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據通信基礎
1.1數據通信概述
1.1.1數據與信號
1.1.2信號的類型
1.1.2.1模擬信號
1.1.2.2數字信號
1.1.3信號頻譜
1.1.3.1重復矩形脈衝序列信號頻譜
1.1.3.2單個矩形脈衝信號的頻譜
1.1.4數據通信係統
1.1.4.1什麼是數據通信
1.1.4.2數據通信係統
1.1.4.3數據通信係統的連接方式
1.1.4.4數據通信係統的通信方式
1.2數據傳輸
1.2.1數據傳輸速率
1.2.1.1波特(band)
1.2.1.2比特(bit)
1.2.2模擬傳輸和數據傳輸
1.2.2.1模擬數據―模擬信號傳輸
1.2.2.2數字數據一模擬信號傳輸
1.2.2.3數字數據―數字信號傳輸
1.2.2.4模擬數據―數字信號傳輸
1.2.2.5脈衝編碼調製(PCM,PulseCod eModulation)
1.2.3基帶傳輸
1.2.4頻帶傳輸
1.2.5寬帶(BRR ,broad band) 傳輸
1.2.6信道(Channel)
1.2.6.1信道概念
1.2.6.2信道類型
1.2.6.3信道特性
1.3傳輸介質
1.3.1硬介質
1.3.1.1雙絞綫纜
1.3.1.2同軸電纜
1.3.1.3光 纜
1.3.1.4硬介質比較
1.3.2軟介質
1.3.2.1電磁波傳輸
1.3.2.2衛星通信(satellitecomunication)
1.4傳輸損害
1.4.1外部傳輸損害
1.4.2內部傳輸損害
1.4.3信噪比
1.4.4對付傳輸損害的方法
2 數據通信技術
2.1數據傳輸的同步
2.1.1傳輸介質上的定時
2.1.2數據傳輸的同步方式
2.1.2.1異步傳輸
2.1.2.2同步傳輸
2.1.2.3同步傳輸的應用
2.2計數體係與傳輸代碼
2.2.1計數體係
2.2.2傳輸編碼
2.3調製與解調
2.3.1什麼是調製與解調
2.3.2為什麼要進行調製
2.3.3調製技術
2.3.3.1模―模調製
2.3.3.2數一模調製
2.4多路復用技術
2.4.1頻分多路復用(FDM)技術
2.4.1.1FDM原理
2.4.1.2FDM的其他應用
2.4.2時分多路復用(TDM)技術
2.4.2.1TDM原理
2.4.2.2隔位掃描技術
2.4.2.3隔字符掃描技術
2.4.2.4數字信號分級
2.4.2.5T1多路復用器
2.4.3統計時分多路復用(STDM)技術
2.5數據交換
2.5.1電路交換(CicruitSwitching)
2.5.1.1空分電路交換
2.5.1.2時分電路交換
2.5.2存儲交換(StoreandForwardSwitching)
2.5.2.1報文交換
2.5.2.2報文分組交換
2.6檢錯與糾錯
2.6.1數據傳輸中産生差錯的原因與類彆
2.6.2差錯控製
2.6.3檢錯與糾錯的基本方式
2.6.3.1檢錯法
2.6.3.2前嚮糾錯
2.6.3.3混閤糾錯
3 串行通信
3.1概 述
3.2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3.2.1數據編碼
3.2.2通信方式
3.2.2.1異步通信
3.2.2.2同步通信
3.2.3數據傳送方式
3.2.4串行數據傳送的速度
3.2.5字符集與碼
3.2.5.1ASCII字符集
3.2.5.2漢字編碼
3.2.6串行通信硬件
3.2.6.1調製解調器
3.2.6.2通信適配器
3.2.6.3RS―232―C
3.2.7串行通信軟件
3.2.7.1安裝和設置
3.2.7.2調製解調器的控製
3.2.7.3數據控製功能
3.2.7.4數據操作功能
3.2.7.5特殊功能
3.2.7.6終端仿真
3.2.7.7文件傳輸協議
3.3微機串行通信
3.3.1用C語言進行異步串行通信說明
3.3.2情況分析
3.3.3BIOS異步串行通信
3.3.3.1串行口的初始化
3.3.3.2嚮串行口發送一個字節
3.3.3.3接收一個字符
3.3.3.4檢查串行口狀態
4 計算機網絡概述
4.1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4.1.1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4.1.2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4.1.3計算機網絡結構
4.1.3.1網絡單元
4.1.3.2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4.2計算機網絡的體係結構和協議
4.2.1通信過程
4.2.1.1通信過程概述
