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濤館詩集

鬆濤館詩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教育齣版社
作者:薑書閣
出品人:
頁數:186
译者:
出版時間:2001-01
價格:16.1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434025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詩歌及其相關
  • 詩歌
  • 滿族文學
  • manju
  • 詩歌
  • 古典
  • 散文集
  • 文學
  • 中國詩
  • 鬆濤館
  • 抒情
  • 意境
  • 文人
  • 情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薑書閣先生一生經曆傳奇,早年就學於清華大學。畢業後開始瞭漫長的國民黨政府的宦海生涯,49年拒絕隨國民黨赴颱。58年報名赴青海支邊,文革中在草棚中作詩著述,文革後再次煥發學術青春。 本古體詩集是作者一生心境曆程的真實寫照,1995年獲全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成果二等奬。

著者簡介

薑書閣小傳

薑書閣,字文淵。一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齣生於遼寜省鳳城縣朝陽崗一戶滿族農民傢庭。滿姓薑佳氏,正黃旗人。

一九二一年他考入奉天省立一中。翌年該校改製,進入文科第一班。一九二五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工科的唐山大學錄取。他不願棄文學工,終於在入學一年後,重新考入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改學政治學。他兼收並蓄,旁聽瞭清華國學研究院梁啓超、陳寅恪、王國維、梁漱溟等名學者的文史專題課。一九二七年,他的《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考辨》,獲清華“丙寅論文奬金”第一名,發錶於《清華周刊》並印行單行本。他的第一種學術專著《桐城文派評迷》,一九三○年由商務印書館齣版,一九三三年又編入《萬有文庫》,流傳頗廣。此外,他還發錶瞭許多譯作,其中《美國黑人詩歌選譯》發錶於魯迅主編的《語絲》;《雪萊小詩選譯》(筆名“長天紓翮”)發錶於《清華周刊》。

一九三○年夏由清華大學畢業,到一九三七年,他先在哈爾濱教育廳任秘書兼法政大學政治學教授,繼而到察哈爾教育廳及北平社會局任職。一九三四年由商務印書館齣版瞭他的《中國近代教育製度》。同年主編《黑白半月刊》,發錶瞭具有進步思想但仍屬改良主義範疇的論文《論作文作學作事作工與作人》。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五年,《東北月刊》和《行健月刊》連載他的《世界治外法權史》之中六章(餘稿在抗戰時期散失)。一九三六年任《北平晨報》主筆,曾撰寫社論近百篇。

由於他曾在《晨報》上發錶過反日社論,“七七事變”日軍占領北平後,乃攜妻女輾轉南下至重慶。一九三八年到國民政府行政院任編審,一九四○年調財政部任秘書。自此,他開始瞭長達十年的宦海生涯:曆任稅務署長、國稅署長,直至國民政府財政部政務次長。這是他在國民黨政府官職日高而心情最為抑鬱的時期。他以舊時治學的嚴謹勤奮,一麵竭力挽救當時瀕於崩潰的政府財政,一麵卻又以書生自許,保持清高廉潔。他卸任時依舊兩袖清風一貧如洗。這在當時國民黨政府官員中,絕無僅有。那時上海以揭露權貴著名的《鐵報》,曾在頭版刊登過一篇《廉吏外傳》,指名記載他清苦的生活,預言他“將以窮教授終其身”,在上海財稅界引起過強烈反響。

抗戰時期他主編《政治建設》月刊,發錶過數篇教育方麵的論文,還為《現代讀物》《圖書月刊》《新評論》長期撰文,其中《讀馮友蘭〈新理學〉書後》影響很大。

他官職羈身時日越久,對國民政府的統治越感失望。一九四九年六月,他堅決辭去財政次長職,不顧國民黨“中統”、“軍統”的脅迫以及教育部長杭立武多次登門勸說,堅持拒絕離開大陸。八月裏悄悄由廣州飛迴重慶,在那裏迎來瞭解放。

建國初,他曾任西南軍政委員會財政部參事,主持創辦井先後擔任西南稅務學校和西南財政乾部學校副校長。其間赴貴州參加瞭土地改革工作,擔任西南第三期土改工作團第一大隊大隊長。一九五四年調至西南一級機關乾部學校學習。如果說土改使他第一次親身參加瞭無産階級革命實踐,那麼,這時期則使他係統地學習並接受瞭馬剋思主義的理論思想。

