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詩鑒賞與翻譯

中西詩鑒賞與翻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湖南人民齣版社
作者:辜正坤
出品人:
頁數:448
译者:
出版時間:1998-08
價格:18.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381777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翻譯
  • 詩歌
  • 中西文化
  • 詩論
  • 荒原
  • 英語@辜正坤
  • 現代派
  • 中西詩歌
  • 詩學鑒賞
  • 詩歌翻譯
  • 跨文化
  • 文學比較
  • 語言藝術
  • 詩歌賞析
  • 翻譯理論
  • 古典詩歌
  • 現代詩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作 者 簡 介

辜正坤,四川人,北京大學英語係教授,文學博士,碩士研

究生導師,北京大學文化文學與翻譯研究學會會長兼北大中

文係比較所教授和四川師範大學教授,法中文藝協會理事,美

國名人傳記研究院顧問,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理事兼中莎會

北大分會會長,《世界文學與翻譯研究》雜誌主編。曆獲北京

大學科研成果著作一等奬、北京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奬、

全國首屆中青年翻譯理論優秀奬、全國圖書金鑰匙奬等。國

際上曾獲由美國傳記研究院頒發的“二十世紀成就奬”和“國

際文化榮譽奬”。國畫水墨荷花曾獲1996中國芙蓉杯詩書畫

大奬賽優秀奬。有關辜正坤的傳記已收入美國傳記研究院編

纂齣版的《全球領先人物500名》(第3版)一書、英國劍橋《國

際知識界名人錄》(第11版)以及香港中國國際交流齣版社齣

版的《世界名人錄》(1997年版)等十多種辭書。辜正坤的主

要著、譯、編著作有《莎士比亞研究》(英文版)(巴黎莎士比亞

同人社,1993),《東西詩研究閤璧論》(香港新世紀齣版社,

1993),《世界名詩鑒賞詞典》(北京大學齣版社,1990),《世界

詩歌鑒賞大典》(颱灣地球齣版社,1992),《林肯文集》(下捲)

(三聯書店,北京,1993),《第三世紀》(人民齣版社,1990),《中

國20世紀純抒情詩精華》(作傢齣版社,1990),《老子英譯》

(香港1993;北京大學齣版社,1995),《英國浪漫派散文精華》

(作傢齣版社,1989),《毛澤東詩詞譯注》(英文版)(北京大學

齣版社,1993),《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譯林齣版社,1997),

《中國曆代名詩300首評注》(北京齣版社,1998),《外國名詩

300首評注》(北京齣版社,1998),《英文鑒賞詞典》(詩歌散文

捲)(天津人民齣版社,1998),《未來之路》(北京大學齣版社,

1996)等21部作品。辜正坤曾為北京大學研究生講授過莎士

比亞、詩歌、翻譯理論與技巧、英國文學史,古希臘、羅馬文學

史等課程。1993年應邀任聯閤國教科文總部(巴黎)翻譯;辜

曾在國內外用英漢兩種文字發錶過各類學術文章100餘篇。

AbouttheAuthor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東方詩壇之冠:中國古代詩論
緒論
漢詩鑒賞五象美論
一、漢詩視象美
語意視象美
語形視象美
二、漢詩音象美
節奏與韻式:一元與多元
音義同構現象與漢詩音象美
三、漢詩義象美
四、漢詩事象美
五、漢詩味象美
畫味
韻味
氣味
氣骨味
氣質味
氣勢味
情味
小結
第二章 中國詩壇的現當代復興
中國20世紀純抒情詩綜論
第三章 西方詩壇之冠:古希臘詩歌
希臘詩通論
古典時期
宗教詩歌
史詩
抒情詩
詩體傳奇
諷刺詩
教諭詩
現代希臘詩歌
第四章 西方詩壇中興之冠:英國詩歌
英國詩通論
英語早期詩歌
文藝復興時期詩歌
古典派詩人
浪漫派詩人
維多利亞王朝詩人
現代詩人
第五章 詩義鈎玄錄
第六章 中西詩陰陽對立七大潮
第七章 詩歌鑒賞十角度
1.時間角度
2空間角度
3.作者角度
4.作品角度
5.讀者角度
被動讀者角度
主動讀者角度
6.年齡角度
7.性彆角度
8.社會文化角度
9.闡釋者角度
10.譯者角度
第八章 中西詩五功能與鑒賞五標準
詩歌的五功能及其互補性
詩歌的五功能與陰陽元泛詩的關係
詩歌五功能與鑒賞五標準
詩歌鑒賞五標準和十角度的應用
論點甲:語言雕琢的詩是好詩
論點乙:語言雕琢的詩不是好詩
論點丙:李白杜甫優劣論
第九章 中西詩翻譯與翻譯標準多元互補論
一、總論
翻譯標準難題何以久攻不剋?
何謂立體思維方式?
具體翻譯標準不可能隻有一個
翻譯標準多元化
翻譯的絕對標準就是原作本身
翻譯的最高標準是最佳近似度
標準係統:絕對標準―最高標準―具體標準
標準係統劃分的重要性
翻譯標準係統內部的辯證關係
近似度與原作―譯作球形空間比較
翻譯標準係統中的可變主次標準問題
多元翻譯標準的互補性
多元互補翻譯標準的實際意義
二、多元化翻譯標準存在的客觀依據
翻譯的多功能
翻譯的第一功能:摹擬信息
翻譯的第二功能:揭示思維模式
翻譯的第三功能:翻譯活動本身的審美娛樂性
翻譯的第四功能:豐富譯入語
翻譯的第五功能:縮小世界語言距離
人類審美趣味多樣化
讀者及譯者的多層次
小結
三、直譯與意譯問題
四、詩歌可譯與不可譯問題
五、翻譯是科學還是藝術問題
六、超過原作的譯作是最佳譯作辨
七、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是化境辨
八、多元互補翻譯標準與西詩漢譯詞麯體問題
九、中詩西漸譯例品味
對西方漢學傢《關難》英譯之批評
第十章 中國詩鑒賞舉隅
第十一章 西方詩鑒賞舉隅
第十二章 中西詩比較管窺
中西詩壇兩絕唱:《荒原》與《鳳凰涅�》
詩人與詩威
《奧義書》與泛神論
水火與生死
中西詩餘論
中西詩與當代人類的命運
中西詩理相通論
萬理萬教相貫同源互補論
後記
作者簡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高中時候的啓濛讀物。

评分

高中時候的啓濛讀物。

评分

高中時候的啓濛讀物。

评分

高中時候的啓濛讀物。

评分

高中時候的啓濛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