4.2.1.2通信控製
4.2.1.3通信功能
4.2.2計算機網絡的協議
4.2.2.1協議的概念
4.2.2.2協議的功能
4.2.2.3協議的特性分類
4.2.2.4協議的基本特點
4.2.3計算機網絡的分層體係結構
4.2.3.1概 述
4.2.3.2開放係統互連參考模型
4.2.3.3IBM的SNA
4.2.3.4IBM的係統應用結構SAA
4.3計算機網絡的類型
4.3.1廣域網(WAN)和局域網(LAN)
4.3.2專用網和公共網
4.3.3單主機網絡和多主機網絡
4.3.4同機種網絡和異機種網絡
4.3.5其他分類法
4.4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5 計算機局域網(LAN)
5.1概 述
5.2計算機局域網的組成
5.2.1LAN的硬件組成
5.2.1.1工作站(Workstartion)
5.2.1.2服務器(Server)
5.2.1.3通信綫路及其附屬設備
5.2.1.4網 卡
5.2.2LAN的軟件
5.2.2.1LAN的軟件組成
5.2.2.2局域網的網絡操作係統
5.3局域網的物理連接形式―― 拓撲結構
5.3.1總綫型拓撲結構
5.3.2環型拓撲結構
5.3.3星型拓撲結構
5.3.4星一環結構
5.3.4.1環型拓撲結構的潛在問題
5.3.4.2星一環體係結構
5.3.4.3環網橋
5.4局域網協議及其標準
5.4.1LAN標準化的主要內容
5.4.1.1局域網絡硬件的標準化
5.4.1.2局域網絡協議的標準化
5.4.1.3局域網絡係統的標準化
5.4.2局域網的OSI模型
5.4.2.1局域網協議的IEEE802標準
5.4.2.2局域網的OSI模型描述
5.4.3高層協議
5.4.3.1LAN通信協議
5.4.3.2分布式文件係統(AFPNFSSMBRFS)
5.4.3.3通信機製(IPC,有名管道,NetBIOS)
5.4.3.4傳輸協議(SPX/IPX,TCP/IP)
5.5LAN介質訪問控製方式
5.5.1介質訪問控製方法的分類
5.5.2爭用技術
5.5.2.1ALOHA技術
5.5.2.2CSMA技術
5.5.2.3CSMA/CD技術
5.5.2.4隨機退避時延算法
5.5.3環訪問技術
5.5.3.1令牌傳送
5.5.3.2令牌總綫(Token一Bus)工作原理
5.6幾種典型的LAN
5.6.1Ethernet(以太網)
5.6.1.1標準以太網(10BASE一5)
5.6.1.23十網絡
5.6.1.3以太網的發展
5.6.1.4韆兆位以太網
5.6.2令牌環網(TokenRing)
5.6.2.1概 述
5.6.2.2主要技術指標
5.6.2.3TokenRing幀結構
5.6.2.4硬件配置
5.6.2.5IBMTokenRing局域網絡的軟件
5.6.2.6高速令牌環網
5.6.3AT&TSTARLAN網絡
5.6.3.1概 述
5.6.3.2AT&TSTARLAN軟件的兼容性
5.6.3.3AT&TSTARLAN網絡服務項目
5.6.3.4STARLAN網的電子郵件
5.6.3.5MS一DOS至MS一DOS環境
5.6.3.6MS―DOS至UNIX環境
5.6.3.7UNIX至UNIX環境
5.6.3.8AT&TSTARLAN網絡的性能特點
5.6.3.9AT&TSTARLAN網絡工作站
5.6.3.10STARLAN硬件的組成
5.6.3.11STARLAN軟件的組成
5.6.3.12網絡訪問單元(NAU)
5.6.3.13AT&TSTARLAN網絡菊花鏈結構
5.6.3.14網絡擴充單元(NEU)
5.6.3.15A& TSTARLAN網絡室內星型結構
5.6.3.16擴充型室內星型結構
5.6.3.17AT&TSTARLAN網絡接綫間星型
結構
5.6.3.18AT&TSTARLAN網絡兩級接綫間
星型結構
5.6.3.19網絡中斷器(NRU)
5.6.3.20 AT&TSTARLAN網絡與信息係統網絡
(ISN)的連接
5.6.3.21 ISN接口模塊(SLIM―B,SLIM―C)
5.6.3.22 RS―232一C網絡訪問單元
(RS―232―CNAU)
5.6.3.23AT&TSTARLAN網絡的限製
5.6.4Novell網絡
5.6.4.1網絡策略及體係結構
5.6.4.2NetWare協議
5.6.4.3NetWare接口技術
5.6.4.4NetWare的安全保密功能
5.6.4.5NetWare容錯技術
5.6.4.6NetWare5
5.6.5Arcnet
5.6.5.1Arcnet的硬件組成
5.6.5.2Arcnet的拓撲結構
5.6.5.3Arcnet的訪問控製方式
5.6.5.4Arcnet特性
5.6.6對等網絡――超根