一九五八年,他已年過半百,猶以一顆報國之心響應黨的支邊號召。他毅然放棄大城市舒適的生活,變賣瞭所有傢具,拎著幾隻皮箱,攜帶妻女,自願報名加入瞭大西北建設者的行列,在青海工作瞭二十一年。在青海師範學院,他從事中國古典、又學的教學和研究,剋服瞭當時圖書資料缺乏、學術信息閉塞以及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等各種因難,不顧諸多“運動”的乾擾,身居陋室,潛心治學。他七十餘萬字的《中國文學史綱要》,是在飢腸轆轆的六十年代初完成的。這是建國以來最早個人撰寫的、以馬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文學史。可惜因紙張睏難,當時隻作為青海高校教材,印發瞭三百套。一九六四年,完成力作《陳亮龍川詞箋注》,由於受當時齣版界某些偏見的影響,也未能及時齣版。他並未因此灰心,將書稿藏於篋中,又埋頭於中國戲麯史研究的艱苦勞動之中。

那場空前的“浩劫”中斷瞭他的工作。在“牛棚”那徹夜不熄的燈光直射下,在黃河岸邊濤聲陣陣的農場小屋裏,每當夜闌人靜,高原寒氣透過身下麥草嚮他襲來時,他常常思緒萬韆,輾轉難眠,便打腹稿作詩。這是他當時唯一能夠進行的文學活動。其中近四十首古體詩詞因抄在煙盒背麵而得以保存下來,輯成《麥草集》。一九七四年,他雖獲得“平反”,卻因“不識抬舉”,拒絕接受以“評法批儒”代替古典文學的教學,而被迫退休。

粉碎“四人幫”後,他已年逾古稀卻煥發瞭學術青春。一九七八年四月至六月,他一氣嗬成,寫齣三十二萬字的《詩學廣論》初稿。一九七九年應聘到湘潭大學中文係任教授。一九八○年九月,人民文學齣版社齣版瞭《陳亮龍川詞箋注》。這部沉淪瞭十七年的著作一經問世,即得到學術界的贊譽。一九八二年六月其《詩學廣論》由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齣版,這是他讀者最多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同年十一月,舊作《中國文學史四十講》,由湖南人民齣版社齣版;一九八三年,齊魯書社齣版其近作《先秦辭賦原論》。由於青海人民齣版社熱情索稿,一九八四年二月,他的《中國文學史綱要》(兩捲集)在那裏齣版,作為他留給青海學子及文學青年的紀念。此外,他的《文心雕龍繹旨》於一九八四年由齊魯書社齣版;近四十萬字的《駢文史論》於一九八六年由人民文學齣版社齣版;三十萬字的《漢賦通義》於一九八九年由齊魯書社齣版;四十萬字的《說麯》於一九九○年由江蘇文藝齣版社齣版。後幾本著作完成時,他已是八十多歲高齡的老人瞭。

九十年代後期,他集中精力完成瞭兩本論文集:《百一集》、《百一集續編》,共收入二百○二篇學術論文,均為近年撰寫而未及發錶的文章。由於齣版睏難,他說,就留待身後再麵世吧。

薑書閣於一九八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一九八四年成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八九十年代曾任湖南省古典文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中國稅務學會顧問等。

他的《中國文學史研究》一九八八年獲湖南省高等學校“六五”期間科研一等奬;《駢文史論》一九九一年獲湖南省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該書一九九五年獲全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成果二等奬。(張貴生)

圖書目錄

目錄
鬆濤館詩集目錄
少悔集
雪霽
春夜苦吟
農隱歌
夏日聞蟬
春夜寒齋獨坐
鞦夜急雨
鴨綠江上舟遊
夏日田園即目
鞦夜
雨夜憶故人
夏日早起
聽琴
自勵二首
安東市上
空堂夜坐
春日小齋獨坐
早春二月客唐山
偶患目疾,醫濛一眼,戲賦解嘲
雪夜擁爐
不寐
寒夜歌二章
調人

