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全譯(上下精)

夢溪筆談全譯(上下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貴州人民齣版社
作者:瀋括
出品人:
頁數:1081
译者:鬍道靜/等
出版時間:1998-12
價格:62.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21039415
叢書系列:中國曆代名著全譯叢書
圖書標籤:
  • 古代筆記
  • 古籍
  • 中國曆代名著全譯叢書
  • 科普
  • 齊·中國曆代名著全譯叢書(貴州人民齣版社)
  • 雜著
  • 筆記
  • 宋代文獻
  • 科技史
  • 筆記小說
  • 瀋括
  • 夢溪筆談
  • 古代科技
  • 文化史
  • 曆史地理
  • 科普
  • 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北宋瀋括撰。這是一本有關曆史、文藝、科學等各種知識的筆記文學體裁,因寫於潤州(今江蘇鎮江)夢溪園而得名。

《夢溪筆談》是宋朝的瀋括所著的筆記體著作,大約成書於1086年~1093年,收錄瞭瀋括一生的所見所聞和見解。

現存《夢溪筆談》分為26捲,分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權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17個門類共609條。內容涉及天文學、數學、地理、地質、物理、生物、醫學和藥學、軍事、文學、史學、考古及音樂等學科。《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技術史上的重要文獻,百科全書式的著作。

在數學方麵開創瞭“隙積術”和“會圓術”。天文方麵指齣極星不在天極;得齣鼕至日長、夏至日短等結論。並且對天文儀器也有所改進。曆法上大膽創新,提齣《十二氣曆》。地理學方麵以流水侵蝕作用解釋奇異地貌成因。物理方麵記載瞭磁偏角、凹麵鏡成像實驗和聲音共振實驗。書中還記述當時一些重大科技成就,如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煉銅、煉鋼、石油等。其中“石油”一詞是在該書中首次提齣的,並且沿用至今。

瀋括在晚年用寫成《夢溪筆談》二十六捲,再加上《補筆談》三捲和《續筆談》,共列有條文六百零九條,遍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地學、生物以及冶金、機械、營造、造紙技術等各個方麵,內容十分廣泛、豐富,是中國科學史的重要著作。《夢溪筆談》中所記述的許多科學成就均達到瞭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傢李約瑟稱《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夢溪筆談》中涉及物理學方麵的內容主要有聲學、光學和磁學等各方麵,特彆是在磁學方麵的研究成就卓著。

瀋括在《夢溪筆談》中留下瞭曆史上對指南針的最早記載。他在書捲二十四《雜誌一》中記載:“方傢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偏東,不全南也。”這是世界上關於地磁偏角的最早記載。西方直到公元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航行美洲的時候纔發現瞭地磁偏角,比瀋括的發現晚瞭四百年。瀋括在《夢溪筆談》的《補筆談》第三捲中《藥議》中又記載道:“以磁石磨針鋒,則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同。”瀋括不僅記載瞭指南針的製作方法,而且通過實驗研究,總結齣瞭四種放置指南針的的方法:把磁針橫貫燈芯、架在碗沿或指甲上,以及用絲綫懸掛起來。最後瀋括指齣使用絲綫懸掛磁針的方法最好。

在光學方麵,《夢溪筆談》中記載的知識也極為豐富。關於光的直綫傳播,瀋括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為說明光是沿直綫傳播的這一性質。他在紙窗上開瞭一個小孔,使窗外的飛鳥和樓塔的影子成像於室內的紙屏上麵進行實驗。根據實驗結果,他生動的指齣瞭物、孔、像三者之間的直綫關係。此外,瀋括還運用光的直綫傳播原理形象的說明瞭月相的變化規律和日月蝕的成因。在《夢溪筆談》中,瀋括還對凹麵鏡成像、凹凸鏡的放大和縮小作用作瞭通俗生動的論述。他對我國古代傳下來的所謂“透光鏡”的透光原因也作瞭一些科學解釋,推動瞭後來對“透光鏡”的研究。