5.6.6.1對等式LAN特點及産品
5.6.6.2網絡增值服務
5.6.6.3什麼是“超根”
5.6.6.4從網絡操作係統角度看“超根”
5.6.6.5“超根”對等網的實現方案
5.6.6.6硬件的環境
5.6.6.7從用戶角度看“超根”
5.6.6.8超根對等網中的單機操作
5.6.6.9用戶通過超根對等網操作網上的非本機資源
5.6.6.10超根對等網的應用
5.7光縴分布數據接口(FDDI)
5.7.1概 述
5.7.2FDDI的一般結構
5.7.3FDDI的體係結構
5.7.3.1介質訪問控製(MAC)子層
5.7.3.2FDDI的物理層(PHY)
5.7.3.3物理介質子層(PMD)
5.7.3.4站管理(SMT)
5.7.4FDDI係列標準
5.7.5FDDI網絡的應用
5.7.5.1高速辦公室網
5.7.5.2後端局域網
5.7.5.3主乾局域網
5.7.6FDDI應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5.8局域網絡的研究與開發
5.8.1綜閤(或集成)網絡的開發研究
5.8.2通信接口及通信協議芯片化
5.8.3高層協議標準化
5.8.4新型傳輸介質的開發和應用
5.8.5局域網網際互連
5.8.6局域網係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的研究
5.9如何配置局域網和分析網絡性能
5.9.1網絡的配置策略
5.9.1.1選擇策略
5.9.1.2對網絡技術指標的考慮
5.9.2網絡性能的分橋方法
5.9.2.1分析指標
5.9.2.2分析方法
5.9.3局域網通信量分析
5.9.3.1一個工作站情況
5.9.3.2兩個工作站情況
5.9.3.3多個工作站工作的情
5.9.4局域網絡信道利用率分析
5.9.4.1令牌傳送信道控製的利用率分析
5.9.4.2CSMA/CD信道控製利用率分析
5.10虛擬LAN(VLAN)技術
5.10.1VLAN的齣現
5.10.2VLAN的技術
5.10.3VLAN的新特性
5.10.3.1良好的適應性和優異的高性能
5.10.3.2建立連接關係
5.10.4基於交換式以太網的VLAN應用
5.10.5基於ATM網絡的VLAN應用
5.10.5.1LAN仿真技術和VLAN
5.10.5.2IPOA(IPOverATM)技術和VLAN
5.10.6綜 述
5.11局域網中的802.1P和802.1Q
規範
6 計算機網絡應用問題
6.1開放係統
6.1.1開放係統概念
6.1.2開放係統的特徵
6.1.3與開放係統有關的工業標準
6.1.3.1操作係統與各種應用程序的接口
6.1.3.2OS與其他計算機的接口
6.1.3.3OS在人機交互界麵上的標準
6.2係統集成
6.2.1係統集成的概念
6.2.2係統集成的發展原因
6.2.3CIMS的集成思想
6.2.4係統集成在網絡設計中的應用
6.2.4.1提供高效的網絡解決方案
6.2.4.2提供可靠的多級容錯的網絡
6.2.4.3提供網絡管理係統
6.2.4.4網間互連技術
6.2.4.5綜閤布綫係統
6.2.4.6提供豐富的軟件
6.3客戶機/服務器係統
6.3.1什麼是客戶機/服務器係統
6.3.2從傳統的計算機到Client/Server
(C/S)計算機
6.3.3客戶機/服務器係統及其技術
6.3.3.1遠程過程調用(RPC)
6.3.3.2分布式數據庫(DDBMS)
6.3.3.3文件傳輸
6.3.4Client/Server 計算機係統
的優點
6.3.4.1極高的運行性能
6.3.4.2中央式數據監察管理
6.3.4.3擴充升級自如(Scalability)
6.3.4.4開放式平颱
6.3.5應用實例
6.3.6DBMSServer――後端開發工具
6.3.7Client端應用開發工具
6.3.7.1Uniface
6.3.7.2PowerBuilder
6.3.8影響C/S應用係統性能的主要因素
6.3.9客戶機/服務器係統建設
6.3.9.1OA(辦公自動化)係統的客戶機/服務器體係
6.3.9.2“CIMS/MRPI應用軟件係統”項目中的
客戶機/服務器結構
6.3.9.3AMP投資公司有價證券管理係統
的“縮小化”
6.3.10C/S應用開發麵臨的主要難點
6.3.11Client/Server與Fileserver之間的區彆
6.3.12FoxPRO/Novell平颱如何嚮C/S轉換
6.4網絡數據庫
6.4.1特 點
6.4.1.1具有並發控製功能,能保證數據一緻性
6.4.1.2具備數據安全性處理
6.4.1.3數據處理能力增強
6.4.2並發控製的常用方法――鎖
6.4.2.1什麼是鎖
6.4.2.2死 鎖
6.4.2.3預防死鎖
6.4.2.4死鎖的檢測與恢復
