年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视觉艺术硕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为自由撰稿人,出皈有《老房子》系列图集等专著,并担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乡土中国》系列图书的特约摄影师。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刊载。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现已退休)。1929年生于浙江,1952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留校任教,曾经讲授“外国古代建筑史”、“文物建筑保护”等课程。主要著作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外国古建筑二十讲》《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等,译著有《走向新建筑》《风格与时代》等。近二十年来,他率领清华大学建筑系乡土建筑组,从事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出版了许多专著,如《文物建筑保护文集》《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楠溪江中上游乡土建筑》《碛口》《诸葛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关麓村乡土建筑》《张壁村》《福宝场》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陈志华/文,李玉祥/摄
出品人:
页数:186
译者:
出版时间:1999-10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3026
丛书系列:乡土中国丛书
图书标签:
  • 建筑 
  • 乡土中国 
  • 楠溪江 
  • 旅行 
  • 人文地理 
  • 陈志华 
  • 民俗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楠溪江建筑没有皖南民居的精致,没有晋中大院的豪华,也没有闽西土楼的壮观,但它们把楠溪江姑娘的清纯灵秀、老农的朴实坦诚和在乡文人的儒雅散淡融铸进去了,它们便那么和谐宁静,潇洒自如。 数字化的今天,世界风云变幻。现代都市人于历史留下的印痕已无可言说。老村、古镇、旧宅、败祠、发黄的族谱,或可引发人们对乡土中国的思索。本是乡土中国系列之一,旨在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地域文化:以图文随记的形式,向大众传播中华本土文化之精髓,复苏久远的历史场景。为探究历史传承,反思文化变迁的人们。开辟一片传统文化的博物馆,乡土社会的史书库。亦借此呼吁: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珍视我们的历史!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一个阳光的午后,读完这本书 作者在书中后记中说: 人们太喜欢坐在大城市的图书馆里皓首穷经,一代又一代,我们对祖国的历史认识还是书本里早就有了的那些,并没有多少新的增添, 很欣赏作者化很多时间做这样系统的研究 封面的图片我特喜欢  

评分

建筑是社会的史书,乡土建筑是乡土社会的史书库。我们有家谱,碑铭,地方志,我们有传说,谣谚,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书信,账单之类的文字资料,乡土建筑都能把它们吸纳进来,综合起来,它是最系统全面,最生动直观的一座奇妙的史书库。乡土生活和乡土文化的博物馆兼史书库,这就...  

评分

在一个阳光的午后,读完这本书 作者在书中后记中说: 人们太喜欢坐在大城市的图书馆里皓首穷经,一代又一代,我们对祖国的历史认识还是书本里早就有了的那些,并没有多少新的增添, 很欣赏作者化很多时间做这样系统的研究 封面的图片我特喜欢  

评分

我到楠溪江的时候刚下过一场大雨。江水中尽是黄土,我没见到传说中碧绿的水色。 五月的浙江比北京热很多,是潮湿的热。 五月的中溪,稻谷将熟,人力三轮车将我们带到苍坡。在我来看,晃悠在稻田之间小路、呼吸自然和泥土的味道,远比在村子里探究文化更加惬意。 古村落的保...

评分

建筑是社会的史书,乡土建筑是乡土社会的史书库。我们有家谱,碑铭,地方志,我们有传说,谣谚,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书信,账单之类的文字资料,乡土建筑都能把它们吸纳进来,综合起来,它是最系统全面,最生动直观的一座奇妙的史书库。乡土生活和乡土文化的博物馆兼史书库,这就...  

用户评价

评分

陈老先生的文字真是让我随时随地受不了

评分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评分

平面/鸟瞰/剖面图太少既然是建筑为主而文化/民俗为辅的册子那就应该更专一些虽然受众回小但是文学性的描述对它们也没有好处八更像旅游宣传册一样都是坏处呢~排版/照片太不讲究了

评分

田园将芜

评分

阿露,我覺得這本不會比你鄙視的那本書裡內容多的。還是淺了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