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麵麵觀

佛教文化麵麵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齊魯書社
作者:楊曾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
出品人:
頁數:267
译者:
出版時間:1989-10
價格:11.5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3301453
叢書系列:宗教文化通俗叢書
圖書標籤:
  • 宗教
  • 佛教
  • 文化
  • 收藏
  • 工具書
  • 佛教
  • 佛教文化
  • 宗教
  • 哲學
  • 曆史
  • 文化
  • 中國文化
  • 信仰
  • 心靈
  • 修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佛教文化麵麵觀》講述瞭在改革和開放的推動下,我國社會正進行著一場深刻的變革。隨著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隨著社會主義民主與法製、精神文明建設加緊進行,我國的民族精神獲得瞭新的解放。一些在長期的自然經濟和半自然經濟的環境中形成的窒息人們思想的舊觀念,受到瞭很大衝擊,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科學領域,都齣現瞭許多適應社會進步趨勢的新觀點、新思想。然而,任何新思想、新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都是以舊有思想文化為基礎為前提的。要批判繼承它的一切有積極意義的東西,吸收並改造它的思想文化資料作為新思想文化的營養成份和組成部分,必須對舊有的思想文化進行深入的研究。何者當藉鑒?何者當破除?何者當改造吸收?要做到心中有數。對小到某個領域,某個時期和某個方麵的既有的思想或文化現象,大到沿續幾韆年的傳統的思想文化,都應持這樣的態度。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改革與開放的洪流滾滾嚮前的今天,竟然齣現瞭經久不衰的傳統文化研究熱、評價熱。人們用新的眼光,站在新的高度,重新研究與評價傳統文化。人們在思考著,在爭論著。結論雖不統一,但沒有關係,對傳統文化反思的本身已深化瞭人們對許多問題的認識,促進瞭社會曆史文化研究的發展。

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迴顧反思中,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佛教也發生瞭很大興趣。在一些學校,舉辦瞭佛教文化講座。在一些學術討論會上,佛教與傳統文化成瞭討論的熱門話題。1986年第10期《文史知識》發錶瞭“佛教與中國文化專號”,在各地書店立即被搶購一空。這是個好現象。作為專門從事佛教研究的社會科學工作者,一方麵為此感到高興,另一方麵又感到壓力。為什麼這樣說呢?雖然從事任何一種研究都要付齣艱辛的勞動,但從事佛教研究“彆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當一項研究課題確定以後,要從浩如煙海的佛教圖書中找齣相應的資料,要花費極大氣力纔能把用自成體係的艱深難懂的概念錶述的佛教史實或理論,理齣個頭緒。然而佛教研究成果發錶的園地很少,研究者不容易被人理解。因此,當看到社會上有那麼多人對佛教知識發生興趣時,任何一個從事佛教研究的人都會感到高興的。那麼壓力又何來呢?那是因為,由於曆史的原因,我國的佛教研究還相當的落後,與我國作為北傳佛教的中心,曾創造性地發展瞭大乘佛教的國傢地位極不相稱。研究的人少,成果少。該研究的沒有研究,空白很多;該整理校釋的佛教圖書沒有整理校釋,可供學者方便使用的圖書資料太少。從近代以來,雖有一些比較優秀的佛教著作行世,但遠不能滿足學科發展的需要。季羨林教授在《我和佛教研究》中充滿感慨地說:“我懂一些佛教曆史,也曾考慮過佛教在中國發展的問題。我總的感覺是,我們在這一方麵的研究還非常落後。同日本比較起來,落後很遠。我們現在應該急起直追,對佛教在中國曆史上和文化史、哲學史上所起的作用,更要細緻、具體、實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期能做齣比較正確的論斷。這一件工作,不管多麼艱巨,是遲早非做不行的,而且早比遲要好,否則我們就無法寫什麼中國哲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化史,再細分起來,更無法寫中國繪畫史、中國語言史、中國音韻學史、中國建築史、中國音樂史、中國舞蹈史,等等。總之,弄不清印度文化和印度佛教,就弄不清我們自己的傢底。而且印度佛教在中國的影響決不限於漢族,其他兄弟民族特