在聲學方麵,瀋括在《夢溪筆談》中精心設計瞭一個聲學共振實驗。他剪瞭一個紙人,把它固定在一根弦上,彈動和該弦頻率成簡單整數比的弦時,它就振動使紙人跳躍,而彈其它弦時,紙人則不動。瀋括把這種現象叫做“應聲”。用這種方法顯示共振是瀋括的首創。在西方,直到十五世紀,意大利人纔開始做共振實驗。至今,在某些國傢和地區的中學物理課堂上,教師還使用這個方法給學生做關於共振現象的演示實驗。

宋代是中國古代數學最輝煌的時期之一。北宋大科學傢瀋括的名著《夢溪筆談》中,有10多條有關數學的討論,內容既廣且深,堪稱我國古代數學的瑰寶。

瀋括最重要的數學探討是隙積術和會圓術。隙積術在我國數學史上開闢瞭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的研究領域,對高階等差級數的研究始自瀋括。

所謂“隙積”,指的是有空隙的堆積體、例如酒店中堆積的酒壇、疊起來的棋子等,這類堆積體整體上就像一個倒扣的鬥,與平截頭的長方錐(芻童)很像。但是隙積的邊緣不是平的,而中間又有空隙,所以不能照搬芻童的體積公式。瀋括經過思考後,發現瞭正確的計算方法。他以堆積的酒壇為例說明這一問題:設最上層為縱橫各2個壇子,最下層為縱橫各12個壇子,相鄰兩層縱橫各差1壇,顯然這堆酒壇共11層;每個酒壇的體積不妨設為1,用芻童體積公式計算,總體積為3784/6,酒壇總數也應是這個數。顯然,酒壇數不應為非整數,問題何在呢?瀋括提齣,應在芻童體積基礎上加上一項“(下寬-上寬)×高/6”,即為110/6,酒壇實際數應為(3784+110)/6=649。加上去的這一項正是一個體積上的修正項。在這裏,瀋括以體積公式為基礎,把求解不連續的個體的纍積數(級數求和),化為連續整體數值來求解,可見他已具有瞭用連續模型解決離散問題的思想。

會圓術是對圓的弧矢關係給齣的比較實用的近似公式,主要思想是局部以直代麯。瀋括進一步應用《九章算術》中弧田的麵積近似公式,求齣弧長,這便是會圓術公式。瀋括得齣的雖是近似公式,但可以證明,當圓心角小於45°時,相對誤差小於2%,所以該公式有較強的實用性。這是對劉徽割圓術以弦(正多邊形的邊)代替圓弧思想的一個重要佐證,很有理論意義。後來,郭守敬、王恂在曆法計算中,就應用瞭會圓術。

在《夢溪筆談》中,瀋括還應用組閤數學法計算得齣圍棋可能的局數是3361種,並提齣用數量級概念來錶示大數3361的方法。瀋括還在書中記載瞭一些運籌思想,如將暴漲的汴水引嚮古城廢墟來搶救河堤的塌陷,以及用挖路成河、取土、運輸,最後又將建築垃圾填河成路的方法來修復皇宮等。瀋括對數的本質的認識也很深刻,指齣:“大凡物有定形,形有真數。”顯然他否定瞭數的神秘性,而肯定瞭數與物的關係。他還指齣:“然算術不患多學,見簡即用,見繁即變,乃為通術也。”

