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贱、汉画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一九八一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八八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科学荣誉博士学位。著有《批评哲学的制度——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等书。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似乎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中国美学史。和叶朗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相比,我觉得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更是一种自我理解的心灵书写;而《中国美学史大纲》则更多的是倾向于在一种意识形态的规范语境内严谨客观的介绍。所以读《美的历程》,对于我这...
评分一、龙飞凤舞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与其说审美,不如更多的说是图腾。 早期传达的更多是活泼、生动、纯朴、天真。是一派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晚期则转向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 原因是母系社会逐渐转向父系社会。进入早期的宗法制,大规模的杀戮开始。艺术更多...
评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似乎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中国美学史。和叶朗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相比,我觉得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更是一种自我理解的心灵书写;而《中国美学史大纲》则更多的是倾向于在一种意识形态的规范语境内严谨客观的介绍。所以读《美的历程》,对于我这...
评分观念意识物态话活动。 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 人面蛇身(或龙身)在北、西、南均甚多,唯东较少。 龙是蛇的夸张、增补和神化。 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中国东方集团的另一个图腾符号。 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凤是鸟的神化。 ...
评分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21588.entry 两书联评:从《美的历程》到《汉字的魔方》 之所以把这两本书放到一起说,不只是因为这两本书是我连着读的,还由于,这两本书都谈到了一回事,就是围绕一件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到底...
真是一场美的巡礼,语言很美,也带着我在想象中去理解“有意味的形式”了。
评分中华艺术的鸟瞰,大享受
评分中国美学史推荐这本(天津社科院08年修订彩图版比三联的好)。据说学术界评价李泽厚的见识也就一般,不过对于外行人来说已很是不错,特别实用。
评分断断续续终于看完啦。。。
评分大师级掉书袋。全书七成都是自我陶醉的梦呓,剩下的三成却常常灵光乍现,但仅这三成,也足够让你大呼过瘾了。艺术老李是门外汉,强行写起来,不温不火的没什么意思。写得最好的是文学,写建安的到晋宋的忧郁「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那种六千万人死一半,生民百遗一的哀默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平民、贵族谁都逃不过,齐彭殇为妄作,越是颓废消极,就是世间越是留恋,「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样的世界,宗教也是苦难的,割肉贸鸽、舍身饲虎,宗教的荒诞悲剧就是人世的荒诞悲剧,唯有如此,来生才显得值得期盼。所以魏晋的佛像,仙风道骨全然不食人间烟火,凡人唯有匍匐在其脚下。而隋唐的佛就慈眉善目,亲近人间;壁画也不是饲虎卖儿,而是净土佛国,都是奇花异草,飞檐琼楼,全然现世的天堂……不一而足,如果诗书读得多,看起来颇有味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