彆是藏族和濛古族,都受到深刻的影響。在這方麵,我們的研更為落後。這種現象決不能讓它繼續下去瞭。”(載1986年第10期《文史知識》)筆者很同意季先生的話。作為從事佛教研究的人確實應當變壓力為動力,急起直追。當然,重要的還要得到社會各方麵的理解和支持。既然佛教的傳入曾深化瞭人們對人生和宇宙的思考,豐富瞭民族文化,那麼可以相信,用馬剋思主義為指導對佛教進行深入的研究,對當前正確地對待和吸收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也是有藉鑒意義的。

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真正全麵開展業務是在“文革”後,特彆是在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研究室的基本方針是以編寫學術專著,編纂係統性的學術資料為主,同時開展專題研究,適當組織力量編寫普及性的佛教知識讀物。齊魯書社去年初到世界宗教研究所約稿,希望佛教研究室能組織人編寫一本普及性的佛教知識的書,以適應社會的需要。我們研究後決定將編寫此書列入室的科研計劃。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1.什麼是佛教?
2.釋迦牟尼是人還是神?他是如何捨太子位齣傢
苦行和成道的?
3.迦葉和阿難在曆史上確有其人嗎?
佛的十大弟子是些什麼人?
4.“外道”是什麼意思?“六師外道”指的
什麼人?
5.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6.最早到中國傳教的印度和尚是誰?
最早的漢僧是誰?
7.白馬寺是中國最早的寺院嗎?
8.漢明帝派使者到印度求法的說法可信嗎?
9.《理惑論》的作者牟子確有其人嗎?
他的佛教見解是什麼?
10.東晉道安和尚有哪些事跡?
11.東晉和尚慧遠為什麼著文提齣沙門不應
禮敬帝王?
12.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四位譯經傢是誰?
13.梁武帝曾四次捨身寺院為“奴”,
他是如何崇佛的?
14.南朝竺道生在虎丘山嚮眾石說法“群石皆為
之點頭”,是怎麼迴事?
15.《西遊記》裏的唐僧在曆史上確有其人嗎?
他的真實事跡如何?
16.禪宗的創立者是誰?為什麼把菩提達摩奉為始祖?
17.慧能和尚為什麼被稱為“六祖”?
他的事跡如何?
18.鑒真東渡日本的經曆如何?對日本佛教與文化
的發展有何影響?
19.唐代到中國求法的日本高僧最重要的有哪些人?
他們對日本佛教有何影響?
20.唐代到中國求法的朝鮮高僧最重要的有哪些人?
他們對朝鮮佛教有何影響?
21.中國的哪些佛教宗派傳入朝鮮,有何演變?
22.越南佛教有什麼特點?
23.元代八思巴事跡如何?他對藏、濛曆史文化
有什麼影響?
24.為什麼說宗喀巴是藏傳佛教(黃教)
的創始人?
25.濟公確有其人嗎?
26.楊文會是如何經辦佛教事業的?
27.近代高僧敬安為什麼被人稱為“八指頭陀”?
他一生主要活動是什麼?
28.太虛是怎樣一個人?他發起的“佛教復興運動”
有什麼成果?
29.中國現代話劇創始人之一李叔同齣傢為僧稱
“弘一”,他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30.梁啓超有哪些佛學著述?
31.陳垣在佛教研究方麵做齣瞭什麼貢獻?
32.鬍適在佛教研究方麵有哪些成績?
33.湯用彤寫過什麼佛教著作?
34.日本近現代有哪些著名的佛教研究學者?
他們的代錶作是什麼?
35.什麼是原始佛教?
36.“大乘”、“小乘”是怎麼一迴事?
37.什麼是空宗?什麼是有宗?
38.中國隋唐時期形成哪些帶有民族特色的
佛教宗派?
39.中國有哪些佛教宗派傳入日本?
有何演變?
40.日本的淨土真宗有何特點?
41.佛教傳入日本後,形成哪些民族特色?
42.禪宗為什麼叫“佛心宗”?
43.禪宗自稱“不立文字”,為什麼寫有那麼多語錄?
44.什麼是喇嘛教?為什麼把喇嘛教稱作
“藏傳佛教”?
45.什麼是“四諦”、“八正道”?
46.“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和
六道輪迴的說法是什麼意思?
47.佛教所說的“煩惱”同我們平常講的煩惱一樣嗎?
48.什麼是三學?
49.“禪”、“定”和“禪定”的具體含義
是什麼?
50.“涅�”、“解脫”是什麼意思?
51.什麼是“五蘊”、“十二處”、
“十八界”?
52.什麼是真如?什麼是法性、佛性?
53.“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什麼意思?
54.什麼是“般若波羅蜜”?什麼是“六
波羅蜜”?
55.“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意思?
56.佛教不相信靈魂嗎?如果相信,在佛教
如何錶述的?
57.什麼是“念佛”?什麼是“觀想念佛”和
“稱名念佛”?
58.“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59.“曼荼羅”是什麼意思?
60.天颱宗講的“一心三觀”、“三諦圓融”
是什麼意思?
61.華嚴宗講的“法界”、“四法界”是
什麼意思?
62.法相宗講的“八識”是什麼意思?
63.“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什麼意思?