著者簡介

作 者 簡 介

鬍道靜 安徽涇縣

人,1913年生。1930年畢

業於上海持誌大學國學

係。主要著作有:《公孫龍

子考》、《夢溪筆談校證》、

《中國古代的類書》、《農學

與農史論集》等。

金良年 江蘇蘇州

人,1951年生。1982年畢

業於華東師大曆史係,

1985年獲古典文獻專業

碩士學位。現任上海書店

齣版社副總編。主要著作

有:《清代武英殿刻書考

略》、《帝王權謀術》、《姓名

與社會生活》、《酷刑與中

國社會》、《論語譯注》、《孟

子譯注》。

鬍小靜 安徽涇縣

人,1943年生。1967年畢

業於上海師範學院中文

係。現任上海人民齣版社

圖書編輯一部主任。著述

有:《鬍懷琛傳》、《鬍道靜

與李約瑟》、《夢溪筆談導

讀》(閤著)等。

圖書目錄

前言 -36
夢溪筆談自序 -29
目錄 -26
捲一 故事一 1
1.親郊廟次序 1
2.駕頭扇筤 3
3.唐翰林院 5
4.學士院故事 7
5.玉堂 10
6.東西頭供奉官 11
7.供奉班序 12
8.學士躡履見丞相 14
9.鬍服與蹀躞帶 15
10.襆頭 18
11.堂帖 19
12.宣頭 20
13.引見儀製 23
14.籠門謝 24
15.槐廳 25
16.帶墜 26
17.三館職事稱學士 26
18.雌黃 27
19.五司廳 28
20.銀颱司 31
21.勘箭 33
22.館閣藏書 34
23.學士傢貧 35
24.學士院敕設 37
25.禮部試士 38
26.禦試許詳定官彆立等 39
27.步行學士 41
28.禦前衛士 43
29.後唐案檢 45
30.中樞官印 49
31.三司使班序 50
捲二 故事二 52
32.宗子授南班官 52
33.法官親節案 54
34.賜方團毬帶 55
35.涼衫 56
36.罷潤筆 57
37.直官 58
38.告喝打杖 60
39.中書令 62
40.百官會集坐次 63
41.罷賜功臣號 65
捲三 辯證一 67
42.古今衡製 67
43.些 69
44.陽燧 70
45.正陽之月 73
46.高祖遠孫之服 74
47.詩賦瀆慢舜妃 78
48.謻門 79
49.水名漳洛之意 80
50.巫鹹河 84
51.虎豹為程 86
52.流沙 87
53.蕓草闢蠹 89
54.三獻異說 90
55.玄璊之色 92
56.灌鋼 93
57.佩觿 95
58.芧 96
59.閻立本《十八學士圖》真跡 97
60.中書植紫薇之非 99
61.漢人釀酒 101
62.阿膠 102
63.榮 104
64.宗廟之祭西嚮 105
65.為詩 106
66.野馬 107
67.蒲蘆 108
68.度量衡考 110
69.太一十神 111
70.楊溥手教 113
捲四 辯證二 116
71.三江 116
72.海州古墓 119
73.桂屑除草 122
74.章華乾谿之辨 123
75.建麾謬用舊典 127
76.除 129
77.韓愈畫象之謬 130
78.陌 132
79.參 133
80.《蜀道難》非刺嚴武 134
81.雲夢考 136
捲五 樂律一 139
82.三祭之樂本天理 139
83.鍾呂之義 153
84.八八為伍 155
85.脛廟 157
86.羯鼓遺音 160
87.杖鼓 161
88.大遍 163
89.拱辰管 164
90.凱歌 165
91.《柘枝》舊麯 167
92.善歌者語 168
93.從變之聲 170
94.唐樂失古法 172
95.協律 174
96.清商三調 176
97.密求徵音之妄 178
98.潤州玉磬 180
99.《霓裳羽衣麯》 181
100.樂有誌聲有容 183
101.唐昭宗手跡 185
102.郢人善歌辨 186
103.納音 189
104.杭州古鍾 193
105.拋毬麯 197
106.《廣陵散》 198
107.簻 199
108.笛 201
109.琴材 203
110.《虞美人操》 205
捲六 樂律二 207
111.琵琶調弦法 207
112.音聲高下 210
113.燕樂無蕤賓律 211
114.今古聲律之差 212
115.同聲相應 214
捲七 象數一 217
116.奉元曆 217
117.太陽過宮 219
118.十二神將名義 222
119.天空非神將 226
120.釋辰 228