炎夏洞戶聽蟬
清華園夏日
偶患頭風,疑為瘧疾。�見報載日本文學傢芥川龍之介自殺,感賦
病中思親
除夕病中
早春園桃初放
新霽小林漫步
夏末早起
寒夜聞�,起步庭中,悵觸有懷
寄承淑瀋陽
承淑寄小照來
懷蔭榖東京
清華園初鞦去留未定
客�江寒夜不寐
�外
張傢日登山口號
早春登雨兒山
春遊賜兒山
婚後與承淑同遊瀋陽北陵――清太宗皇太極昭陵四首
勛誌士
春日雜感二首
暮春感懷
偶成
春日夢故園桃李
閑愁
丙子除夕示內
春朝感舊
風雨集
南京富貴山抗日大本營
寶劍
丁醜鼕漢口閑居
失意
臘盡偶成
漢上除夕憶北京故人
書憤
江樓小立
江邊即日隨吟
憶故都元夜
賃居鬥室,詩以自遣
漢口早春憶故園桃李
夜泊城陵磯
江中夜航
昏夜舟中
雨中船過沙市,遙望江陵
過沙市
遊宜昌隔江之石榴紅
入蜀過長江三峽二首
見峽江孤舟遇風
到渝不得意,復迴武漢,舟中感懷
去蜀過瞿塘
同年鞦再度人川,夜泊江上
過彝陵即今宜昌,夜坐東山草堂
雨中望巫山十二峰
避寇萬州,雨夜不寐,坐以待旦
暫居萬州待時
三十詠懷
夜靜
登萬州北山
登太白岩二首
思苦二首並序
月夜登樓北眺
臘盡春迴感懷身世
早春思歸
有士篇五章
言誌
春日客渝州感懷
空襲夜警,隱避野外
敵機昏夜襲淪口號
立鞦
苟宦
夜坐虛堂
鞦晚
梁燕
對鏡初見白發二首
答王六冠吾恩施
憶舊二首
自解
書臆
調燕四首
晚歸佛圓關
壯�集
遊莫愁湖
車過嘉興
西湖樓外樓小酌
湖上
孤山
朝發海上
到蘇州
太湖�頭渚
江天寺法海洞
竹林禪寺
玄武湖二首
虎丘紀遊
夏夜後湖口占
後湖晚集
羈旅海上
滬蘇道上
拙政園
晚遊獅子林
滄浪亭
寒山寺
鄧尉看梅
留園小立
微雨登虎丘冷香閤
清明飲虞山興福王四酒傢
常熟無锡途中
蠡湖漁莊雨後
去滬飛廣州空中口號
彆後
懷人!
獨居廣州憶昔二首
白蓮
飛渝值霧
退閑
寄語
渝居自傲二首
歲月崢嶸
偃蹇
睡起
寒雨己五鼕在渝感時有作
情思
寒雲
歲晚
曼將
迫遷
己醜歲除是歲臘月十八日立春
庚寅元日
閑適
山靜重慶長江南岸建業崗
夜宿塗山桐陰館辛卯初鞦,建業崗
夜望
久客
高風
晚眺
黃花
鞦盡
題畫梅
癸巳十月初九日久雨忽霽
癸巳初鼕渝居恬澹,自得其樂
長居
丙申早春遊澄江鎮過北溫泉小憩荷池
初見桃花喜作時居北碚已二年又三月矣
復生集
舊詩新唱
修建人民廣場西寜建中心廣場於點將颱前
參加青海省人民代錶大會玉樹藏族代錶團
牧區社會主義革命後
玉樹牧歌
草原歡唱
牧人自由頌歌
牧區開礦
玉樹通天河興建大橋
青藏公路通過唐古拉山
柴達木大油田
壬寅春即事書懷
題畫絕句五首
癸卯中鞦賞月
朝來
初鞦遊香山不見紅葉
甲辰除夕慰襲休
春暮遊西山值雨
初夏庭前芍藥盛開
雨中遊官廳水庫二首
燕歌行
頌蘭考縣長焦裕祿
卻喜
到湟源農材參加鞦獲,久雨喜晴
湟源曙光大隊鞦收
感遇十二絕句成甲正月初六至十二日作
禁閉雜詩十二首
庚戌初春循化山中
水碓夜坐
不寐
循化田間
循化農場書懷
贊布呼村外小溪
夜守麥田放歌
獨守田間遇雨忽晴喜作
辛亥早春偶思
憶在循化所見筆管楊
再賦筆管楊
自題畫梅
題紅牽牛
退休集
退休
退休伊始,心煩意亂,不知所從,悵然有作
�徨
孤寂
自慰
無歸二首
世路
春暮思蜀
丁香
看花
古意短章
讀醫書
自傷
惘惘
答客問
重到渝州百感交集二首
小南山看紅葉
丁巳歲暮所作詩十首
感時述懷
華頌四首
自勖四首
解嘲
一九七八年三月五日夜作二首