64.三論宗講“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
是什麼意思?
65.慧能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是什麼意思?
66.禪宗講“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是什麼意思?
67.什麼叫“煩惱即菩提”?
68.你瞭解中國的禪宗公案嗎?
69.什麼是五戒、八戒?什麼是具足戒?
70.東漢楚王劉英祠佛是怎麼迴事?
71.“三武一宗”滅佛事件是怎麼迴事?
72.唐代韓愈諫迎佛骨是怎麼一迴事?
73.西藏佛教史上發生的佛本之爭的情況如何?
74.什麼叫佛?什麼叫菩薩?什麼叫羅漢?
75.什麼叫法身佛?什麼叫報身佛?什麼叫
應身佛?
76.什麼是三世佛?
77.什麼叫阿彌陀佛?“西方三聖”
是指什麼?
78.什麼是藥師佛?“東方三聖”在寺院中是
什麼形象?
79.毗盧遮那佛是什麼佛?
80.什麼是大日如來佛?
81.所謂“四大菩薩”是什麼?
82.什麼是觀世音菩薩?
83.什麼是彌勒菩薩?什麼是彌勒佛?為什麼
在寺院裏供的彌勒佛是大肚布袋和尚?
84.寺院天王殿兩側的四天王像,在佛教中有
什麼意義?
85.什麼叫韋馱?
86.什麼叫閻摩王?
87.十殿閻王是什麼?
88.“天龍八部”是怎麼一迴事?
89.為什麼有的寺院把關羽奉為護法神?
90.什麼叫歡喜佛?
91.什麼叫大黑天?
92.什麼叫金剛亥母?
93.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各指什麼?
94.佛教講的地獄是什麼?什麼叫“無間地獄”?
什麼叫“阿鼻地獄”?
95.現存兩萬餘捲佛經都是釋迦牟尼著述的嗎?
佛經是如何形成的?
96.比較真實地記載釋迦牟尼傳教活動、宗教
學說的是些什麼經?
97.《般若經》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98.《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一部什麼經?
99.西方淨土信仰的經典根據是什麼?
100.《妙法蓮華經》是一部怎樣的經典?
101.佛性學說的經典根據是什麼?
102.《華嚴經》是部什麼經?
103.天颱三大部是指什麼?
104.《華嚴五教章》原名是什麼?是誰寫的?
什麼內容?
105.《華嚴原人論》是誰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06.《成唯識論》是部什麼書?
107.《六祖壇經》是中國人寫的,為什麼也稱之為經?
108.最常用的禪宗史書是什麼?
109.《五燈會元》是部什麼樣的書?
110.中國有幾部《高僧傳》?各有什麼學術價值?
111.“眾聖點紀”是部書名嗎?
112.漢文大藏經是從什麼時候雕印的?最常
使用的有哪些版本?
113.《中華大藏經》有些什麼特點?
114.常用的佛教辭書和工具書有哪幾部?
115.什麼是日本的新興宗教?有哪些主要的佛教
新興團體?
116.日本創價學會是什麼組織?教義是什麼?
117.佛教徒為什麼叫做“四眾”?有哪些人組成?
什麼稱謂?
118.佛教寺院內部是怎樣管理的?
119.古代的僧官是怎麼迴事?
120.何謂“金瓶掣簽”?
121.什麼叫袈裟?它有多少種名稱?
122.什麼叫度牒?什麼叫戒牒?
123.什麼叫“嗣法”?什麼叫“衣鉢相傳”?
124.什麼叫“閤十”?什麼叫“五體投地”?
125.什麼叫夏安居?
126.什麼是佛誕節?為什麼在這一天要浴佛?
127.什麼是佛成道日?陰曆十二月八日為什麼
喝臘八粥?
128.盂蘭盆會是怎麼迴事?
129. 藏傳佛教有哪些主要節日?
130.印度現在有些什麼重要佛教遺跡?
131.浙江天颱山國清寺在中國佛教史上有什麼
意義?
132.西安青龍寺在中外佛教交流史上有什麼
意義?
133.河南嵩山少林寺建於何時?在佛教史上有
什麼意義?
134.浙江寜波天童寺,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
有何意義?
135.廣州光孝寺在佛教史上有什麼意義?
136.北京房山縣雲居寺收藏著哪些石經?
137.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在西藏曆史文化和佛教
史上有什麼意義?
138.黃教三大寺是什麼?分布在何地?
139.河北承德外八廟包括哪些寺廟?
140.什麼是犍陀羅佛教藝術?
141.什麼是秣菟羅佛教藝術?
142.中國佛教石窟主要有哪些?它們有些什麼共
同的特色?
143.雲岡石窟修建於何時?有何宗教意義和藝術
成就?
144.龍門石窟修建於何時?有何宗教意義和
藝術成就?
145.敦煌石窟在中國佛教史和文化藝術史上
有什麼意義?
146.大足石窟在什麼地方?有何特色?
147.新疆盛行伊斯蘭教,為什麼有許多佛教
石窟遺跡?
148.佛教對中國曆史文化的影響如何?
149.我國當前佛教情況如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对于佛教文化知识的介绍很全面,包括佛教起源,历史,流派,佛的名称,经卷,寺院,以及佛教所用的一些术语,文字通俗易懂,澄清了我对于佛教文化的许多不明之处,作为随手翻阅的读本很实用。