6.4.3目前流行的網絡數據庫係統
6.4.3.1xBASE類
6.4.3.2NovellBtrieve
6.4.3.3Oracle
6.4.4網絡數據庫係統的選擇
6.4.4.1數據庫係統本身的技術指標
6.4.4.2數據庫係統技術及性能
6.4.4.3數據庫本身或第三方廠傢是否提供所需功能
6.4.4.4網絡規模
6.4.4.5漢字環境
6.4.4.6編程人員
6.4.4.7性能價格比
6.4.5網絡數據庫係統的開發
6.4.5.1開發網絡數據庫應用軟件的基本要求
6.4.5.2網絡數據庫應用軟件的編程
6.4.5.3網絡數據庫編程的一般步驟
6.4.5.4網絡數據庫編程注意事項
6.4.5.5常用的編程優化方法
6.4.6網絡數據庫係統的維護
6.4.6.1數據庫備份
6.4.6.2齣錯處理
6.4.6.3對數據庫係統參數及變量進行調整
6.4.7在廣域網上的分布數據庫綜閤管理係統
6.4.8微機局域網上的數據庫
6.4.8.1LAN上的數據庫産品
6.4.8.2運行環境的網絡化
6.4.8.3總體結構的開放化
6.4.8.4應用對象的多樣化
6.5Windows的網絡功能
6.5.1Windows網絡係統
6.5.2Windows網絡係統與Novell網絡的比較
6.5.3Windows網絡係統的建立
6.5.3.1WindowsforWorkgroup
6.5.3.2WindowsNT
6.5.3.3Windows95
6.5.3.4MicrosoftNetworksClient
6.5.4Windows網絡係統的使用
6.5.5WindowsNT的內置網絡
6.5.5.1與OSI參考模型對照
6.5.5.2關於內置網絡
6.6幀中繼工作原理及工其標準化
6.6.1概 述
6.6.2幀中繼的技術特點
6.6.3幀中繼的工作原理
6.6.3.1幀結構
6.6.3.2幀捨棄和恢復
6.6.3.3阻塞管理
6.6.3.4交換虛電路(SVC)和永久虛電路(PVC)
6.7計算機網絡的新技術―― 異步
傳輸方式(A TM)
6.7.1概 述
6.7.2ATM的概念
6.7.2.1統一的信息傳輸單位
6.7.2.2復用方式
6.7.3ATM的主要特點
6.7.3.1ATM采用星狀結構,經交換方法訪問數據
6.7.3.2ATM以固定長度的單元來傳送與交換
6.7.3.3ATM為用戶提供瞭規模可縮放的網絡
6.7.4ATM的優勢
6.7.5戰略意義
6.7.6ATM對信息技術的影響
6.7.7ATM技術
6.7.7.1ATM對連網結構的修改
6.7.7.2ATM單元
6.7.7.3ATM交換機
6.7.7.4ATM虛連接
6.7.8ATM通信協議與標準
6.7.8.1ATM協議參考模型的組成
6.7.8.2ATM的標準化工作
6.7.9ATM的服務
6.7.10ATM的應用
6.7.11ATM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6.7.11.1ATM 尋址機製
6.7.11.2ATM信號約定
6.7.11.3控製點的設計
6.7.11.4流量控製
6.7.11.5ATM網絡的接口
6.7.12ATM網絡的管理
6.7.12.1三種網絡管理類型
6.7.12.2擁擠管理
6.7.12.3服務質量(QOS)
6.7.12.4內部管理
6.7.12.5外部特徵
6.7.12.6清除障礙
6.8計算機網絡互連
6.8.1概 述
6.8.2網絡互連的基本要求
6.8.3不同網絡之間的差彆
6.8.4網絡互連技術
6.8.4.1網卡技術
6.8.4.2中繼器(Repeater)
6.8.4.3集綫器(HUB)
6.8.4.4網橋(Bridge)
6.8.4.5路由器(Router)
6.8.4.6橋式路由器(Brouter)
6.8.4.7網關(Gateway)
6.8.5TCP/IP
6.8.5.1TcP/IP簡介
6.8.5.2TCP/IP體係結構
6.8.5.3互連網協議集
6.8.5.4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
控製協議
6.8.5.5用戶數據報文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6.8.5.6TCP/IP上三層服務協議
6.8.5.7文件傳輸協議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6.8.5.8TFTP(TrivialFileTransfer)
6.8.5.9電子郵件協議SMTP(Simple Mail Transport
Protocol)
6.8.5.10區域名字服務DNS(DOmain Name Service)