121.五行生成數 229
122.大衍之數以四十九為用 231
123.天數之微 232
124.步歲之法 236
125.鬥建與歲差 237
126.落下閎曆法 238
127.極星觀測 240
128.刻漏 244
129.二十八宿 249
130.日月之形 251
131.日月食 253
132.古之蔔者皆有繇辭 255
133.月行遲速 257
134.物理有常有變 259
135.歲運主客氣 262
136.六氣配六神 265
137.數理得之自然 267
138.鄭夬《易》說 272
139.舊曆日月食不效 274
140.硃雀取象 277
141.候氣 279
142.納甲 282
捲八 象數二 286
143.《史記》律數多訛 286
144.蔔筮用古書 288
145.術數之微 289
146.黃赤道與月道 292
147.二十八宿度數 294
148.修曆當重實測 295
149.測候之弊 298
150.更造渾儀 300
捲九 人事一 302
151.寇準臨敵酣寢 302
152.張諤與“中允亭” 303
153.打關節秀纔 305
154.異於常人的夏文莊 306
155.主考官的纔與識 307
156.貴人知人 310
157.德一而報效不同 313
158.王文正的寬厚 315
159.錢癡 317
160.自食其力的杜五郎 320
161.洛陽“耆年會” 324
162.蘇閤香酒 327
163.李士衡不為物纍 330
164.身饗其用的怪事 331
165.舉人班列 332
166.王方贄均稅 334
167.孫之翰不受硯 336
168.王荊公軼事二則 337
169.王子野不茹葷腥 339
170.趙抃的嗜好 339
171.孔晏愛人乎 340
172.狄青婉言拒攀附 342
173.郭進的預言 343
174.武人開竅 344
175.耐官丞相嚮文簡 345
176.晏元獻公的質野 348
177.曹瑋明識邊患 350
178.石曼卿的酒興 353
179.事有不可料者 355
180.硃壽昌刺血尋母 357
181.劉廷式不棄瞽妻 359
182.韆軸不如一書 361
捲十 人事二 362
183.健者的部下 362
184.李餘慶臨死除奸 363
185.盛文肅察人 365
186.林通的遺憾 368
187.範仲淹的擔憂 369
188.龐莊敏應對升官 370
捲十一 官政一 372
189.陳恕改茶法 372
190.茶算“三說法” 373
191.赫連城 376
192.劉晏“和糴法” 378
193.校書之法 380
194.宋初均賦 381
195.程琳善慮 382
196.刑曹駁錯判 383
197.州城遷移小議 385
198.免官律意 386
199.用法者須知立法意 387
200.戰棚 389
201.鞠真卿斷毆鬥獄 390
202.“告不乾己事法”之來由 391
203.驛傳 392
204.範仲淹治飢荒 393
205.行軍運糧算法 395
206.懲惡務嚴 398
207.高超巧閤龍門 399
208.宋初的鹽品及産銷 403
209.紅光驗屍 406
210.錢塘江堤滉柱 407
211.範祥製定“鹽鈔法” 409
212.河北鹽法 411
捲十二 官政二 413
213.復閘 413
214.張杲卿智識奸婦 416
215.範仲淹抑商重農 417
216.王欽若發跡 418
217.年鑄錢數 420
218.吏祿 421
219.宋初茶利 422
220.宋初茶法 424
221.宋初茶務 427
222.各地歲供米額 431
223.熙寜時廢置的州縣 433
捲十三 權智 437
224.陵州鹽井雨盤 437
225.顙叫子 439
226.馴養山鷓 440
227.狄青齣奇兵 441
228.狄青稱疾奪昆侖關 443
229.曹瑋設計破敵 445
230.任術 447
231.王雱辨識獐鹿 449
232.詐術 449
233.雷簡夫巧除水患 451
234.陳秀公巧除隱患 452
235.狄青用兵之道 453
236.瀦水為塞 455
237.羅隱的預見 458
238.儒將李繼隆 459
239.林廣拒敵 461
240.長堤——水鄉陸途 462
241.雄州北關城來曆 464
242.陳述古破案 465
243.侯叔獻治汴堤 466
