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市場經濟立憲-當代中國的財政問題

為市場經濟立憲-當代中國的財政問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今日中國齣版社
作者:何帆
出品人:
頁數:280
译者:
出版時間:1998-10
價格:15.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7209372
叢書系列:中國問題報告
圖書標籤:
  • 經濟學
  • 財政學
  • 社會心理經濟
  • 憲政
  • 何帆
  • 財政
  • 期刊參考文獻導齣
  • 導修
  • 市場經濟
  • 財政問題
  • 憲法思考
  • 中國改革
  • 政府職能
  • 稅收製度
  • 經濟治理
  • 法治建設
  • 公共財政
  • 製度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問題報告

China′s

Pr0blems

為什麼社會主義國傢在70年代之後都遇到瞭種種經

濟難題,早年的那種經濟增長勢頭忽然間難乎為繼?中國

的改革為什麼沒能在國民經濟最為睏難的“大飢荒”之後

展開,反而在經濟形勢已相對好轉的70年代末纔開始。

為什麼在過去20年裏不斷積纍的巨額財政赤字直到今天

也沒有引發惡性通貨膨脹?為什麼改革之後財政赤字迅速

擴大,但國傢所感受到的財政壓力卻反而不如改革前夕迫

切?

隨著改革的進行,財政赤字和債務負擔日益加劇,國

傢有可能再一次麵臨潛在的財政危機。財政睏難和公共財

政混亂的問題已經阻礙瞭市場經濟的最終確立,因此,財

政改革是中國嚮市場經濟過渡的最後一役,財政改革的意

義就是要為市場經濟立憲。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緒言
財政壓力引起製度變遷
世紀末的曆史大劇
計劃經濟:留給曆史評說
市場經濟曾經走過的路程
改革:國傢主導的製度變遷
凡是重大的改革,都有財政壓力的背景
挑戰和應戰
兩種對策,兩種結果;兩個階段,不可超越
小結
財政壓力:1978年中國改革的起因
1978年中國改革的起因之謎
為什麼改革沒有齣現在大飢荒之後
沒有赤字的財政壓力
來自農村的財政壓力導緻瞭農村改革
增長方式的極限
人口壓力帶來就業壓力
尋找新的義理性支持
小結
財政赤字與經濟增長並存
財政赤字與經濟增長並存
改革為什麼會引起財政赤字
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
新興部門:中國經濟增長的源泉
非規範的公共財政
小結
近憂:第二次財政壓力
財政壓力激發成功的改革
“兩個比重”的下降意味著什麼
世紀末的財政赤字
中國的國債規模是否過大
重構公共財政的思路
小結
遠慮:財政改革為市場經濟立憲
為什麼轉軌國傢紛紛立憲
立憲經濟學
公共財政的職責是提供公共産品
隻有立憲纔能保證國傢長治久安
在集體博弈中超越利益集團之爭
小結
中央與地方的博弈
超越集權與分權的循環
中國的改革為什麼與眾不同
建國之後中央-地方關係的演變
公共財政中的聯邦主義
地方競爭與經濟增長
治安策
小結
國傢改革國有企業
什麼樣的改革纔能使國傢和企業“雙贏”
從“企業的性質”到“國有企業的性質”
國傢行為決定國有企業的性質
國有企業的自發製度創新
國有企業對傳統計劃體製的財政貢獻
國有企業改革與財政赤字周期
邊界剛性與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的思路
小結
國傢和公民:誰養活誰
市場經濟下新的社會契約
世紀末的就業壓力
失業的分析
失業的救治
社會保障製度:被動的失業治理對策
小結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今天看這本書,仍舊非常牛逼。

评分

今天看這本書,仍舊非常牛逼。

评分

今天看這本書,仍舊非常牛逼。

评分

今天看這本書,仍舊非常牛逼。

评分

今天看這本書,仍舊非常牛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