6.8.5.11符閤TCP/IP和OSI協議的網絡互連實例
6.9多層交換技術
6.9.1什麼是多層交換技術
6.9.2交換與路由
6.9.2.1交換技術轉發數據
6.9.2.2路由器轉發數據
6.9.2.3提高硬件性能,不能解決路由器形成的網絡
瓶頸問題
6.9.2.4交換機與路由器的結閤
6.9.3多層交換技術的功能
7 應用性計算機網絡係統
7.1國際互聯計算機網絡Internet
(簡稱因特網)
7.1.1什麼是Internet
7.1.2Internet的發展形成過程
7.1.3Internet的規模
7.1.4Internet開發過程
7.1.5Internet上的資源
7.1.6Internet提供的十大基本信息服務
7.1.6.1遠程登錄服務Telne
7.1.6.2文件傳送服務FTP
7.1.6.3電子郵件服務(E-mail)
7.1.6.4郵件服務器服務
7.1.6.5名址服務
7.1.6.6文檔查詢服務
7.1.6.7網絡新聞服務
7.1.6.8Gopher服務
7.1.6.9WAIS服務
7.1.6.10WWW服務
7.1.71nternet網的管理
7.1.7.1Internet網的管理機構和技術
支持機構
7.1.7.2Internet的域名管理DNS與IP地址
分配
7.1.8Internet的工作文件RFC
7.1.9Interent的網絡服務機構
7.1.10如何加入Internet
7.1.10.1單機入網
7.1.10.2局域網入網
7.1.11訪問Interent資源的方法
7.1.11.1通過finger命令
7.1.11.2拷貝遠程計算機上的文件
7.1.12Intranet(內部網)
7.1.13Intraent的規劃與設計
7.1.13.1自身特色
7.1.13.2需求分析
7.1.13.3服務類型
7.1.13.4網絡設計
7.1.13.5與Interent的連接與建立防火牆
7.1.13.6網絡設備的選擇
7.1.13.7業務係統的開發與原有信息係統
的集成
7.1.14Extranet
7.1.14.1什麼是Extranet
7.1.14.2什麼是Extranet與Internet、Intranet
的關係
7.1.14.3建立Extranet的意義
7.1.14.4Extranet的類型及其應用
7.1.14.5小 結
7.1.14.6Extranet與電子商務
7.1.15Java(爪哇)
7.1.16Internet的未來
7.1.16.1Internet的未來與信息高速公路
7.1.16.2安全問題
7.1.16.3在未來的二到五年內,Internet所麵臨的
最棘手的技術問題
7.1.16.4在未來的二到五年內,Internet所麵臨的
最麻煩的業務問題
7.1.16.5在未來的二到五年內,Internet所麵對的
最嚴重的社會問題
7.1.17Internet進入中國
7.1.18因特網與我國的網絡發展
7.2公共數據網(PDN)
7.2.1公共數據網的形成
7.2.2數據交換技術的演進
7.2.2.1電路交換
7.2.2.2報文交換
7.2.2.3分組交換
7.2.3公共數據網的發展
7.2.3.1新的交換方式的探討
7.2.3.2網絡體係結構的標準化
7.2.4分組交換公共數據網
7.2.4.1網絡構成
7.2.4.2用戶進網接口標準
7.2.4.3X.25――標準用戶網絡接口協議
7.2.5網際互連
7.2.5.1網際互連的要求和方式
7.2.5.2采用X.25網關進行網際互連
7.2.5.3采用X.75網關進行網際互連
7.2.6中國公用分組交換網(CHINAPAC)
發展過程
7.2.6.1CHINAPAC現狀
7.2.6.2CHINAPAC所提供的業務功能
7.2.6.3CHINAPAC可提供的新業務功能
7.2.6.4利用CHINAPAC可開放的數據通信
新業務
7.3計算機化分支交換網
7.3.1概 述
7.3.2從模擬式PABX到計算機式的CBX
7.3.3PABX 方法
7.3.3.1PABX體係結構
7.3.3.2PABXLAN
7.3.4計算機化分支交換網(CBX)
7.3.4.1CBX的特點
7.3.4.2CBX對數據交換的要求
7.3.4.3電話呼叫處理的要求
7.3.4.4CBX網
7.3.4.5CBX的組成
7.3.4.6關鍵接口
7.3.4.7辦公自動化係統中CBX的應用
7.3.5如何利用電話網進行數據通信
7.4高速光縴通信係統
7.4.1引 言
7.4.2影響高速傳輸的因素與改進措施
7.4.2.1光 縴
7.4.2.2光 源
7.4.2.3接收器件及接收靈敏度
7.4.3光放大器的作用
7.4.3.1光放大器的種類
7.4.3.2應用形式
7.4.4光縴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7.4.5我國光縴通信的現狀與發展方嚮