評分

对于佛教文化知识的介绍很全面,包括佛教起源,历史,流派,佛的名称,经卷,寺院,以及佛教所用的一些术语,文字通俗易懂,澄清了我对于佛教文化的许多不明之处,作为随手翻阅的读本很实用。

評分

对于佛教文化知识的介绍很全面,包括佛教起源,历史,流派,佛的名称,经卷,寺院,以及佛教所用的一些术语,文字通俗易懂,澄清了我对于佛教文化的许多不明之处,作为随手翻阅的读本很实用。

評分

对于佛教文化知识的介绍很全面,包括佛教起源,历史,流派,佛的名称,经卷,寺院,以及佛教所用的一些术语,文字通俗易懂,澄清了我对于佛教文化的许多不明之处,作为随手翻阅的读本很实用。

評分

对于佛教文化知识的介绍很全面,包括佛教起源,历史,流派,佛的名称,经卷,寺院,以及佛教所用的一些术语,文字通俗易懂,澄清了我对于佛教文化的许多不明之处,作为随手翻阅的读本很实用。

用戶評價

评分

佛教詞典書

评分

許多地方隻是掃讀的 更適宜當作知識手冊來查閱

评分

佛教詞典書

评分

答疑解惑的基礎本,比《俗語佛緣》主要介紹典故來說,這本內容更豐富,範圍更廣一些。

评分

入門解惑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