244.種世衡派間諜 468
捲十四 藝文一 471
245.歐陽修談林逋詩 471
246.論對句 472
247.韓愈詩之勘誤 473
248.唐人富貴詩 474
249.詩主人物 475
250.書之闕誤 476
251.論古人諧音之說 478
252.論小律詩 481
253.右文為義 482
254.王聖美讀《孟子》 484
255.《比紅兒詩》的流傳 485
256.晚唐小詩之誤 486
257.拙澀與文風 488
258.平王東遷年代考 489
259.唐人佚詩 491
260.善集句的王安石 492
261.歐陽修之高見 493
262.毗陵女子詩 494
捲十五 藝文二 496
263.音韻學簡述 496
264.《龍龕手鏡》佚事 501
265.古詩韻學淺述 503
266.文彥博與同甲會 506
267.善於用典的江文蔚 508
268.詠鸛雀樓的三首絕唱 509
269.海陵王墓銘 510
270.“棗”與“棘” 513
271.鬍恢獻詩復官 514
272.蔡挺的賀詩 515
273.王嚮判煤 516
捲十六 藝文三 519
274.烏鬼即鸕鶿 519
275.和凝艷詞嫁名韓偓 521
276.隱人魏野 523
捲十七 書畫 525
277.變味的書畫藏傢 525
278.正午牡丹 526
279.相國寺壁畫評說 527
280.書畫之妙在畫意 528
281.評王維之畫 530
282.王維解《按樂圖》 530
283.中國畫之散點透視 532
284.佛光之誤畫 534
285.釋“己” 535
286.畫格日進秘訣 536
287.糾錯字 538
288.韓偓的詩稿 539
289.徐鉉創小篆竵匾寫法 541
290.吳道子畫佛 542
291.晉、宋人墨跡流傳之謎 543
292.鯉文之說 543
293.徐、黃畫格之彆 544
294.意在筆前 546
295.《樂毅論》軼事 547
296.王鉷殺畫工 549
297.論董巨之畫 550
捲十八 技藝 553
298.方士許我 553
299.喻皓《木經》 554
300.軎術和綴術 557
301.“隙積術”和“會圓術” 559
302.蹙融 566
303.造弓 567
304.棋局都數 569
305.彈棋 573
306.增乘法 574
307.活闆印刷 576
308.精於曆術的衛樸 579
309.釋壯 581
310.圍棋戰術 582
311.西戎占蔔法 583
312.梵天寺木塔 584
313.須眉毛發 585
314.醫不可恃書以為用 586
315.芎藭和苦參 589
316.臨帖 590
317.蔡襄散草論 591
318.瀉肝救脾 592
捲十九 器用 594
319.“黃目”考 594
320.“罍”考 597
321.“吳鈎”考 598
322.虛能納聲 599
323.銅弩機考 599
324.神臂弓 600
325.瀋盧魚腸 601
326.古塚之發掘 602
327.凸鏡 603
328.唐肺石 604
329.“得壹”辨 605
330.透光鏡 606
331.弩機 607
332.銅匜刻文 610
333.冷鍛製甲 611
334.民醇則百工不苟 613
335.天花闆的名稱 615
336.地中古印章 616
337.大駕玉輅 616
捲二十 神奇 618
338.雷州辨 618
339.鰻井 619
340.隕星 621
341.山陽女巫 622
342.神仙目睹記 624
343.相國寺西塔 626
344.菜類病變 628
345.彭蠡小龍 629
346.龍卵 631
347.雷電 632
348.尹師魯 633
349.鄭夷甫 636
350.事非前定 638
351.奇僧文捷 639
352.蛤筒藏捲 641
353.張詠軼事 643
354.龍壽丹 645
355.廬山太平觀 647
356.鴉觜金 649
捲二十一 異事 異疾附 651
357.虹 651
358.牆上顯字 653
359.屍毗王墓被盜 654
360.夾鏡 656
361.雷擊奇聞 657
362.元絳奇夢 658
363.柿木有文 659
364.冷光 661
365.咒語 662
366.“印子金”考 664
367.紫姑下凡記 667
368.奇疾 669
369.揚州湖上巨珠 670
370.地震 672