7.5視頻通信
7.5.1概 述
7.5.2相關技術分析和標準
7.5.2.1壓 縮
7.5.2.2數字信號傳輸
7.5.2.3數據存儲
7.5.2.4基礎技術及設施
7.5.2.5標 準
7.5.3服務及其産品
7.5.3.1基本可視電話服務
7.5.3.2ISDN 可視電話服務
7.5.3.3其他視頻服務
7.6綜閤業務數字網(ISDN)
7.6.1概 述
7.6.2ISDN的定義
7.6.3ISDN的特點
7.6.3.1通信業務的綜閤化
7.6.3.2實現高可靠性及高質量的通信
7.6.3.3使用便利
7.6.3.4費用抵廉
7.6.3.5通信網中的功能分散
7.6.4ISDN網絡體係
7.6.4.1ISDN的網絡構成
7.6.4.27號信令係統
7.6.4.3ISDN係統體係結構
7.6.5ISDN的業務
7.6.5.1承載業務
7.6.5.2用戶終端業務
7.6.5.3補充業務
7.6.6ISDN的用戶一網絡接口
7.6.6.1ISDN用戶―網絡接口的功能
7.6.6.21SDN用戶―網絡接口的參考配置
7.6.6.3通路類型和接口結構
7.6.6.4ISDN用戶―網絡接口協議
7.6.7寬帶ISDN
7.6.7.1嚮B―ISDN發展的背景
7.6.7.2B一ISDN 業務種類及其主要應用
7.6.7.3B―ISDN 的關鍵技術
7.6.7.4寬帶ISDN中的視頻編碼
7.6.8ISDN標準化
7.6.8.1藍皮書的要點
7.6.8.2ISDN的國際標準――CCITT的I係列
建議
7.6.9ISDN的應用
7.6.9.1基於計算機應用的主叫用戶綫標識
7.6.9.2ISDN在局域網上的應用
7.6.9.3文件傳送
7.6.9.4銷售點的經營和管理
7.6.9.51SDN在屏幕共享中的應用
7.6.9.6ISDN的視頻應用
7.6.9.7遠端教學
7.6.9.8醫 療
7.6.9.9自動讀錶係統
7.6.9.10接入幀中繼業務
7.6.9.11在傢辦公
7.6.10如何利用現有電話網實現ISDN
7.6.10.1多種業務的綜閤
7.6.10.2實現ISDN的方法
7.7計算機無綫數據通信網絡
7.7.1需求與問題
7.7.2無然數據通信網絡的主要技術特點
7.7.3分組無綫網(PRnet)
7.7.3.1概 述
7.7.3.2PRnet發展概況
7.7.3.3分組無綫網的概念
7.7.3.4分組無綫網TNC的硬件體係
7.7.3.5網絡的協議體係
7.7.3.6PRnet的特點
7.7.3.7應用環境
7.7.4無綫局域網
7.7.4.1無綫局域網的分類
7.7.4.2無綫局域網的標準化
7.7.4.3無綫LAN産品實例――WaveLAN
7.7.4.4計算機無綫網絡在我國應用探討
7.7.5擴展頻譜(SS)通信技術
7.7.5.1AM和FM調製技術
7.7.5.2SS調製技術
7.7.5.3擴頻基本概念
7.7.5.4直接序列調製係統(DS―SS)
7.7.5.5跳頻擴頻技術(FH―SS)
7.7.5.6跳時係統(TH―SS)
7.7.5.7混閤調製(DS/FH)
7.7.5.8擴展頻譜通信的應用
7.7.5.9無綫通信技術與LAN
7.8移動通信
7.8.1移動通信的發展曆程
7.8.2個人手持電話
7.8.3數字化移動通信正式進入新時代
7.8.4蜂窩移動電話(PDC )
7.8.4.1三種數字蜂窩網標準
7.8.4.2PDC技術
7.8.4.3大容量數字蜂窩係統
7.8.4.4結構緊湊的終端
7.8.4.5ISDN及分組服務
7.8.4.6國際漫遊
7.8.4.7小尺寸的基站
7.8.4.8證實和加密
7.8.4.9可用終端
7.8.4.10相關的技術
7.8.5專用移動通信係統
7.8.6無中心控製移動通信係統
7.8.7無綫尋呼係統
7.8.7.1無綫尋呼的發展
7.8.7.2國際尋呼業務
7.8.8無繩電話
7.8.9移動衛星通信
7.8.10發展趨勢
7.9個人通信
7.9.1個人通信的概念
7.9.2個人通信的原由
7.9.3無綫個人通信的主要技術
7.9.4當前主要的個人通信係統
7.9.4.1時分多址(TDMA)係統(以GSM係統為例)
7.9.4.2碼分多址(CDMA)係統
7.9.4.3移動衛星係統
7.9.5個人通信的發展趨勢
7.10智能網絡
7.10.1智能網絡(IN)的概念及類型
7.10.2智能網的體係結構
7.10.2.1A1型IN的結構
7.10.2.2關於A1型IN的幾點說明
7.10.2.3A2型IN的基本構成
7.10.3A2型智能網提供的電信新業務
8 計算機網絡應用
8.1 電子郵件
8.1.1什麼是電子郵件
8.1.2E一mail係統的基本組成
8.1.3E―mail係統的標準
