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屋顶》收集作者1999年以后在网络上写的一些随笔,包括《把人集合起来》、《好人常受苦》、《不可理喻》、《我为什么喜欢猫》、《一个人的示威》、《她爬上了屋顶》等篇。
邱小刚,1964年出生于沈阳,70年代中期随家迁往石家庄,1982年以河北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北大毕业后回石家庄,任职于河北省社科院,90年代末进入河北日报社下的《杂文报》当编辑,三年后离开。早年以网名“三七”活跃于中青论坛,离开报社后开始给杂志写文章。出版作品有杂文集《玻璃屋顶》、《中国好人》、《旧山河》、《不必读书目》,小说《七日谈》,与人合作编著有《美语新词及名物词典》。长期供稿与《新世纪周刊》、《瞭望东方周刊》等。
最早看到三七这个名字,是古龙小说那个挑馄饨担子的何三七。很多年后,又很偶然的看到了有个叫做三七的作者,文字让人很惊艳。网上有不多几篇写他的文章,看完之后,所知信息不多于楼上那位三七同学的贴。大家都把他作为一个遗世独立的中国人。 可我最大的印象,他的文字像个英...
评分这也是一本网文集。部分杂文,部分书评,部分游记。 可以看出,作者颇受鲁迅的影响,有一两篇文章则干脆模仿鲁迅先生的笔调。杂文的风格则与王小波有相似之处。与这两位相似的是,三七可以说是少有的幽默家,《再见,罗伯茨小姐》让人忍俊不禁。 老六说三七是网人文笔第一,可...
评分邱小刚,网名三七,82年河北省高考状元,范山评价“义薄云天”,马悲鸣说“海内中文论坛三七才气第一”,蔡恒平称他是1977年后北大中文系出品的最优秀的三个学生中的一个。邱啸聚豪饮,大学期间被定为自由化典型。临近毕业,班主任托人带话,若他低头登门,不是没有留京可...
评分书评: 一直挺喜欢读随笔,感觉可以了解一个人脑中迸发的火花。看过刀尔登两本书了,前后性格还是挺一致的,虽然有变化,但那种半酸味,狡猾依旧 关于集体性怯懦,集体性狂暴。如果抱着一换一甚至二换一的心理,也就不会出现集体性怯懦了,但实际情况是各自都愿意付出一些其...
评分最早看到三七这个名字,是古龙小说那个挑馄饨担子的何三七。很多年后,又很偶然的看到了有个叫做三七的作者,文字让人很惊艳。网上有不多几篇写他的文章,看完之后,所知信息不多于楼上那位三七同学的贴。大家都把他作为一个遗世独立的中国人。 可我最大的印象,他的文字像个英...
有些篇名可以当《银魂》的片名了
评分有些篇名可以当《银魂》的片名了
评分刀尔登早年随笔,之前看他写历史只觉得不错,看这本随笔才觉得精彩,有几篇简直要击掌赞叹。
评分刀尔登早年随笔,之前看他写历史只觉得不错,看这本随笔才觉得精彩,有几篇简直要击掌赞叹。
评分蔡恒平:“觉得思想不见得比王小波高明,但文字更洗练些,风趣也不遑多让。”说的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