有感三首
將之廣西感賦二首
毛澤東八五誕辰紀念辭四章戊午鼕作
戊午鞦卻廣西之聘,將適湘潭,荏苒至己未新春,猶未成行,悵然有作
彆青海南下湘工
東山集
入湘
三月七日感懷不寐二首
三月廿二日書臆二首
三月廿四日感事二首
春寒寄意
思去
湘潭暮春偶成
汨羅街頭“看故事”
汨羅江競渡
謁屈子祠
風雨過洞庭遊君山
登嶽陽樓徇請題句率成以應
新化冷水江波月洞
庚申除日偶占
積雨睏人,偶晴齣遊,踽踽獨行,不勝寥落
辛酉立夏憑欄佇思
遊武陵桃花源反唱二首
中國共産黨成立六十周年紀念日述誌
有韶山滴水洞,詠山中白雲古絕句二首
廬山仙人洞
觀廬山瀑布憶太白
遍讀廬山題詠,無當意者,廢然有作
辛酋重陽後一日零陵舟中
永州尋柳子厚遊蹤
遊浯溪
老友陳曼若遠自臨汾惠詩相憶,次韻和答
附陳曼若原作
壬戌迎春自勵
長安行赴唐詩討論會
彆故裏五十七年,偶於長安會上遇鄉人邀歸講學,情懇意切,悵然感舊二首
壬戌暮春船山學社重建感賦
汨羅秭歸行詩六首
汨羅謁屈子祠
瞻仰屈子塑像
從汨羅到秭歸
端午秭歸江上看龍舟競渡
遊興山縣香溪訪昭君村
高嵐山中
晨發瀋陽午抵大連
大連海濱晚歸
雨後白玉山憑眺旅順港口
參觀導彈快艇與潛水艇
金州信宿過莊河,至岫岩,值大雨成災
由岫岩驅車至丹東
乘小艇遊覽鴨綠江
歸故裏匆匆登上大頂山
由丹東至鳳城
鳳凰城
彆故鄉過京小住浩然返湘
哭老友陳君曼若用曼若客鞦蹭詩原韻
酬鬍國瑞教授
附鬍國瑞先生見贈原作
教學三十年言誌壬戌九月
衡陽麯蘭謁船山故居湘西草堂題壁
宣誓入黨賦詩自勉二首
衡山道中
登視融峰
癸亥晚鞦湘潭書臆十韻
湘潭訪齊白石先生故居不得題贈紀念館
甲子鞦應邀集嶽陽籌辦屈原大學
讀《清史稿 林則徐傳》感賦
此心
到成都
望江樓
聽錦江古琴社琴師演奏琴麯琴歌
感事乙醜李鞦
庚午歲首詠懷己巳臘不盡十日作
覆瓿詞麯集
蒼梧謠二首
滿江紅 鞦聲
永遇樂 鞦夜
浪淘沙 閨思
臨江仙 寄友
菩薩蠻
采桑子 答紀湘濤步原韻
附紀湘濤前輩原作
如夢令 新婚彆後
清平樂 憶內
蘇幕遮 鞦日寄內
更漏子
滿庭芳
醜奴兒令
酷相思
蝶戀花 歲暮感懷
憶秦娥
虞美人
滿江紅 生日述懷
長相思
蝶戀花
憶江南
臨江仙
醉花陰 春郊
巫山一段雲 丙申歲暮述懷
前調
躍進小今
十六字令 工人
前調 農民
憶江南 乘東風
前調 全民大躍進
漁歌子 青海農民煉鐵
搗鏈子 壁畫
江南春
春光好 全民皆兵
前調 全民冶煉
天仙子 托兒所
十六字令 三首增産節約糧食
北雙調摺桂令 青海頌
南集麯中呂霓裳戲舞韆鞦歲 中國共産黨建黨四十周年頌
中興樂
南呂宜春令 一九六一年歲除作獻歲麯
北寅鍾節節高 即事述誌
北雙調沽美酒帶過快活年四首並序
一七令 歡慶一九六四年國際勞動節
清平樂四首 慶祝一九六五年春節
喜春來 歡慶一九七八年春節
同前調 沉醉東風
慶宣和四首
越調 天淨沙 青海草原牧歌
前調 將彆青海寫懷
自度麯 老來紅 題紅葉
北麯雙調 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武陵春 王戌正月十一日立春
鳳凰颱上憶吹簫
遼東好四首
鳳凰颱上憶吹簫 歸鳳城故裏
北麯中呂 十二月帶過堯民歌
春從天上來
臨江仙
應天長
同調
附:薑書閣小傳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