8.1.4郵件係統的三種係統結構
8.1.4.1文件共享式
8.1.4.2UNIX方式
8.1.4.3C/S方式
8.1.5企業級郵件係統的建設
8.1.5.1異構電子郵件係統的問題
8.1.5.2E―BACKBONE的構成
8.1.6X.400係列建議
8.1.6.1係列建議內容概要
8.1.6.2X.400(88)修改和補充的內容
8.1.6.3MHS的顯著特點
8.1.7電子郵件功能
8.1.7.1電子郵件係統的工作過程
8.1.7.2具體功能描述
8.1.8我國的電子郵件係統
8.1.8.1係統結構與配置
8.1.8.2係統特點
8.1.8.3係統功能
8.1.8.4用戶入網方式
8.1.8.5PCMail
8.1.9中文E―mail
8.1.10X.400的發展前景
8.1.11X.400的問題
8.1.11.1X.400編址存在的問題
8.1.11.2網關問題
8.1.11.3投 資
8.1.11.4目錄的同步更新
8.1.11.5兼容性
8.2衛星定位係統 GPS
8.2.1.什麼是GPS
8.2.2GPS的工作原理
8.2.2.1係統組成
8.2.2.2定位原理
8.2.2.3測速原理
8.2.2.4差分GPS定位
8.2.3GPS 的應用
8.2.3.1軍 用
8.2.3.2民 用
8.3CIMS(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
計算機網絡
8.3.1概 述
8.3.2CIMS的係統結構
8.3.3CIMS的計算機網絡係統結構
8.3.3.1CIMS環境中的通信
8.3.3.2CIMS的計算機網絡
8.3.4CIMS環境中的特殊網絡
8.3.4.1MAP/EPA結構
8.3.4.2場地總綫(Field―Bus)協議
8.3.4.3製造報文規範(MMS)
8.3.5CIMS網絡技術的發展
8.3.5.1高速計算機網絡
8.3.5.2集成計算機網絡及服務平颱
8.3.5.3集成網絡管理係統
8.4網絡電話(IP電話)
8.4.1概 述
8.4.2分組話音
8.4.2.1話音在分組中實現的基本推動力
8.4.2.2大力發展分組話音的基本因素
8.4.2.3分組話音的網絡模式
8.4.3IP標準
8.4.4xDSL(數字用戶綫)
8.4.4.1什麼是xDSL
8.4.4.2xDSL技術的分類
8.4.5IP電話交換軟件
8.4.5.1概 述
8.4.5.2IP技術
8.4.6IP電話軟件簡介
8.4.6.1NetMeeting
8.4.6.2InternetPhone
8.4.6.3MediaRingTalk99
8.4.6.4VDOPhone
8.4.6.5PhoneFree
8.4.6.6Net2Phone
8.4.7怎麼打網絡電話
8.4.8IP電話的發展展望
8.5北航校園網
8.5.1方 案
8.5.2校園網組成
8.5.3網絡實施
8.5.4提供的服務
8.6智能大廈
8.6.1智能大廈的含義與結構
8.6.1.1先進的4C技術
8.6.1.2係統一體化集成
8.6.2智能大廈的集成管理係統
8.6.2.1智能大廈集成管理係統的優點
8.6.2.2智能大廈的一體化集成模式
8.6.2.3控製器集成模式的自主性和集成性
8.6.3服務功能的分配
8.6.3.1安全性方麵
8.6.3.2舒適性方麵
8.6.3.3便捷性方麵
8.6.4智能大廈的通信基礎設施
8.6.4.1通信係統的作用
8.6.4.2數字PBX
8.6.4.3LAN
8.6.4.4智能大廈中的綫纜係統
8.6.4.5ISDN的應用
8.6.4.6CSMA/CD10BASE―TLAN的應用
8.6.4.7令牌傳遞環形LAN的應用
8.6.4.8通信係統與大廈自動化和辦公自動化
係統的接口
8.6.5智能大廈的中樞樓宇控製係統
8.7信息基礎設施
8.7.1美國國傢信息基礎設施(NII)
8.7.1.1名 稱
8.7.1.2描 述
8.7.1.3起 源
8.7.1.4內 涵
8.7.1.5效 益
8.7.2我國信息基礎設施的模式
8.7.2.1觀 點
8.7.2.2國傢高速信息網結構
8.7.2.3發展我國信息基礎設施的關鍵技術
8.7.3建設中國信息化基礎結構(CII)的策略
8.7.3.1內 涵
8.7.3.2特 色
8.7.3.3立足國情,周密部署,建設CII
8.7.4“金橋工程”與“金”係列工程
8.7.5中國四大網絡
8.7.5.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8.7.5.2中國金橋網(ChinaGBN)
8.7.5.3中國科技網(CSTNet)
8.7.5.4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