371.滴翠珠 673
372.海市蜃樓 674
373.延州石筍 675
374.澤州化石 677
375.息石 678
376.無法逃齣罪孽 679
377.交趾獻異獸 680
378.舒屈劍 682
379.寶鑒 683
380.三司使宅 685
381.鰐魚 686
382.海蠻師 687
383.劉初的果敢 688
384.無妄費亦無得 689
385.陸龍捲 690
386.冰花 691
387.剋勝之符 693
捲二十二 謬誤 譎詐附 694
388.箭與矢的區彆 694
389.丁謂的神通 695
390.語意的誤解 696
391.駁“一木五香” 697
392.丁謂心想事成 698
393.黃宗旦病目 700
394.賣蔔之術 700
395.包拯中奸吏詭計 701
396.“進奉茶綱”的劣跡 703
397.瓦鬆考 705
398.以名飾非 706
399.車渠 707
400.雅言的誤會 709
捲二十三 譏謔 謬誤附 711
401.石曼卿受杖 711
402.文章之病 712
403.“色繳”新解 714
404.熱中允與冷修撰 715
405.不識字的快活 716
406.知府獨具隻眼 717
407.應敵文章 718
408.興國寺題壁 719
409.“木馬”與“淩床” 719
410.王告判牒 721
411.題詩增驛俸 722
412.縣尉的俸祿 723
413.落選之後 724
414.儀仗隊 725
415.宋齊丘軼事 726
416.題壁趣聞 727
417.打腫臉充胖子 728
418.豁宿與害肚曆 730
419.俗語為文 731
捲二十四 雜誌一 732
420.延州五城 732
421.石油 733
422.鹽南風 735
423.黑山 737
424.官不可妄得 738
425.趙普治第 740
426.跳兔 741
427.螓 743
428.霜信 744
429.淤田法 745
430.海陸變遷 746
431.淮河故道 748
432.煉丹 749
433.雁蕩山 750
434.木天 754
435.乇羅海客 755
436.珠輦使臣撒殿 758
437.指南針 759
438.鍾馗之始 761
439.鹿奴詩 762
440.族望 763
441.茶芽 767
442.丁香荔枝 768
443.傍不肯 769
444.㕲漱 770
445.芋梗療蜂螫 770
446.南北異嗜 771
447.烏腳溪 773
448.北嶽恒山 774
449.展海子為稻田 777
捲二十五 雜誌二 779
450.枳首蛇 779
451.天蛇 780
452.輿棺隨使臣 781
453.西夏事略 782
454.建茶 789
455.膽礬煉銅 790
456.古之節如虎符 793
457.驗量地勢 795
458.傳拜 799
459.王君貺使契丹 800
460.潘閬狂放 802
461.預防風患 804
462.薊 805
463.契丹語入詩 806
464.鄧思賢 807
465.蔡君謨書帖 808
466.天子請客 810
467.關中螃蟹 813
468.陳升之宅第 814
469.廖恩 815
470.死生有命 816
471.奏事不得過為文飾 818
472.木圖 819
473.李順案款 820
474.交趾叛服 822
475.太祖治軍 828
476.唃廝囉 829
477.諸葛亮用人 835
478.倡姥罵退夏兵 836
479.校書如掃塵 837
捲二十六 藥議 839
480.髒腑 839
481.雞舌香 841
482.君臣佐使 843
483.金罌子 844
484.湯散丸劑 845
485.采藥不可限以時月 847
486.橘柚皮不同 850
487.麋茸與鹿茸 851
488.枸杞 853
489.淡竹 855
490.細辛 856
491.蘦非甘草 858
492.鬍麻 860
493.赤箭 861
494.地菘 863
495.南燭草木 864
496.太陰玄精 866
497.穄穈 868
498.苦躭 869
499.蘇閤香 870
500.薰陸 871
501.山豆根 871
502.青蒿 872
503.海蛤 873
504.漏蘆 875
505.赭魁 876
506.石龍芮 877
507.炮製麻子 878
補筆談 880
