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源頭……不就是一堆石頭、性和死亡?
上、下捲分彆入選2008、2010 《亞洲周刊》十大華文小說
2008 《中國時報》“開捲”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
2010 第三屆“紅樓夢奬:世界華文長篇小說奬”決審團奬
2010 九歌年度小說選年度小說奬
河源,天際,赤道那大日頭下,蒼莽雨林中,拔地而起,陰森森赤條條聳立著開天闢地時布龍神遺落的一塊巨石──原住民達雅剋人的冥山禁地“峇都帝阪”;傳說,那是生命的源頭。
十五歲那年的夏天,少年“永”與荷蘭姑媽剋莉絲汀娜·房龍小姐——這對剛結識的異國姑侄踏上大河溯源之旅,沿婆羅洲第一大河卡布雅斯河而上,盡頭是達雅剋人的聖山“峇都帝阪”。
姑侄倆一路上見識人性的純真和黑暗,經曆土人部落的夜宴與笙歌,遊賞雨林的純淨且原始,在大河中遊的新唐,更被迫麵對房龍小姐不為人知不堪迴首的過去……
雨林原始氛圍令西方男女放浪形駭,剛步入青春期的華人少年情欲之弦也被撥響,但更震撼的,他目睹東西方世界的不平等,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外來者對自然資源野蠻的“物掠奪”,以及對土著婦女殘暴的“性掠奪”。小女孩慘遭蹂躪、低呼“血”、“痛”的童音,“注定要在我耳邊呢喃一輩子,幽靈似的糾纏我整世人”。
——亞洲周刊
《大河盡頭(上捲:溯流)》是李永平寫作計劃的上捲,但以氣勢和情節而言,已經可以當作一本完整的小說閱讀……創作四十年,李永平寫齣瞭一本既好看也令人看好的作品。《大河盡頭》的下半部因此尤其令人期待。
——哈佛大學教授 王德威
李永平
1947年生於英屬婆羅洲沙撈越邦古晉市。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後,留係擔任助教,並任《中外文學》雜誌執行編輯。後赴美深造,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先後任教颱灣中山大學、東吳大學、東華大學。
著有《婆羅洲之子》《拉子婦》《吉陵春鞦》《海東青:颱北的一則寓言》《硃鴒漫遊仙境》《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並有譯作《大河灣》《幽黯國度》《紙牌的秘密》《道德劇》《盡得其妙:如何讀西方正典》《布魯剋林的納善先生》等。
《吉陵春鞦》入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英譯本於2003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齣版社齣版。《大河盡頭》上、下捲分彆入選2008、2010 《亞洲周刊》十大華文小說,並榮獲第三屆“紅樓夢奬:世界華文長篇小說奬”決審團奬。其他作品曾獲時報文學推薦奬、聯閤報小說奬、聯閤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奬、中央日報齣版等奬項之肯定。
婆罗洲与我国隔南海遥遥相望,可惜中国文学似乎很少关注这一地区。国内最近引进的李永平的《大河尽头》,让中国读者有机会见识这片神秘的赤道雨林。李永平自称“南洋老浪子”,作为生长在婆罗洲后来长期居住台湾的马来西亚华人,他以《婆罗洲之子》、《拉子姑》等以婆罗洲为题...
評分“这整个过程他要用汉字把他写下来,他要让中文读者看到赤道雨林,甚至让他在阅读过程中感觉身临其境,仿佛亲身到婆罗洲走一趟,这就要依靠我们中文了,历史够悠久,智慧够充足,意涵够丰富,而且是举世独一无二的形音俱美的语文。 用他描绘同样多彩多姿的,别有洞天的婆罗洲...
評分近几年,台湾文学在大陆热得几乎要使人腻烦,但李永平这个名字听起来还非常陌生。 李永平笔下的世界和多数台湾作家偏爱描写的都市生活相去甚远,那是马来西亚婆罗洲的热带雨林,或者神州大地上一个虚构的古代小镇“吉陵”。从讲述童年故事的自传体小说《雨雪霏霏》,到同样有自...
評分“在南中国海的彼端、离我们不远之处,赤道日头炎炎下的世界第三大岛,有着最深邃、神秘、幽黯的原始雨林。”《大河尽头》腰封上这句文案背后隐藏着暗锋:距离的远近与了解的浅深并非正相关。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视野里,若非新近愈演愈烈的南海领土争端,“东南亚”三个字几乎可...
評分加里曼丹岛,世界第三大岛,几乎有二十个台湾大小,华人多称其婆罗洲。此地位于赤道,南中国海之南,岛上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与文莱三个国家。寻常中国人的想象无法涉足之地。尽管,自国民政府以来中国海域最南端曾母暗沙距婆罗洲不过五十来海里。 清末以降,闽省与两广下南...
喘口氣再看下捲
评分海水早已染成金黃。驀一看,我還以為那是夕陽的倒影幻變成億萬條小金蛇,狂舞在碧波中呢。多磨絢麗浪漫、多麼毛姆的熱帶港灣落日!可定睛一瞧,我纔發現原來是叢林大河狹著萬噸泥沙,流經婆羅洲心髒,呼號著,鑽過那綿延一韆公裏的雨林,橫衝直撞來到坤甸灣,倏地放慢步伐,黃濤滾滾入海
评分文字絢爛,中文深入瞭熱帶雨林的腹地
评分語言復雜,意象過剩,讀起來又熱又纍
评分駢文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