8.7.6政府上網工程
8.7.6.1形 勢
8.7.6.2意 義
8.7.6.3條 件
8.7.6.4現 狀
8.7.6.5目 標
8.7.6.6內 容
8.7.6.7難度與措施
9 計算機網絡管理與安全
9.1網絡管理
9.1.1概 述
9.1.2網絡管理功能
9.1.2.1故障管理
9.1.2.2記賬管理
9.1.2.3配置管理
9.1.2.4性能管理
9.1.2.5安全管理
9.1.2.6管理功能間的相互關係
9.1.3網絡管理模型
9.1.4網絡管理協議
9.1.5網絡管理係統
9.1.5.1IBM的從網絡管理到係統管理
(SystemView)
9.1.5.2Novell公司的智能化網管軟件
ManageWise
9.1.6專傢係統的應用
9.2網絡安全
9.2.1概 述
9.2.1.1網絡安全的目的與功能
9.2.1.2網絡安全潛在的威脅
9.2.1.3計算機網絡安全方法學
9.2.2信息安全保護
9.2.2.1密 碼
9.2.2.2密碼學
9.2.2.3數據加密標準DES
9.2.2.4密鑰分配問題
9.2.2.5密鑰保護
9.2.3公開密鑰密碼技術
9.2.3.1什麼是公開密鑰密碼技術
9.2.3.2MIT算法
9.2.4應用於鏈路層的數據加密
9.2.4.1鏈路層數據加密器
9.2.4.2應用對象
9.2.4.3密鑰管理
9.2.4.4密鑰分配
9.2.4.5密鑰生成和存儲
9.2.4.6診斷能力
9.2.4.7抗乾擾結構
9.2.4.8斷電保護
9.2.5數字簽名
9.2.5.1數字簽名的提齣
9.2.5.2數字簽名的基礎
9.2.5.3確 認
9.2.5.4用公開密鑰密碼術實現數字簽名
9.2.5.5用常規密碼技術實現數字簽名
9.2.6網絡防病毒
9.2.6.1什麼是計算機病毒
9.2.6.2有哪幾種病毒程序
9.2.6.3防病毒技術
9.2.6.4網絡防病毒的基本方法和技術
9.2.7防火牆
9.2.7.1什麼是防火牆
9.2.7.2實現防火牆的主要技術
9.2.7.3防火牆的作用
9.2.7.4防火牆的不足之處
9.2.7.5防火牆體係結構
9.2.7.6防火牆體係結構的組閤形式
9.2.7.7內部防火牆
9.2.7.8防火牆的未來發展趨勢
9.2.7.9防火牆産品Firewall―1
10 計算機網絡的規劃、設計與實現
10.1計算機網絡的規劃
10.1.1方法與原則
10.1.1.1遵循係統工程方法
10.1.1.2依據需求建設網絡係統
10.1.1.3建設與應用同步
10.1.2調查與分析
10.1.2.1係統調查
10.1.2.2通信需求調查
10.1.2.3係統分析
10.1.3係統可行性分析
10.1.3.1體係結構分析
10.1.3.2確定網絡方案
10.1.3.3做齣預算
10.1.4建設基礎工程
10.1.5網絡係統選型
10.1.5.1網絡應用概述
10.1.5.2網絡方案選擇
10.1.5.3精選網絡設備
10.1.5.4網絡操作係統選擇
10.1.5.5網絡數據庫選擇
10.2計算機網絡係統設計
10.2.1網絡係統設計原則
10.2.2計算機通信設計
10.2.2.1通信傳輸介質之間的轉換
10.2.2.2計算機係統服從於通信係統(廣域網)
10.2.2.3計算機通信信道應服從於通信係統的
信道(廣域網)
10.2.3計算機網絡設計
10.2.3.1網絡信息數據格式的統一
10.2.3.2網絡結點(計算機係統)數據量的分配
10.2.3.3減少數據重復率
10.2.4網絡結構形式設計
10.2.4.1主乾網
10.2.4.2局域網
10.2.5可靠性設計
10.2.5.1雙機熱備份
10.2.5.2磁盤雙工及鏡像磁盤
10.2.5.3提高網絡性能的因素
10.2.6網絡的擴展性設計
10.2.6.1網絡的容錯性
10.2.6.2網絡的靈活性設計
10.2.7主輔文件服務器設計
10.2.7.1主/輔服務器網絡結構
10.2.7.2主/輔服務器網絡的操作和使用
10.2.8文件傳輸方法選擇及降低和平衡通信
負荷設計
10.2.8.1文件傳輸
10.2.8.2降低和平衡通信負荷
10.2.9網絡布綫設計
10.2.9.1局域網絡布綫係統
10.2.9.2布綫係統組成
10.2.10應用於管理信息係統(MIS)中的
Novell網設計實例
10.2.10.1客戶機/服務器結構
10.2.10.2功能設計
10.2.10.3物理設計
10.2.10.4安裝、調試與運行維護中的幾個問題
10.3係統實現
10.4係統維護
10.5微機局域網的設計、安裝與維護
實例
10.5.1局域網的布綫設計
10.5.2局域網的安裝
10.5.3局域網的維護
10.5.4局域網的成本
參考文獻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