捲一 880
故事 880
508.常參放班 880
509.宰相緻仕不以蔭遷官 882
510.賜金紫 883
511.過正衙 884
512.王禹玉召對 886
513.虛室待尊官 886
514.親王佩魚 888
515.除檢討不試 889
516.館職腰金 890
517.門狀 891
辯證 893
518.廡序之辨 893
519.梓榆 894
520.襄王未夢神女 896
521.《唐書》記王纔人事謬誤 899
522.北苑茶 902
523.短後衣 904
524.班固譏遷不慊 905
525.不音否之謬 907
526.章句與義理 908
527.斷章 913
528.玄纁五兩 914
529.釋文雜用南北音 916
樂律 918
530.義海琴藝 918
531.燕樂二十八調 919
532.燕樂聲調 922
533.中聲與正聲 923
534.十六聲 925
535.聲律差舛 928
536.扁鍾與圓鍾 929
537.琴瑟應聲 931
538.敦掣住摺 933
539.一弦稽琴格 934
540.正聲與變聲 934
541.燕樂殺聲 937
捲二 940
象數 940
542.納音新說 940
543.倒布 943
544.潮汐 944
545.十二氣曆 945
546.釋辰 950
547.十乾化運 953
548.乾土寄支 956
549.音律之數 959
550.八卦之數 962
551.藏往知來不足怪 964
官政 968
552.王曾不徇私情 968
553.孫冕之遠慮 969
554.蘇州逸聞 971
555.張知縣菜 972
權智 973
556.勝在不戰中 973
557.老軍校化險為夷 974
558.補《漢書》之脫略 976
559.種世衡施離間計 979
560.一舉而三役濟 982
561.鑿澳修船 983
藝文 985
562.假作真時 985
563.墨禪 986
564.書法論 987
565.八分書不是隸書 988
566.鍾隱筆之謎 990
器用 991
567.兵車式樣考定 991
568.古器麯意 995
569.立鐀考 997
捲三 999
異事 999
570.金纏腰 999
571.龜葬梁傢 1001
雜誌 1002
572.名流雅謔 1002
573.吳道子畫鍾馗 1005
574.因訴改謚用故事 1010
575.守令圖 1012
576.王繼忠等有功於和議 1015
577.書後敬空 1019
578.陣數 1020
579.九軍陣法 1022
580.尚左尚右 1025
581.揚州二十四橋 1027
582.水丹 1030
藥議 1032
583.莽草 1032
584.流水止水 1034
585.摩娑石與無名異 1036
586.用藥 1038
587.天竹黃 1041
588.磁針指南北之異 1042
589.河豚 1043
590.零陵香 1045
591.蘆荻 1047
592.常棣唐棣 1051
593.杜若 1054
594.鈎吻與野葛 1057
595.黃環 1060
596.欒荊 1061
597.紫荊 1063
598.枳實與枳殼 1064
續筆談 1068
599.魯宗道軼事 1068
600.道理最大 1070
601.“烏鬼”考 1071
602.楊大年詞 1072
603.佳詩貴意全 1073
604.詩成而人夭 1075
605.張詠還牒 1076
606.王禹偁之聯語 1077
607.《觀燈詩》佳句 1078
608.“老我”與“我老” 1079
609.王安石戲改韓愈詩 108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一流的筆記,二流的注釋,三流的譯文,不入流的按語,惡心人的印刷與裝禎。還精裝!

评分

一流的筆記,二流的注釋,三流的譯文,不入流的按語,惡心人的印刷與裝禎。還精裝!

评分

一流的筆記,二流的注釋,三流的譯文,不入流的按語,惡心人的印刷與裝禎。還精裝!

评分

一流的筆記,二流的注釋,三流的譯文,不入流的按語,惡心人的印刷與裝禎。還精裝!

评分

一流的筆記,二流的注釋,三流的譯文,不入流的按語,惡心人的印刷與裝禎。還精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